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習近平總書記對甘肅重要講話和指示精神,全面落實《中共武威市涼州區委 武威市涼州區人民政府關于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的實施意見》,持續改善環境空氣質量,根據《涼州區2023年大氣污染防治實施方案》文件要求,結合實際,制定本方案。
一、指導思想
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和習近平總書記對甘肅重要講話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以實現減污降碳協同增效為總抓手,以改善環境空氣質量為核心,深入推進產業、能源、交通運輸、用地“四大結構”優化調整,在清潔能源替代、煤炭市場監管、強化VOCs治理、揚塵精細化管控等關鍵環節上持續發力,深入打好重污染天氣消除、臭氧污染防治、柴油貨車污染治理三個標志性戰役,確保空氣質量持續改善,進一步增強人民群眾藍天幸福感、獲得感。
二、工作目標
涼州城區優良天數比率和PM10、PM2.5年均濃度完成省上下達目標任務,二氧化硫、一氧化碳、二氧化氮、臭氧4項氣態污染物年均濃度達到《環境空氣質量標準》(GB3095-2012)二級標準,確保不發生人為導致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氣。
三、主要工作任務
(一)著力整治燃煤污染
1.加快推進清潔能源改造。通過集中供熱改造、煤改氣、煤改電等,確保城區市場、沿街商鋪和城中村居民樓冬季清潔取暖。集中供熱和天然氣管網覆蓋不到的城鄉結合部居民全部采用潔凈煤、電采暖等清潔方式取暖,確保已改造的小煤爐不再重新啟用,“死灰復燃”。堅決杜絕商鋪、門房使用小煤爐取暖。
責任單位:街道公共管理辦、各社區、東關街執法中隊
完成時限:2023年10月底
2.強化散煤監督檢查。落實區、街道、社區煤質管控三級責任制,將散煤監控納入網格化環境監管機制,加強日常巡查,嚴防居民使用不符合質量標準要求的劣質煤。嚴格監管散煤運輸、銷售、使用等環節,配合區工信局嚴厲打擊銷售和使用不符合質量標準要求散煤等違法行為。對通過電話、網絡等線上方式銷售劣質煤行為和流動、隱蔽銷售行為開展專項打擊,切斷不符合質量標準要求劣質煤的銷售渠道。
責任單位:街道公共管理辦、各社區、東關街執法中隊
完成時限:常年堅持
(二)精細管控揚塵
1.強化建筑工地揚塵污染管控。深入推行“綠色施工”,按照建筑施工揚塵污染防治技術規范要求,嚴格落實“6個100%”抑塵措施,建立重點施工單位揚塵控制監管體系。建筑工地開、復工前,必須編制揚塵治理專項方案。工地裸露區域、各類料堆覆蓋2000目以上的密目網或使用新型環保抑塵劑,工期7個月以上建筑工地的施工道路要采取混凝土等硬化措施,建筑面積4000平方米以上的土方作業工地要安裝在線監測和視頻監控設備并聯網運行。11月中旬起,轄區內除民生工程外,停止各類土石方作業,確有必要繼續施工的,必須經相關部門同意后方可繼續施工,對違規施工作業的,報住建、城管部門依法嚴肅處理,并向社會公開。次年3月份建筑工地開工前,對所有建筑工地進行全面檢查,達到揚塵污染防治技術規范要求方可開工建設。
責任單位:街道公共管理辦、各社區、東關街執法中隊
完成時限:常年堅持
2.嚴格運輸車輛管理。實行渣土運輸批管合一制度,車輛運輸和裝卸建筑垃圾、渣土、砂石、土方、灰漿等散裝、流體物料等,必須采取密閉或者其它措施防止物料遺撒。渣土運輸車輛實行編號準入、安裝 GPS 定位裝置、加裝限速器等管制措施。配合城管執法和交警部門落實“一違三罰”處罰措施,對渣土車道路遺撒行為進行24小時檢查,對未落實或未有效落實抑塵防塵措施的,采取掛牌、處罰、曝光、“黑名單”管理等強硬措施,倒逼責任落實。督促施工單位形成“施工即防塵”的行動自覺。
責任單位:街道公共管理辦、各社區、東關街執法中隊
完成時限:常年堅持
3.強化堆場物料堆放。嚴格落實施工場地建筑材料、土方、生產原料堆放抑塵措施。對堆場露天裝卸作業,視情況采取灑水等抑塵措施。對易產生揚塵的物料堆、渣土堆、廢渣、建材等,采取2000目以上的密目網覆蓋或使用新型環保抑塵劑固化。臨時性廢棄物料堆,要設置高于物料堆的圍檔、防風網、擋風屏等;長期堆存的廢棄物料堆,要構筑圍墻、進行表面綠化或清運。
責任單位:街道公共管理辦、各社區、東關街執法中隊
完成時限:常年堅持
4.加強城區道路開挖揚塵管控。嚴格落實城區道路開挖審批監管聯席會議制度,嚴格審批施工方案,跟蹤監管開挖過程,突出抓好揚塵污染治理。供排水、供熱、供電、燃氣、通信等工程開挖道路后及時恢復路況。施工料堆、渣土堆、施工裸露地塊要嚴密覆蓋;各類長距離的市政道路建設工程,全面實行分段施工;主干道路施工、人行道鋪裝要實行分段錯時封閉施工,完成一段,方可進入下一段,嚴禁整體拆除,隨意施工;道路修補要采取邊開挖、邊清運垃圾、邊修補的方式,杜絕整片開挖、長時間不修補的問題。
責任單位:街道公共管理辦、各社區、東關街執法中隊
完成時限:常年堅持。
5.開展“全民清掃”行動。結合創建全國文明城市,每周五和沙塵天氣結束次日,向轄區內所有機關單位(包括市直機關和中央、省屬駐武機關單位)發放清潔行動告知書,督促各機關單位開展清潔行動;全面徹底徹底清洗公共設施、交通護欄、屋頂樓面、小區地面,整治各類衛生死角,防止揚塵進一步擴散。
責任單位:街道公共管理辦、各社區
完成時限:常年堅持
(三)嚴格治理工業企業污染
1.強化工業企業無組織排放管控。深入開展建材、有色、火電、焦化、鑄造等重點行業及燃煤鍋爐無組織排放全面達標整治工作,建立管理清單,對物料(含廢渣)運輸、裝卸、儲存、轉移和工藝過程等,按無組織排放標準要求完成深度治理。未落實無組織排放控制要求的重點行業和企業,依法予以處罰,實施停產整治。
責任單位:街道公共管理辦、街道公共安全辦、各社區、東關街執法中隊
完成時限:常年堅持
2.持續開展“散亂污”企業整治。持續開展打擊“散亂污”企業,嚴防排查整治“散亂污”死灰復燃,開展對臺賬內的“散亂污”企業整治“回頭看”,堅決杜絕新增或死灰復燃“散亂污”企業產生。
責任單位:街道公共管理辦、街道公共安全辦、各社區
完成時限:2023年12月底
(四)全面治理面源污染
1.強化高污染燃料禁燃區管理。各社區負責將禁燃區監管納入網格化管理,嚴禁在禁燃區內銷售、燃用煤炭及其加工的固體和液體產品、未加工成型的農林固體生物質、工業固體廢棄可燃物、生活垃圾和原油、重油、渣油、機油、煤焦油、稀料等高污染燃料,依法拆除高污染燃料燃用設施。
責任單位:街道公共管理辦、街道公共安全辦、各社區
完成時限:常年堅持
2.嚴禁垃圾露天焚燒。嚴格落實城區“五個禁止”(禁止焚燒秸稈垃圾、禁止大掃帚清掃、禁止商鋪和居民使用小煤爐、禁止燃放煙花爆竹、禁止露天燒烤)規定,嚴禁焚燒垃圾、枯枝落葉、建筑廢棄物等生物質以及油氈、塑料、皮革等易產生煙塵和惡臭物品,嚴厲打擊露天焚燒行為。
責任單位:街道公共管理辦、各社區、東關街執法中隊
完成時限:常年堅持
3.加強餐飲油煙治理。持續做好區域內餐飲業清潔能源改造和油煙治理,餐飲單位按要求安裝油煙凈化裝置,落實油煙治理措施,確保油煙達標排放。加強監督檢查,督促餐飲戶定期對油煙凈化設施進行維護保養,更換改造使用年限已久或凈化效率低下的油煙凈化設施,從嚴查處油煙直排、擅自停運設施及超標排放行為。結合2023年全區開展的餐飲油煙專項整治行動,對餐飲單位監督檢查實現全覆蓋。全面開展露天燒烤整治,依法取締露天燒烤的流動攤點,堅決查處固定門店室外設爐灶進行露天燒烤的行為。
責任單位:街道公共管理辦、各社區、東關街市場監管所、東關街執法中隊
完成時限:常年堅持
4.控制煙花爆竹燃放。加大《武威市煙花爆竹燃放管理辦法》宣傳力度,嚴格落實網格化管理制度,緊盯元旦、春節、元宵及婚喪嫁娶等重點監管時段,對城市建成區特別是劃定為高污染燃料禁燃區的區域和場所要嚴防嚴控,嚴厲查處違法違規燃放煙花爆竹行為。
責任單位:街道公共管理辦、街道公共安全辦、各社區、東關街執法中隊
完成時限:常年堅持
5.倡導綠色文明祭祀。加大殯葬改革宣傳力度,倡導居民通過網絡祭祀、植樹祭祀、鮮花祭祀、開追悼會寄托哀思、鞠躬默哀、戴白花黑紗、家庭追思會的方式進行祭祀,凈化空氣,保護環境,以實際行動踐行文明祭祀新理念。加強寒衣節、除夕、清明節等祭祀節點巡查勸導,引導居民到集中祭祀點文明祭祀。禁止居民在市政廣場、綠化帶、綠地游園、城區道路等公共場所祭祀燒紙;禁止居民在城區建筑工地、建筑物拆遷地及周邊區域內燒紙。
責任單位:街道公共管理辦、街道公共安全辦、各社區、東關街執法中隊
完成時限:長期堅持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街道成立主要領導任雙組長、相關領導任副組長,其他班子成員和各辦(中心)、所,社區主要負責人為成員的東關街2023年大氣污染防治工作領導小組(附件1),具體負責東關街大氣污染防治工作的監督、檢查、指導、協調和治理工作。建立大氣污染防治網格責任劃分表(附件2)和大氣污染防治工作巡查臺賬(附件3),進一步細化工作任務,靠實網格化管理責任,將監管工作落實到人,形成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的工作格局,切實做到污染有人抓、問題有人管,有力有序推進大氣污染防治各項重點工作任務。
(二)營造良好氛圍。廣泛開展宣傳教育活動,充分利用“6.5世界環境日”、低碳日等宣傳節點,普及大氣污染防治科學與健康防護知識,全面提升全民環境意識。暢通12369環保熱線和微信舉報平臺,增強群眾的知情權、參與權、表達權和監督權,主動接受社會監督。倡導文明、低碳、節約、綠色的消費方式和生活習慣,在全社會樹立起“同呼吸、共奮斗”的理念,努力營造打好藍天保衛戰的良好氛圍。
(三)強化監督檢查。各站辦所、各社區要強化網格化監管責任,常態化開展監督檢查,確保取得實效。執法中隊、市場監管所和環保站、應急站要建立聯合執法監管模式,組織好各類專項檢查。對涉氣重點工業企業和揚塵防治、餐飲油煙治理、秸稈焚燒、燃煤污染等,加大執法檢查和巡查力度,對環境違法行為“零容忍”,發現一起查處一起,并公開曝光。街道環保站組織相關人員對重點工作進行督查、抽查,對發現的問題及時反饋通報,督促各辦(中心)、所,各社區限期整改,推動工作落地見效。
(四)加大考核問責。嚴格落實“黨政同責、一崗雙責、失職追責”“三管三必須”,定期對環境空氣質量及重點任務推進情況進行調度。對重點任務推動緩慢、污染天氣應急處置不力的,在全街范圍進行通報;對未完成目標任務、導致全街未完成年度目標任務的,由街道領導約談相關各辦(中心)、所,社區負責同志;對不作為、不擔當,甚至失職失責的,依紀依法嚴肅問效追責。
附件:1.東關街2023年大氣污染工作領導小組
2.東關街大氣污染防治網格責任劃分表
3.東關街大氣污染防治巡查工作臺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