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榆縣環保局日前發布《2018年度通榆縣城市空氣環境質量監測分析報告》,報告顯示,通榆縣2018年度城市環境空氣監測天數為365天,有效監測天數為365天,優良天數為340天,輕度污染天數為21天,中度及重度以上污染天數為4天,環境空氣質量達標率為93%,與2017年相比提高了8.5個百分點,輕度以上污染天氣減少31天,實現環境空氣質量連續五年持續改善。
據了解,為有效改居民生活環境質量,進一步提升通榆縣生態環境質量,近幾年來,通榆縣政府采取一系列措施改善生態及環境空氣質量。
積極開展“藍天、清水、凈土”工程:藍天工程,為進一步開展大氣污染防治工作,通榆縣政府建立通榆縣大氣污染防治聯席會議制度,各成員單位能夠形成合力,積極開展大氣污染防治工作。清水工程,落實《吉林省清潔水體計劃》,制定2016年實施計劃;加強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保護,制定水源地環境突發事件應急預案,防止污染地下飲用水源;加強污水處理廠的監管,確保監測數據真實,確保污水處理廠二期工程穩定達標運行。強化畜禽養殖污染防治,80%以上規模畜禽養殖場建成固體和廢水處理設施。凈土工程,完成生態紅線的劃定工作;落實國家《土壤環境保護和綜合治理行動計劃》和吉林省行動計劃,做好土壤污染現狀排查和修復項目儲備等基礎工作,重點做好鹽堿地治理與修復工作;加強農業面源監管,降低農業面源污染。
全面禁止露天燃燒農作物秸稈:印發了《通榆縣秸稈禁燒工作實施方案》,全面落實了鄉鎮政府秸稈禁燒責任制及各相關部門的工作職責和任務目標,將秸稈禁燒工作落實到村屯,春秋兩季縣督查指揮中心定期督查鄉鎮落實情況,環保部門不定期巡查田間地頭,通過多方共同努力,這個縣從2017年秋季至今,國家衛星遙感監測中實現秸稈焚燒“零火點”。
全面落實燃煤小鍋爐淘汰工作:自2017年4月15日《通榆縣人民政府辦公室印發關于通榆縣淘汰燃煤小鍋爐工作實施方案的通知》,按照建成區燃煤小鍋爐淘汰工作方案,通榆縣2018年淘汰建成區內10蒸噸以下燃煤小鍋爐51臺,超額完成任務。
實施餐飲業油煙治理:督促大型以上餐飲場所安裝高效油煙凈化設施。按照《通榆縣大氣污染防治實施方案》要求,由城管執法大隊牽頭,組成聯合執法組,積極推進餐飲業油煙治理工作,大型以上餐飲服務場所安裝了高效油煙凈化裝置,安裝率達到100%。中小型餐飲服務場所將逐步安裝油煙凈化設施,中小型餐飲服務場所普查登記568戶,正式通知安裝油煙凈化器308戶,已完成安裝油煙凈化裝置156戶;加強對“明火冒煙”行為的監管,規范了露天燒烤攤點,杜絕了露天焚燒垃圾行為。
開展專項行動:大氣污染防治效果顯著。為有效改善通榆縣環境質量,加快“生態經濟城市”建設步伐,通榆縣出臺了《通榆縣開展燃煤鍋爐治理整頓專項行動工作方案》《通榆縣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開展砂石料場清理整頓專項行動實施方案》《通榆縣開展餐飲業油煙治理整頓專項行動實施方案》等專項整治方案,相繼開展了燃煤鍋爐、砂石料場、餐飲業油煙、機動車尾氣等各項環保專項整治行動,多次召開聯席會議專題研究解決全縣的生態環保問題,使各種環境問題得到了有效解決。完成開通鎮建成區內砂石料場清理整頓工作,向海鄉、鴻興鎮等14個鄉鎮(場)90余家砂石料場現場檢查工作。
結合荒漠化治理:大力開展植樹造林活動。制定了《通榆縣“三年再造百萬林,建設西部大屏障”活動實施方案》和《通榆縣2015年經濟生態景觀林建設工程實施方案》,成立了專門的領導組織,從創新工作機制著手,突出工作重點,采取有力措施,克服重重困難,按照“經濟生態景觀林”的發展方向,深入實施六大造林綠化工程,項目區造林成活率均在90%以上。
每年按照國家要求積極投入大量資金治理生態環境,實施“河湖連通”“引霍入向”等重點濕地補水工程,有效改善生態環境,為全縣生態環境質量及環境空氣進一步改善起到積極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