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餐飲業油煙的監督以及整治力度不斷加大,多個省以及有關地市相繼出臺餐飲油煙防治管理辦法,如山東、上海、北京等省市相繼出臺飲食業油煙排放的地方標準。據了解環保行業團體標準“餐飲業廢氣凈化設備技術要求”正在編制中。
新出臺的地方油煙排放新標準加嚴了油煙的最高允許排放濃度,提高了油煙凈(jing)化設備(bei)的最低去除效率,增加了非甲烷總烴的排放限值、顆粒物及臭氣濃度排放限值等部分指標。
嚴格的油煙排放標準無疑對餐飲業油煙凈化行業的產品設計、生產質量、檢測條件等方面提出更高的要求。下面北京藍博同創環保科技有限公司來介紹下各地油煙排放新標準。
上海
2014年上海市《餐飲業油煙排放標準》(DB31/844-2014)正式出臺。標準要求產生油煙的餐飲服務企業應按規范設置集氣罩、排風管道和排風機,并安裝使用經環境保護產品認證的油煙凈化設備;新建企業應安裝使用在認證檢驗中餐飲油煙去除效率≥90%的油煙凈化設備;餐飲服務企業產生特殊氣味并對周邊環境敏感目標造成影響時,應采取有效的除味措施,排放的油煙濃度不得超過1mg/m3。
天津
2016年天津市《餐飲業油煙排放標準》頒布并于2017年起正式實施。新標準在國標基礎上加嚴油煙排放限值,其最高允許排放濃度為1.0mg/m3。同時標準提出“餐飲單位的集排氣系統和凈化設施應定期維護保養并保存維護記錄”,以防止餐飲單位油煙集排氣系統及凈化設施不及時清洗維護而造成的凈化效率下降;也為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現場檢查、判斷是否存在違法的行為提供依據。
深圳
2017年由深圳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發布的《飲食業油煙排放控制規范》正式實施,該規范制定的排放標準明顯高于《飲食業油煙排放標準(試行)》(GB18483-2001),并將VOCs排放限值明確列入其中。
北京
2018年北京市制定并發布《餐飲業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DB11/ 1488-2018)。油煙排放新標準規定了餐飲服務單位排放的油煙、顆粒物和非甲烷總烴三項污染物的排放限值,其中餐飲企業油煙最高排放濃度為1mg/m3;新標準還對顆粒物以及非甲烷總烴的最高排放濃度做了相應限定,這兩項目前還未被列入國家標準。油煙和顆粒物限值將于2019年1月1日起正式實施,非甲烷總烴限值將自2020年1月1日起執行。
重慶
2018年8月重慶舉行全市整治餐飲油煙污染現場工作推進會,提出要用三年時間完成8600家餐飲業、企業食堂及公共機構食堂的油煙治理或提標改造。同時重慶市發布《餐飲業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并將從2019年1月1日起施行。據悉重慶市餐飲業大氣污染物最高允許排放濃度中,油煙不超過1.0mg/m3、非甲烷總烴不超過10.0mg/m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