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份鐵板飯上桌,PM2.5濃度瞬間暴漲超國家標準10倍,“鐵板美味”怎么就成了“餐桌上的重污染”?自上世紀80年代鐵板燒進入中國以來,一直以高端就餐形式展現,主要以星級酒店、高檔餐廳為主,近幾年有向普通市場發展的趨勢。越來越多的人可以品嘗鐵板上的美味。然而很多人并不知道,在他們享受鐵板美味的同時,也在承受著呼吸遠超二手煙空氣的負擔。
有調查人員根據檢測結果發現:鐵板美食上桌時,檢測設備的PM2.5數值瞬間暴漲,超過400微克/立方米,瞬間濃度達到我國空氣質量標準中的六級嚴重污染水平。由于檢測原理和檢測精度上的差異,便攜設備與環保局公布的數據無法進行精確比較,但技術人員也表示,“鐵板上桌后PM2.5濃度飆升10倍左右”這個結論是站得住腳的。
在就餐高峰時,就餐區的PM2.5濃度為70--130微克/立方米,親自享用各種鐵板餐時,空氣中PM2.5的濃度在350--600微克/立方米。雖然這一數值不能直接與環保部門的監測結果進行對照,但根據試驗前者大致相當于開放環境中,3米左右的距離有人抽煙時設備的讀數,后者則與車內等封閉環境中有人抽煙時的PM2.5相當。
針對這樣“餐桌上的油煙重災區”,按照環保部頒布的《餐飲業油煙排放標準》,一切“食物烹飪、加工過程中揮發的油脂、有機質及其加熱分解或裂解產物”都應經過油煙凈化設備處理合格后排放。不過環保部門表示,有關的國家標準中,是將發熱功率每1.67*108的加熱裝置被認定為一個“標準灶頭”,按照餐飲單位的灶頭數的多少,不同規模的餐飲單位在凈化系統去除率和排放限值上有不同的要求。哪怕是鐵板燒這樣安裝在餐桌上的燒烤器具,執法部門都會根據其發熱功率要求配備相應的排煙裝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