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以“繡花”功夫踐行城市精細化管理理念,全力營造干凈、整潔、有序、安全、文明的城市環境,進一步改善城市功能品質,提高城市治理能力,提升城市精細化管理水平,著力打造宜居、韌性、智慧城市,結合我區實際,制定本方案。
一、指導思想
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以人民為中心,強化目標導向、問題導向、結果導向,聚焦城市管理和“創城”短板問題,對標補缺,精細突破,標本兼治,夯實基礎。堅持高標準謀劃、細微處著手,將“馬路辦公”的理念和要求有機融入到推進城市精細化管理中,打造試點示范,理順城市“主體脈絡”,暢通城市“毛細血管”,以點帶面、以小見大,強力引領帶動城市環境、城市品質、城市形象全方位提升,不斷提升市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二、工作目標
按照全國文明城市創建測評體系的標準規范,強化行業設計指導,壓實屬地責任,完善一體化統籌、科學化調度、協同化作戰、智能化支撐的“大城管”體制機制。堅持疏堵結合,因地制宜,合力攻關,消除盲點、破解難點、紓解堵點、培育亮點,實現城市管理由“規范化”到“精細化”再到“常態化”的跨越升級,構建完善與城市發展更相匹配、與群眾需求更相適應、與“創城”要求更相統一、與地域特色更相融合的市容環境標準體系,為提升常態化、長效化管理水平提供重要制度保障和規則支撐。
三、工作舉措
堅持以推進實施市容市貌鞏固、環境衛生治理、違法建設嚴控、生態環境保護、執法能力提升、智慧城管建設和垃圾分類推廣等“七大工程”為抓手,以深化“街長制”“馬路辦公”為引領,精準發力,精致管理,推動市容環境全面“提檔升級”。
(一)市容市貌鞏固工程
1.推進占道經營行為管控“提標”。全面清理占道經營、占道洗車、占道修車、跨門經營等違規行為,堅決取締嚴重影響道路交通和居民生活的占道經營攤點,加強對商圈、公園等重要場所周邊管控,做到全天侯無縫隙、無盲區管理。
牽頭單位:區城市管理綜合執法局
責任部門:區教育局、衛健委、市場監督管理局、商務局
2.推進“三亂”小廣告管控“提標”。在合理設置500余塊“便民張貼欄”的基礎上,全面清理道路兩側公共設施上的“三亂”小廣告,并充分利用110接警平臺、“24小時警局”等平臺,聯合公安等相關部門共同執法,重點打擊制販假證、噴涂非法廣告等違法行為。
牽頭單位:區公安分局
責任部門:各街鎮、區城市管理綜合執法局
3.推進便民市場管控“提標”。規范5處便民市場經營行為,對便民市場采取定人、定崗、定責的工作措施,整治出入口秩序,杜絕占道經營、攤點外溢和零散攤販售賣現象發生,要求商戶按規定有序經營,確保“人走場凈”。
牽頭單位:區城市管理綜合執法局
責任部門:區教育局、衛健委、市場監督管理局、商務局
4.推進背街小巷環境管控“提標”。堅持“建設與管理并重、整治與規范并行”,制定落實《2023年主城區背街小巷綜合整治實施方案》,加強日常巡查,及時處置垃圾積存、污水橫溢、亂懸亂掛、亂堆亂建、亂涂亂畫、違規占道等亂象。推進實施背街小巷改造治理提升工程,重點解決道路破損、路燈缺亮、綠化缺損、下水堵塞等問題,配合住建部門結合馬路修繕、行道樹栽培等工作,加大背街小巷管控治理力度,達到“路平、燈亮、水暢、整潔、有序”的目標。
牽頭單位:區城市管理綜合執法局
責任部門:區住房和城鄉建設局、交管大隊、河西交管大隊
5.推進示范街提檔建設升級“提標”。按照“讓城市更亮、讓市民更潮、讓消費更火”的工作思路,打造多業態融合發展的市場經濟集聚區,打造具有帶動輻射效應的市場經濟示范街,培育具有區域標識度的市場經濟場景,形成標準化管理的包百步行街和新光東路示范街。將原包百步行街步行街B段(烏蘭道—前進道段)打通,打造成“美裝街”區域;按照“布局優化、環境溫馨、裝修簡潔、標識統一”的標準,將新光東路示范街打造成“勞動者之家”,主要實現臨時歇息、簡單醫療、飲水熱飯、普法宣傳及城市管理咨詢等功能。
牽頭單位:區城市管理綜合執法局
責任部門:區衛健委、市場監督管理局、商務局
6.推進施工圍擋(墻)常態化管控“提標”。以歷年創建文明城市工作為契機,尋找文明施工管理新方法、新途徑,創造性的解決當前圍擋易破損、圍擋廣告易損壞、臨時圍擋不規范等問題,著力發展圍擋材質由鐵皮向景觀墻轉型、圍擋廣告由傳統的噴布向人造草坪轉型等新型管理思路,爭取做到全區施工圍擋全部完成懸掛人造草坪并發布廣告標語模式,加強圍擋及廣告的耐用性和持久性,避免圍擋反復修復、廣告頻繁更換等現象。
牽頭單位:區城市管理綜合執法局
責任部門:區住房和城鄉建設局
7.推進店招牌匾規范管控“提標”。持續推進戶外廣告全程治理,進一步強化廣告店招“顏值”與安全。制定違規店招牌匾專項整治計劃,重點圍繞歷年創建的景觀街、人流密集的商圈和車站、背街小巷等逐步消除違規店招,并加強與市民大廳工作人員的溝通,建立健全備案登記與監督管理銜接機制,嚴格控制新增違規店招的出現。
牽頭單位:區城市管理綜合執法局
責任部門:區城市管理綜合執法局、區行政審批和政務服務局、各街鎮
8.推進共享單車公共秩序管控“提標”。以治理共享單車亂停亂放、提升騎行人文明意識、營造整潔有序的環境秩序為目標,通過嚴格控制車輛總量、加強后臺數據對接、查漏補缺停車點位、建立健全考核評價體系、建立共享單車企業信用管理制度、加強共享單車日常監管等舉措,進一步強化重點區域管控,加大巡查力度、嚴格執法管理,集中力量解決城區共享單車亂停亂放問題。
牽頭單位:區城市管理綜合執法局、區交管大隊、河西交管大隊
責任部門:區委宣傳部、共享單車運營企業
9.推進公共停車場管理“提標”。依托智慧城管平臺建立昆區統一的停車場信息管理系統,將轄區內所有停車場停車系統進行接入,實時公布公共停車場泊位的分布位置、數量及收費標準等信息,最大限度開放停車數據,促進停車信息共享;繼續對全區范圍內道路緣石上兩側的公共停車場進行新的車位施畫和舊的補劃,重點是對新修的林蔭路和白云路進行重新施畫,計劃補劃10000余個機動車位,并對個別路段不合理的停車位進行清除。實現公共停車場收費管理系統具備智慧化管理功能,停車場車位信息、車輛出入照片、視頻監控等停車數據全部接入智慧昆都侖和市級停車信息管理系統。徹底實現智能化停車管理。
牽頭單位:區城市管理綜合執法局
責任部門:區城市管理綜合執法局、區交管大隊、河西交管大隊
(二)環境衛生治理工程
1.推進城市道路精細化保潔“提檔”。嚴格執行“三清一保”作業標準,強化環衛服務中心對企業監督考核,進一步提升主次干道清掃保潔作業質量和水平。加大機械車輛設備投入和“智慧環衛”運用,綜合使用沖、刷、吸、掃等工藝,優化作業流程,推進快速保潔、深度保潔、細節保潔融為一體,確保路兩側衛生質量達到“六凈六無”標準。理清明確沿街“門前三包”衛生保潔范圍區域,有效消除公共環衛與沿路單位、經營店鋪、居民小區之間的管理“盲區”。
牽頭單位:區城市管理綜合執法局
責任部門:區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區衛健委、信開環境科技(包頭)有限公司
2.推進“兩站一場”及周邊環境“提檔”。嚴格落實市容環境衛生責任制,常態開展火車站、汽車站、廣場(“兩站一場”)環境整治。進一步明確保潔范圍、作業標準和質量要求,做好站場區域內綠化帶、廣場、通道、設施等清潔維護,進一步擦亮城市窗口形象。加大“兩站一場”沿線市容環境衛生治理,實現環境衛生凈化、周邊環境綠化、城市風貌美化的目標。
牽頭單位:區市場監督管理局、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城市管理綜合執法局
責任部門:區商務局、區衛健委、信開環境科技(包頭)有限公司
3.推進餐廚垃圾收運管理“提檔”。要求沿街商戶垃圾桶、果皮箱定位規范擺放,堅持實施沿街廚余垃圾“上門取件”、統一收集、運輸、處置工作,確保廚余垃圾桶進店入室,沿街不擺放。結合城市精細化管理工作機制,進行劃片管理,各網格長負責片區內餐飲企業餐廚垃圾的管控處置工作,各網格員按照片區內餐飲企業數量進行“全覆蓋、無死角”包聯,并督促包聯企業建立餐廚垃圾管理臺賬,確保餐廚垃圾不流向養殖企業(戶)。
牽頭單位:區城市管理綜合執法局、區市場監督管理局
責任部門:區公安分局、區交管大隊、區生態環境分局、昆北街道辦事處、昆河鎮、卜爾漢圖鎮
4.推進建筑垃圾收集運輸處置整治“提檔”。加強源頭監管,加大對昆河河道、拆遷工地及施工現場周邊的巡查力度,重點檢查車輛帶泥上路、無資質車輛運輸、運輸車輛密閉裝置不嚴等違法違章行為。
牽頭單位:區城市管理綜合執法局
責任部門:區住房和城鄉建設局
5.推進環衛基礎設施建設投入資金“提檔”。計劃增加大型機掃、洗掃車輛、城鄉一體化新增壓縮自卸清掃車、更換轉運站壓縮箱體、新建垃圾轉運站、購置清雪除冰設備和新增設道路兩側果皮箱等環衛基礎設施設備。主城區擺放的裝配式環保公廁現已破損嚴重,已無法達到使用及各類檢查的標準。2023年,計劃更新主路段裝配式環保公廁8座(每座15萬元),剩余14座逐年分批進行更新。
牽頭單位:區城市管理綜合執法局
責任部門:區城市管理綜合執法局、區財政局
(三)違法建設嚴控工程
推進住宅小區內違法建設拆除“提效”。按照區委區政府相關工作要求及職責分工,深化城市精細化管理工作思路,以“增量為零、存量遞減”為清理整治工作目標,對照違法建設“數據庫”,對各類存量違法建設逐步清理銷號;同時,建立健全住宅小區私搭亂建、破墻開店、樓體外掛、沿街違建等常態化管控機制,形成將巡查發現、勸導制止、報告查處、執法協作、強制拆除等工作流程有序銜接的管控制度,逐步完成地面違法建設清零工作。
牽頭單位:各街鎮
責任部門:區城市管理綜合執法局、區公安分局、區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區自然資源分局、區法院、區信訪局、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區應急管理局、區消防救援大隊、包鋼房地產開發有限責任公司等相關單位。
(四)生態環境保護工程
1.強化生活噪聲、餐飲油煙整治“提級”。對全區1218家已取得《食品經營許可證》餐飲經營商戶開展“雙隨機一公開”抽查工作,確保餐飲油煙設備正常運作,對未按規定安裝、使用餐飲油(you)煙凈化設備的商戶責令限期整改,逾期未改正的將進行處罰。
牽頭單位:區城市管理綜合執法局、區市場監督管理局
責任部門:區公安分局、區交管大隊、區生態環境分局、昆河鎮、卜爾漢圖鎮
2.強化禁燃區原煤散燒整治“提級”。聯合各相關部門,在原有專項工作組的基礎上,加大對原煤拉運車輛的查處力度,從源頭上切斷原煤拉運車輛進入禁燃區。對全區范圍內高污染燃料禁燃區、城鄉結合部用煤情況進行再排查、再摸底、再整改,在原有8個管控點的基礎上,繼續加大巡查管控力度,對已經清理取締的原煤銷售網點及流動攤點開展“回頭看”,嚴控原煤銷售網點復售現象發生。
牽頭單位:區交管大隊、河西交管大隊、區運管所
責任部門:各街鎮、區城市管理綜合執法局
(五)全力推動智慧城管建設
推進智慧城管建設不斷“提質”。按照多渠道受理一平臺辦理總體框架,充分運用物聯網、云計算、大數據、智能感知、智能視頻等現代信息技術,按照“實際、實用、實效”的要求,合理規劃,推進智能設施、設備在智慧城管中的應用,按照“9+4”模式建設昆區“智慧城市綜合管理服務”平臺,平臺由九大標準子系統和四個特色系統組成。(包含:事件管理、車輛管理、人員管理、辦公學習模塊、簡易執法、調度指揮模塊組成)建成后著力預防、管控、解決城市管理領域中的各類“城市病”,形成一網統管、綜合指揮調度的智慧管理平臺,提升我區城市管控智能化、服務人性化、管理精細化、決策科學化水平。一是建立城管環衛數字化指揮調度系統。依托昆區大數據中心智慧昆都侖平臺,建立城管環衛數字化指揮調度系統,擴大數字城管覆蓋率。二是整合數據資源。充分整合數字化管理平臺和各部門的數據資源,利用視頻探頭、執法記錄儀、自動拍攝設備等技術手段在場外鎖定違法行為,固定違法證據。經調查、告知、處罰、執行程序后,完成對違法行為的閉環查處。三是建立執法對象數據庫。通過執法人員一線采集,聯動其他部門信息共享方式,多管齊下,精準抓取執法相對人信息,及時上傳數據庫。四是部門信息共享。借助公安、交警、住建等系統,鎖定執法相對人信息,與市場監管部門建立沿街商鋪、便民市場信息共享機制,根據辦案需要實時調取相關商戶信息;與住建部門建立全區在建工地信息共享機制,實現工地出入口、塔吊監控數據共享,發現違法行為第一時間固定證據,提高執法效率。五是運用科技手段提高取證效率。構建視頻監控,自動拍攝設備,數據云平臺等證據采集存儲認證體系,完善商圈、學校、醫院及車站等重點地段安裝高清攝像頭,實現重點區域電子巡查,將電子巡查擴大到路面。
牽頭單位:區城市管理綜合執法局
責任部門:區智慧昆都侖數據中心
(六)全力推廣垃圾分類行動。一是按照《昆都侖區深入推進城市生活垃圾分類三年行動方案》,不斷提高城區生活垃圾分類覆蓋范圍,確保逐步實現生活垃圾精準分類,提升昆都侖區生活垃圾減量化、資源化和無害化處理水平。二是利用發放宣傳資料、展板、集中現場培訓等多種形式,持續開展不間斷的宣傳,不斷提高廣大居民參與垃圾分類的積極性。三是按照《包頭市2023年生活垃圾分類工作實施方案(征求意見稿)》相關要求,在已開展生活垃圾分類的基礎上,重點打造少先、友誼兩個示范片區,進一步完善和規范生活垃圾分類工作,真正實現分類投放、分類收集、分類運輸、分類處置,高質量、高標準實現生活垃圾分類工作目標。四是建議無物業管理小區由街道及居委會牽頭組建垃圾分類指導員和分揀員隊伍。有物業服務的小區由物業服務企業配置,加強宣傳教育和督促指導,真正把垃圾分類工作落到實處。
牽頭單位:區城市管理綜合執法局
責任部門:各街鎮、區住建局、包鋼房地產開發有限責任公司、垃圾分類收運企業
(七)執法能力提升工程
1.推進“網格化”“街長制”工作機制“提效”。積極健全完善符合昆區實際的“網格化”“街長制”長效常態治理機制,充分發揮城管執法隊員、環衛保潔員的核心基礎作用,有效整合各街鎮、區住建局等成員單位的城市管理力量,形成統一指揮、統一管理、相互配合的長效常態治理機制,著力解決城市治理中的突出問題和矛盾。
2.推進執法人員的培訓教育和作風紀律整頓“提效”。強化執法隊伍規范化建設,提高執法隊員綜合素質。強化學習培訓,做好教育整頓,并積極開展崗位練兵技能比武等活動。
3.推進人員督查考核制度落實“提效”。狠抓執法隊伍作風和效能建設,重點對上下班考勤、人員規范著裝、請銷假和文明執法等內容進行日常監督考核,及時記錄執法人員和協管人員的工作表現、工作業績。考核情況每月進行公示,考核結果與職務晉升、評先評優、個人獎懲等相掛鉤,不斷改進作風效能。
牽頭單位:區城市管理綜合執法局
責任部門:區城市管理綜合執法局
四、實施步驟
(一)宣傳發動階段(2023年3月1日至2023年3月31日)。立足發展,因地制宜,聚焦主導性、帶動力、民生度,以“街長制”“馬路辦公”理念標準,精細精準謀劃,明確目標任務,細化工作方案,廣泛宣傳發動,抓好責任落實。
(二)整治攻堅階段(2023年4月1日至2023年10月30日)。全面開展新一輪問題大排查、大整治、大攻堅,重拳整治難點頑疾。以精細創精品、樹標桿,著力打造一批“街長制”“馬路辦公”等工作特色亮點,發揮以點帶面示范效應。
(三)鞏固提升階段(2023年11月1日至2023年12月15日)。適時開展“回頭看”,對薄弱區域、薄弱部位、薄弱環節再梳理、再盤點、再剖析,因癥施策,查缺補漏,提質增效。對“街長制”“馬路辦公”等工作機制再打磨、再探索、再突破,持續鞏固成效。
(四)長效管理階段(2023年12月16日以后)。延伸擴大“街長制”“馬路辦公”等工作成果和示范引領推動效應,總結亮點經驗,提煉特色做法,形成一套可復制、可借鑒、可推廣的精細標準、制度規范、機制體系,為推進長效管理,提供精準指導、創造有利條件。
五、組織領導
為切實加強組織領導,確保2023年深入推進城市精細化長效常態管理全面優化市容環境工作順利開展,決定成立“昆都侖區2023年深入推進城市精細化長效常態管理全面優化市容環境工作領導小組(以下簡稱“領導小組”),組成人員如下:
組 長:田洪成 區委副書記、區長
副組長:李 忠 區委常委、政府黨組成員、包頭鋼鐵冶金開發區管委會主任
翟云馳 區委常委、政府常務副區長
朱 檬 區委常委、政府副區長
高玉璞 區政府副區長、公安分局局長、
張 華 區政府副區長
楊 勇 區政府副區長
王秀娟 區政府副區長
李紅宇 區政府副區長、區工業和信息化局局長
解俊杰 區政府副區長
趙太賢 區政府黨組成員
周海飛 區政府黨組成員、包頭鋼鐵冶金開發
區管委會副主任、發改委主任
高 明 區政協副主席、執法局局長
成 員:丁福柱 區教育局局長
李 偉 區政府辦公室主任
吳 昊 區政府辦公室副主任
許建軍 區委宣傳部常務副部長
宋 皓 區政府機關黨組成員、智慧昆都侖數據中心主任
趙 俊 昆河鎮鎮長
許 悅 卜爾漢圖鎮鎮長
劉曉東 昆北街道辦事處主任
裴 錦 林蔭路街道辦事處主任
李鐵成 前進道街道辦事處主任
張震剛 白云路街道黨工委主任
邊文娜 鞍山道街道辦事處主任
金衛東 友誼大街街道辦事處主任
張崢嶸 少先路街道辦事處主任
劉佳媛 阿爾丁大街街道辦事處主任
刑子艷 沼潭街道辦事處主任
楊 笑 團結大街街道辦事處主任
陳 敏 黃河西路街道辦事處主任
葛思國 昆工路街道辦事處主任
高 丹 市府東路街道辦事處主任
高擁政 區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局長
王金芬 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局長
趙 波 區財政局局長
楊 軍 區工業和信息化局副局長
馬 磊 區發展改革委員會副主任
崔昆侖 區農牧局局長
徐 鳳 區衛生健康委員會主任、愛衛辦主任
郭洪彬 區應急管理局局長
張 磊 區城市管理綜合執法局副局長
張永軍 區機關事務管理中心主任
支瑞峰 市自然資源局昆都侖區分局局長
侯躍峰 區生態環境分局局長
張 偉 區民政局局長
趙永斌 區交管大隊大隊長
趙寶華 河西交管大隊大隊長
王 錚 區消防救援大隊大隊長
馮 偉 區公安分局副局長
樊自武 區運輸管理所所長
安 平 區供電分公司經理
喬英榮 區城市管理綜合執法局副局長
田 力 信開環境科技(包頭)有限公司總經理
領導小組下設“昆都侖區2023年深入推進城市精細化長效常態管理全面優化市容環境”辦公室,辦公室設在區城市管理綜合執法局,辦公室主任由翟云馳同志兼任,高明同志任兼副主任,負責深入推進城市精細化長效常態管理全面優化市容環境工作的統籌協調、組織實施、監督檢查等工作;負責制定督查、檢查細則和通報制度。
六、工作要求
(一)統一思想,提高認識。推進城市精細化管理是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城市管理重要論述的具體體現,是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的現實需要,更是解決市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利益問題的重要途徑。各相關部門、單位要充分認識到城市精細化管理的重大意義,切實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精細化管理標準要求上來,高起點謀劃、高標準推進、高質量落實。
(二)完善機制,勇于探索。各相關部門、單位要明確目標任務,明晰工作責任,建立主要負責同志親自抓、分管負責同志具體抓,統籌協調嚴格抓的調度推進機制,確保各項工作任務按節點高效能完成。要把系統觀念作為重要方法,把改革創新作為貫穿主線,把群眾滿意作為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創新城市管理方法、手段、模式,積極探索遵循規律特點、體現特色風貌、彰顯民生情懷的城市精細化管理新路徑。
(三)密切配合,協同聯動。發揮街道社區的主體責任和基礎作用,優化市、區、街道、社區全域統籌聯動、有效覆蓋、資源整合、要素保障,不斷激發工作活力,提高城市治理能力。各相關部門、單位既要各司其責,又要協同作戰,形成條塊結合、以塊為主、齊抓共管、共同推進的管理工作體系。要強化聯合執法,推行違法行為追溯機制,及時處置違法行為。要堅持建管并重,疏堵結合,聚焦群眾“急難愁盼”,在服務中管理、在管理中服務,全力打造群眾滿意的民心工程、民生工程。
(四)注重宣傳,營造氛圍。要以推進城市精細化管理七大工程為載體,充分利用報紙、廣播、電視、公眾號等媒體,既要善于正面宣傳推進精細化管理典型做法、經驗成效、特色亮點,還要勇于曝光不干凈區域、不精細點位、不文明行為、不達標問題,不斷增強激勵和警示作用。要鼓勵市民監督反映市容秩序、環境衛生等問題,拓展公眾廣泛參與機制,營造城市亂象“大家找、大家提、大家評”的社會氛圍。
(五)加強督查,嚴格考核。要依托智慧城管系統,加強對城市管理熱難點問題的重點采集,完善督查督辦、定期通報、跟蹤問效等閉環機制,推動各類問題及時整改到位,構建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城市精細化管理網絡。要建立行業領域、行業系統自上而下指導檢查、督導考核等制度,層層傳導壓力,層層壓實責任,推進精細化管理工作落到實處、取得實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