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以來遷安市城管執法局牢牢把握新春契機,緊緊圍繞“精細化管理”的中心目標,通過狠抓“兩個整治”,落實“兩個維護”,推進“兩個加強”,為廣大市民打造一個整潔靚麗、和諧有序的節日環境,以全力以赴的節前沖刺,形象地詮釋了作為城市“繡娘”的使命擔當。
一、通過狠抓“兩個整治”,提升環境舒適度。
一是整治市容經商環境。春節臨近,各種促銷活動如火如荼,坐店商戶出店經營、流動攤販占道經營等各類違規經營和不文明行為頻頻發生。1.以法為據,禁止坐店商戶“開疆拓土”、流動攤販“招搖過市”。市城管執法局將執法力量集中下沉,實行“定人、定崗、定時、定責、定獎懲”的五定管理,采取錯時延時執法、日常巡查與集中整治相結合的管理模式,針對重點路段的“頑疾”強化長效管控,禁止違規亂象反彈。1月以來,共清理流動攤販490余攤次,整治店外經營商戶340多戶。2.“無中生有”,增設臨時年貨市場,彌補城區現有市場不足。根據“便民便商、穩定繁榮”的原則,在城區增設了4處年貨市場,規劃出近百個攤位供商戶經營春聯、年畫、燈籠等傳統的春節必需品,把便民惠民措施落到實處,讓市容秩序與市場繁榮和諧共生,也增添了濃濃的年味。
二是整治餐飲業油煙排放。市城管執法局通過“正本清源”,加強餐飲業油煙排放檢查,保障春節期間空氣質量。一查油煙排放量。在中午、晚上的就餐高峰時段開展監測工作并記錄,對排放不達標餐飲企業,責令整改到位。二查油煙凈化設施。對油煙凈化設施進行現場勘察和臺賬檢查,細致審核清洗時間、清洗照片、清洗頻次,對清洗不及時的餐飲企業現場督導整改。三查油炸攤點。嚴格管控金龍街、理工大學西側夜市油炸攤點,督導其正常使用油煙凈化設施,保證油煙凈化排放。1月以來,共完成238家餐飲企業的實地油煙檢測和臺賬檢查;責令整改19家,完成整改19家;治理油炸攤點26個。
二、通過落實“兩個維護”,提升城市美化度。
一是落實城區亮化維護。一方面巡查摸數。通過加派巡查人員、加強巡查力度,展開對城區重點路段、重點建筑設施、主要場所的巡視,對亮化設備、線路及附屬設施毀損、老化情況進行排查,共排查出和平路、興安大街等路段功能照明故障15處,奧體中心、理工大學等建筑景觀照明故障18處。另一方面及時維護。通過更換燈具、線纜和電源開關等手段,對我市迎賓大道、公園、廣場等重要亮化節點進行了維護,共計更換LED路燈頭117個,景觀照明節點光源212個、電力電纜846米,提升了城市的亮化率。
二是落實城市空間維護。針對城區范圍內主次干道架空弱電管線任意斜拉、下垂、線桿傾斜等“視覺污染”,市城管執法局聯合移動、聯通、電信、廣電、城通、供電6家單位開展了弱電管線入地改造工作。目前全市已完成豐安大路(南菜市場-市標廣場)、阜安大路(祺光大街—鋼城大街)、惠民大街(第三初中—長城大路)等8條主次干道的弱電管線入地改造,共清理廢舊線纜7000多米,增強了城市的空間既視感。
三、通過推進“兩個加強”,提升群眾滿意度。
一是加強文明祭祀引導。城管執法局多措并舉實現節前傳統祭祀與文明城常態化建設同行,實現城市管理與群眾滿意共生。首先從意識上增強,多渠道宣傳文明祭祀理念。通過在主要街道懸掛條幅80余條,進社區、上大街張貼發放倡議書1000余份,在市區5處6塊戶外LED顯示屏上高頻率插播文明祭祀倡議書時長達100小時等方式,讓文明祭掃的觀念深入人心。其次從源頭處遏制,多部門聯合整治冥紙冥幣售賣。市城管執法局聯合市監局、民政局,以主城區為重點區域,以各類集貿市場、醫院周邊、批發經營單位為重點整治部位,全面查處冥紙冥幣等封建迷信祭祀用品產銷行為。再次從需求上滿足,在城區設置祭祀爐。通過實地勘察,在城區19個文明祭掃點設置文明祭掃爐,通過全域巡查、重點值守,嚴控轄區內明火祭祀行為,引導群眾到規定點位祭祀。
二是加強公廁設施保障。小廁所關系大民生,能夠在人流如織的節慶期間解決群眾的“當務之急”,避免“千人市集無公廁,群眾利益被冷落”的窘境,正體現了城市管理把工作做到了“繡花落針”的細微處。節前,城管執法局環衛服務中心對全市26座公共廁所進行了全面維護,確保節慶期間正常運轉。通過落實專職人員管護制度、更換保潔設備、維修破損設施等,改善了如廁環境,為市民提供了便利、為城管工作贏得了民意。
市城管執法局通過下足城市管理的“針”功夫,“繡”出了城市新春秩序的好品質,成績既是對過去的回首,也是對未來的展望。2020年,將繼續以政府重點項目為抓手、以規范執法為引領、以提升城市品質和增強市民幸福感為目標,積極履職、勇于擔當,不斷開創工作新局面,為“北方水城、美麗遷安”的建設提供堅強有力的環境秩序保障,為遷安的發展助力護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