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持續改善我市環境空氣質量,根據《孝感市2021年度大氣污染防治工作方案》,結合我市實際,特制定本方案。
一、工作思路和目標
全面貫徹落實2021年部、省、孝感市三級生態環境保護工作會議精神,對標“十四五”生態環境保護規劃總體思路,結合我市大氣污染防治工作實際,圍繞“三個協同”(因子協同治理、部門協同聯動、領域協同管控),強化工作謀劃,狠抓工作落實,確保完成孝感市下達我市的環境空氣質量各項約束性指標。
二、工作任務
(一)調整優化產業結構
1.實施工業園區和產業集群綜合治理。全面梳理全市工業園區、產業集群名單,摸清主要行業類別和排污現狀。市經濟開發區全面實施循環化改造工作。積極引導工業企業集群化發展。持續開展“散亂污”企業綜合整治,每季度對涉氣“散亂污”企業開展排查整治,實現動態清零。
責任單位:市發改局、市科信局、孝感市生態環境局安陸市分局,開發區管委會、各屬地政府
2.深入開展重點行業提標升級改造。積極推進白兆山水泥等企業超低排放改造。全面推廣陶瓷、磚瓦、工業鍋爐等重點行業深度治理。有序組織開展城區燃氣鍋爐低氮改造先行試點示范工作。
責任單位:孝感市生態環境局安陸市分局、各屬地政府
3.強化揮發性有機物綜合治理。組織對重點涉揮發性有機物企業生產源頭、工藝過程、未端治理全環節排查調研,4月底前,建立“四個清單”(涉揮發性有機物企業清單、VOCs排放問題清單、整治措施清單、治理成效清單),掛單整改、對單銷號。積極推進揮發性有機物企業源頭替代、無組織排放管控及末端治理設施升級改造,著力提升VOCs廢氣“收集率”、治理設施“運行率”和“去除率”。
責任單位:孝感市生態環境局安陸市分局
(二)持續優化能源結構
4.嚴格落實能源消費總量控制。推動煤炭清潔高效利用,開展全市天然氣使用現狀摸底調查,推進天然氣管網、儲氣庫等基礎設施建設,提升氣源保障和儲氣調峰能力,穩步提高天然氣占一次能源消費比例。
責任單位:市發改局
5.持續實施燃煤鍋爐及散煤管控。原則上不再新建 35 蒸噸/小時以下的燃煤鍋爐。加強商品煤質量監管和散煤銷售監管,依法查處無照經營的散煤銷售點。
責任單位:市發改局、市市場監管局、孝感市生態環境局安陸市分局、各屬地政府
(三)優化交通運輸結構
6.大力推廣新能源汽車。交通運輸部門積極引導推廣新能源出租車、班線車,新增城區公交車新能源率達到100%,逐步淘汰老舊公共交通車輛。
責任單位:市交通運輸局、市公安局、市發改局
7.完善汽車排放檢驗與維護制度。嚴格執行國家第六階段排放標準要求,嚴厲打擊進口、銷售不達標車輛違法行為,生態環境、交通運輸、市場監管部門按照職責加強對汽車排放檢驗機構、汽車排放性能維護(維修)企業的監督檢查,對存在弄虛作假等違法違規行為的依法予以查處。交通運輸部門加快維護(維修)站建設步伐,積極謀劃站點布局,加強宣傳推廣,2021年建成并公示至少1家汽車排放性能維護(維修)企業。
責任單位:孝感市生態環境局安陸市分局、市市場監管局、市交通運輸局
8.加大在用車監督執法力度。持續推行生態環境部門檢測取證、公安交管部門實施處罰、交通運輸部門監督維修的聯合監管執法模式,嚴厲打擊超標排放等違法行為。生態環境部門在城區主要道路入口和重點道路增設機動車排放監控系統,建立完善機動車超標違法追溯制度。完成1套遙感監測設備和10套黑煙抓拍設備。生態環境部門會同交通運輸、公安交管部門加大對物流園、工業園、貨物集散地等車輛集中停放地,以及大型工礦企業、物流貨運、長途客運、公交、環衛、郵政、旅游等重點單位的入戶檢查,抽查車輛數不少于100臺。
責任單位:孝感市生態環境局安陸市分局、市公安局、市交通運輸局
9.加大柴油車排氣監管執法力度。構建在用柴油車大戶(日用車輛≥20輛)動態清單,督促指導用車大戶建立完善車輛維護、燃料和車用尿素添加使用臺帳,并適時更新。按照《重污染天氣重點行業移動源應急管理技術指南》要求,修訂完善錯峰運輸方案,落實應急減排措施。
責任單位:孝感市生態環境局安陸市分局、市交通運輸局
10.完善非道路移動機械監管手段。9月底前生態環境部門會同市場監管部門組織本地非道路移動機械生產、銷售企業調查摸底,并建立相關臺帳,組織生產一致性監督檢查,強化非道路移動機械源頭管控。組織非道路移動機械排放檢測,2021年底前完成不少于500臺非道路移動機械尾氣檢測。嚴格《高排放非道路移動機械禁用區域通告》落實,加強禁用區非道路移動機械監管,每季度對非道路移動機械檢查不少于2次。
責任單位:孝感市生態環境局安陸市分局、市市場監管局,使用非道路移動機械單位的行業主管部門
11.提升燃油清潔化水平。商務部門負責檢查成品油經營許可證情況、成品油零售企業從不具備成品油批發經營資質的企業購進成品油行為和不符合安全監督要求的成品油經營企業。公安部門負責查處非法運輸、存儲成品油和利用非法改裝車輛流動加油的違法行為。生態環境部門負責檢查成品油經營企業環保違法違規行為。交通運輸部門負責查處未取得危險貨物運輸許可從事成品油運輸的車輛。
責任單位:市商務局、市公安局、孝感市生態環境局安陸市分局、市交通運輸局
12.加強油氣污染治理監督管理。嚴格執行《儲油庫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GB20950-2020)、《油品運輸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GB20951-2020)、《加油站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GB20952-2020),持續推進原油和成品油儲運銷油氣回收治理。商務部門4月底前,梳理年銷售汽油量在3000噸以上的加油站名單,加強監管。新建加油站應當同步安裝油氣回收在線監測系統。生態環境部門對油氣回收設施運行情況開展監督性監測,儲油庫抽測比例100%,加油站抽測比例50%。
責任單位:市商務局、孝感市生態環境局安陸市分局
(四)加強大氣面源治理
13.加強工地揚塵污染防控。住建部門積極推行綠色施工,嚴格執行《孝感市揚塵污染防治管理辦法》和施工過程“六個百分之百”要求,確保各項治理要求落實落地;動態更新在建工地臺帳,實行精細化管理;積極宣傳和引導裝配式建筑發展,逐步提高裝配式建筑普及率,年內新增裝配式建筑面積70萬平方米;有效利用和完善好在建工地監控系統,科學謀劃顆粒物監測系統聯網工作,提升智能監管水平;將揚塵管理工作不到位的不良信息納入建筑市場信用管理體系,情節嚴重的,列入建筑市場主體“黑名單”。生態環境部門結合日常檢查和季度抽查,對照在建工地臺帳,組織檢查。
責任單位:市住建局、孝感市生態環境局安陸市分局
14.強化道路揚塵污染管控。根據各類別道路不同通行情況,科學實施揚塵污染管控。交通運輸部門主要負責公路的道路揚塵污染管控,結合實際,側重機掃清塵作業,適時采取灑水壓塵作業,每條道路每日(雨天除外)灑水至少2次,空氣質量達輕度污染及以上時,白天不間斷灑水,夜間合理安排灑水次數,達到揚塵管控和路面維護雙重效果。城管執法部門大力推廣主次干道機械化清洗和洗掃相結合的道路清掃壓塵作業機制,避免出現“大動作、高起塵”問題,城區主次干道每日(雨天除外)灑水3次,確保路面干凈;降塵霧炮車每日每車(雨天除外)在重點路段循環作業不少于30公里里程。其中,夏季(5月1日—9月30日)重點作業時段為11:00至20:00,空氣相對濕度大于80%以上停止霧炮車作業。禁止道路施工吹灰作業。完善道路保潔責任制,落實主次干道16小時(8:00—24:00)保潔制度,確保市區道路機模式化清掃率達到90%以上,鄉鎮道路機械化清掃率達到80%以上;結合城區道路維修實際,重點加強維修道路的灑水壓塵作業;持續開展上路執法行動,對建筑垃圾運輸車輛、混凝土攪拌車輛和砂石料運輸車輛等未密閉運輸、污染路面等行為依法予以查處;加強對建筑垃圾消納場所揚塵防控措施落實情況的監管,建筑垃圾消納場所必須全部配套建筑垃圾運輸車輛沖洗設施并確保正常使用,防止建筑垃圾運輸車輛帶泥進城,未配套沖洗設施的應當停止建筑垃圾消納。
責任單位:市交通運輸局、市城管局、公安局
15.嚴禁露天焚燒污染監管。強化市、鄉(鎮、街道辦)、村(居委會)三級露天禁燒監管責任體系,對露天焚燒問題嚴格責任追究,完成藍天衛士建設。城管執法部門強化管轄區露天焚燒監管,依法依規查處露天焚燒問題。生態環境部門制定秸桿禁燒工作方案,并定期通報農作物秸稈露天焚燒情況。農業農村部門加強技術指導,完成省、孝感市部署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目標任務。
責任單位:市城管局、孝感市生態環境局安陸市分局、市農業農村局、市農業技術推廣中心
16.強化機動車維修噴涂規范管理。交通運輸部門建立機動車維修企業名單動態更新機制,按照《機動車維修管理規定》,對存在噴漆項目的機動車維修經營者廢氣收集處理措施備案事項是否屬實進行監督檢查。交通運輸部門、生態環境部門、市場監管部門適時聯合對未按規定進行備案或未配套必要的廢氣收集處理措施的,依法依規進行查處,無噴漆維修資質的企業,不得承接和開展機動車噴漆維修業務。城管執法部門對機動車維修企業占道開展維修噴漆作業行為組織常態化檢查。
責任單位:市交通運輸局、孝感市生態環境局安陸市分局、市城管局
17.加強其他面源污染防治。公安部門加強禁止燃放煙花爆竹的宣傳和監管。城管執法部門加強對餐飲油煙污染違法行為、城市建成區露天占道炭火燒烤等行為的監管執法。繼續推進公共機構食堂、3個灶頭以上的飲食服務經營場所安裝高效油煙凈化裝置,確保凈化設施高效穩定運行。
責任單位:市公安局、市城管局
(五)強化污染天氣應對
18、完善污染天氣精細化應對工作機制。生態環境部門與孝感市生態環境局加強溝通協調,強化空氣質量預測預報。氣象部門加強氣象條件監測,科學開展人工增雨改善空氣質量作業。
責任單位:孝感市生態環境局安陸市分局、市氣象局
19.夯實重污染天氣應急減排項目清單。8月底前,進一步摸排轄區大氣污染排放企業,建立完善分時段、分區域、分行業細化應急減排清單,做到涉氣企業全覆蓋。指導以白兆山水泥廠為代表的重點工業企業按照“可操作、可監測、可核查”的要求,制定“一廠一策”應急減排實施方案,細化落實到具體生產線、生產環節和生產設備。
責任單位:孝感市生態環境局安陸市分局
20.推進提升重點行業企業環保績效評級。推動重污染天氣應急減排項目清單中的重點行業企業對照《重污染天氣重點行業應急減排措施制定技術指南(2020年修訂版)》的績效分級標準,加快補齊短板,實施對標治理改造。
責任單位:孝感市生態環境局安陸市分局
(六)加強大氣環境監管
21.加強技術支撐。組建跟蹤研究專家技術團隊,加強本地化特殊污染源排放特征及防控對策調查研究,進一步完善更新大氣污染源清單,研究制定大氣污染綜合解決方案,加強大氣污染的針對性防治,開展持續性跟蹤研究。
責任單位:孝感市生態環境局安陸市分局
22.加大環境監管執法力度。開展環保專項行動,推進聯合執法、錯時執法、區域執法、交叉執法等機制創新,加強工業爐窯排放、工業無組織排放、VOCs污染治理、建筑工地和道路揚塵污染等環境執法,形成嚴管重罰高壓態勢。
責任單位:孝感市生態環境局安陸市分局
23.建立健全大氣污染聯防聯控體系。建立統一協調、聯合執法、信息共享、區域預警的大氣污染聯防聯控機制,構建全市大氣污染防治的立體網絡,逐步探索實施大氣污染防治網格化管理機制,將大氣污染防治各項工作深入到鄉鎮、社區、村組。推進區域形成“統一規劃、統一標準、統一監管”聯動體系。建立健全重點任務督查督辦機制,組織開展部門間、區域間大氣污染防治任務綜合督查督辦,實施督查整改項目“回頭看”。
責任單位:孝感市生態環境局安陸市分局,市環委會各成員單位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健全工作機制。切實落實“黨政同責,一崗雙責”,強化大氣環境保護責任制。各地各有關部門要緊盯大氣污染防治目標要求,建立健全部門間利于謀劃、利于落實、利于檢查的溝通協調、督辦檢查機制,對所屬工作要細化分工、量化目標、實化責任,確保事事能見底見效。
(二)落實常態監管,開展嚴管嚴查。加強大氣污染防治日常檢查抽查,從第二季度開始,對相關部門落實大氣污染防治工作情況進行檢查評估,對檢查的同一問題實行首次通報、二次約談、三次追責。
(三)注重宣傳力度,擴大公眾參與。充分發揮宣傳報道工作“內聚人心、外樹形象”的積極作用,加大大氣污染防治工作的日常宣傳,展現工作內容、體現工作成效。積極開展多種形式的宣傳教育,普及大氣污染防治的科學知識,公開曝光各類大氣污染問題和大氣環境違法行為,大力開展《湖北省大氣污染防治條例》學習宣傳貫徹活動,積極宣傳大氣環境管理法律法規、政策文件,提升公眾的知曉度和參與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