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來,餐飲油煙擾民是中心城區環保工作的“老大難”。大調研開始不久,我就遇到了“他”。
在我區建交系統一委五局聯合調研街道過程中,好幾位街道領導就反映在治理餐飲油煙方面,能否采取更有針對性的方法,讓老百姓的生活中沒有餐飲油煙的困擾。在一次調研社區過程中,有位居民拉著我的手說,“局長,我們小區門口的飯店實在太討厭了,日燒夜燒,煙霧繚繞,氣味難聞,阿拉實在苦死了,儂要幫阿拉想想辦法呀,好好管管伊拉。”我們又通過大調研,收集到一些餐飲油煙的相關問題。
我坐在辦公室深思了好久,分析餐飲油煙擾民問題處理難主要有這樣幾個情況:一是餐飲商戶情況復雜,有的餐飲涉及超范圍經營,有的商戶涉及跨門營業,需要多部門聯合,共同開展檢查。二是餐飲從業人員環保意識淡薄,有的餐飲業主根本不關心油煙凈化設施能否正常運作,也不愿意花精力管理和維護;有的餐飲企業委托非專業的油煙管道清洗單位進行簡單清洗,無法保證運維質量,長此以往造成了油煙擾民。
我感到面對餐飲油煙的頑疾,不能再像救火隊員似的,哪里有反映,哪里有投訴,我們再去被動式的檢查和處罰,而要化被動為主動,戰略反攻,一定要聯起手來,群而圍之。結合十九大提出的構建政府為主導、企業為主體、社會組織和公眾共同參與的環境治理體系,我們馬上制定餐飲油煙專項整治工作方案,提出治煙“五聯”良方。
一聯相關部門、街道(鎮)。我就和相關領導聯系,初步商議“掃街”計劃,結合市場監督管理局的無證無照餐飲整治專項行動,針對我區餐飲集中的幾條重點道路,開展集中整治,切實解決餐飲油煙的綜合問題。經過多方努力,幾條道路的面貌煥然一新,整改的整改、關停的關停,之前的居民也感嘆這下不用再受油煙之苦了。
二聯餐飲商戶。加強對全區餐飲商戶的事中事后監管,充分發揮監管、監察、監測“三監聯動”作用,對新建餐飲企業,在備案核查中重點核查安裝高效油煙凈化裝置;通過政府購買服務委托第三方監測機構,對現有餐飲企業進行油煙濃度監測,準確掌握餐飲企業油煙污染排放情況;加快推行大中型餐飲油煙濃度在線監測,建立統一的在線監控平臺,將各在線監測設備供應商的數據全部接入該平臺,以便統一分析、匯總和監管。
三聯商場物業。與長寧來福士、金虹橋廣場等餐飲較為集中的商場物業管理方加強聯系,發揮其管理樞紐作用,建立區環保局、物業、餐飲企業、第三方公司等聯絡溝通網絡,把各項環保要求有效地傳遞給餐飲企業,大大提高對餐飲企業的覆蓋率和精細化管理程度。
四聯平臺企業。美團上海總部注冊在長寧,我們希望借助他們的力量,幫助環保局對于餐飲企業進行宣傳和管理。依托大調研的機會,我們走訪了美團上海總部,交流了初步設想,也得到了大力支持。美團之前就建設了“天眼”系統,利用大數據來分析餐飲商戶的情況。我們一拍即合,不僅在餐飲商戶的服務、宣貫和管理方面達成了一致,還在整體環保宣傳項目上有了新的點子。通過雙方商議,在6月4日2018年長寧區六五環境主題宣傳活動上我局與美團正式簽署了合作協議,開啟了互聯網+環保管理的新征程。
五聯居民群眾。“老百姓的眼睛是雪亮的”,讓居民群眾參與到餐飲油煙的治理過程中,以大調研為契機,讓監察支隊的同志平日工作中深入街道、社區,主動向群眾了解周邊餐飲油煙的情況,為餐飲油煙整治提供線索,使專項檢查更有針對性和有效性。
就這樣,通過大調研,開出餐飲治煙“五聯”良方,構建政府為主導、企業為主體、社會組織和公眾共同參與的環境治理體系,需要我們每一位環保人身體力行地去努力,去推動。這是我們的初步嘗試,也希望今后各項環保工作都能得到社會各界的認同與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