
為有效治理餐飲油煙污染“頑疾”,2023年以來沿江街道采取四項舉措,強化餐飲油煙治理工作,取得明顯成效。
一是屬地責任抓落實:
按照屬地及網格化管理原則與要求,建立定人、定責巡查監管機制,城市管理辦和11個社區定期檢查餐飲單位油煙凈化設備安裝標準,規范使用、定期清洗等情況,建立問題清單和臺賬,落實信息更新和動態管理,落實落細工作責任,真正地讓“服務沉下去”,讓餐飲企業與生態環境共同協調發展。
二是強化監管抓重點:
重點對轄區內商業綜合體、商場市場等涉油煙排放的餐飲服務單位,規范安裝、使用、清洗維護油煙凈化器,采用高效油煙凈化器進行檢查。如涉及燒烤、煎炸、川湘菜等重油重煙類菜系,加強清洗頻次和實時跟蹤,加大重點路段,每天18至22時安排專人巡查,嚴格禁止露天燒烤、未安裝油煙凈化設備的餐飲經營行為,強化日常監督管理。
三是線上線下齊管控:
依托餐飲“碼上洗”APP和油煙在線監控設備,實時監測餐飲單位油煙凈化設備使用狀態和油煙超標數據,實現數字化監管,線下及時受理12345和12369信訪投訴,迅速回應群眾反映的餐飲油煙污染問題,對于重復投訴和突出問題及時安排油煙污染監測,找準問題助整改。進一步提升餐飲油煙凈化率,探索科技化治理餐飲油煙路徑。
四是加強宣傳筑氛圍:
將宣傳融入日常工作,將集中宣傳和入戶宣傳相結合,依托環境日廣場活動和熱線進小區活動對轄區內居民宣傳環保政策,廣泛宣傳大氣污染防治的政策規定,入戶發放《油煙污染整改告知書》對照餐飲油煙治理標準,交辦餐飲服務單位,普及法律法規及油煙排放小知識,不斷提升業主規范經營的主動性和自覺性,營造“全民參與、共建、共治、共享”的良好氛圍。
截至目前沿江街道累計排查餐飲商戶325家、推進完成206家餐飲單位注冊“碼上洗”APP、下達問題期限整改通知書22份、督促11家餐飲商戶更換了新式油煙凈化設施,整治工作取得良好效果。后期沿江街道將以改善生態環境質量為核心,落實落細“責任有分工、整改有力度、治理有效果”的常態化治污機制,全力扮靚“沿江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