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規范我區小餐飲服務環節經營行為,引導餐飲行業健康發展,讓公眾吃得更安全、更放心,充分發揮小餐飲業對社會發展的積極作用,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大氣污染防治法》《安徽省食品安全條例》《淮南市餐廚廢棄物管理辦法》等法律法規精神,現就我區小餐飲規范整治提升制定如下工作方案。
一、工作目標
通過集中整治、規范引導,逐步完善和創新小餐飲監管機制,提升小餐飲規范管理工作水平,全區小餐飲食品安全突出隱患基本消除,培育一批小餐飲示范單位。具體目標如下:
1、持證(備案)小餐飲監管全覆蓋;
2、從業人員健康證明持有率100%;
3、店內環境清潔衛生,符合食品安全、環保要求;
4、食品安全信息公示牌(包括營業執照、食品經營許可證或小餐飲信息公示卡、健康證明)上墻公示。
二、范圍和重點
(一)以城鎮主干道、學校周邊等為重點區域,包括小型餐館、小快餐店、小吃店、小飲品店等。突出主城區小餐飲規范整治,對城市綜合體、美食街內的小餐飲進行整頓,率先培育一批小餐飲示范單位,發揮示范引領帶動作用。
(二)重點解決經營場所環境“臟、亂、差”,無專用烹飪加工間,無洗涮、消毒、冷藏、“三防”等基本衛生設施,食品原材料采購、餐具消毒、從業人員健康體檢、違章占道經營、油煙擾民等方面存在的問題。
三、工作安排與步驟
本次小餐飲規范整治時間為2022年11月至2023年11月,分三個階段進行:
(一)摸排宣傳階段(2022年11月至2023年1月底)
1、落實責任,摸排建賬。區市場監管局充分發揮各鄉鎮、街道食安“四員”風險排查、宣傳引導、協助執法和信息報送的作用,積極摸清小餐飲經營單位底數,建立臺賬,落實屬地監管責任。(區市場監管局牽頭,各鄉鎮街道配合)
2、積極引導,廣泛宣傳。加強對小餐飲整治工作的宣傳和輿論引導。充分利用多種形式廣泛宣傳發動,營造氛圍,加強餐飲法律法規宣傳,動員餐飲業主積極參與,主動配合綜合整治行動,增強守法意識,改善服務態度,提高服務質量,樹立良好的行業形象。引導社會各界關心、支持小餐飲整治提升工作,提高公眾消費安全意識。(區市場監管局牽頭,區生態環境分局、區城管執法局、田家庵公安分局、各鄉鎮街道配合)
(二)整治規范階段(2023年2月至2023年6月底)
1、規范許可備案管理。重視餐飲服務許可實地審查,按照“疏堵結合、標本兼治”原則“規范一批、提升一批、淘汰一批”。嚴格餐飲服務項目的注冊及變更登記管理,核準餐飲服務行業的經營范圍和經營方式。積極鼓勵和引導有條件的無食品經營許可證小餐飲改造提升,對整改后符合要求的,及時核發《食品經營許可證》。對基本條件不具備、食品安全設施不符合發證條件的,對其進行備案管理。對許可條件不符合要求、拒絕整改或整改不到位的,依法堅決予以取締。(區市場監管局負責)
2、強化食品安全監管。對持有食品經營許可證、小餐飲備案證或在集中點經營的小餐飲單位以野生動物、畜禽肉及肉制品、食品添加劑等為重點,督促小餐飲單位嚴格落實采購查驗、索證索票等管理制度,嚴防不合格食品流入。加強餐具清洗消毒、食品儲存、加工操作等為重點環節,加強監督指導,規范餐飲服務食品經營行為。(區市場監管局負責,各鄉鎮街道配合)
3、加強網絡訂餐監管。督促網絡訂餐第三方平臺嚴格落實食品安全主體責任,依法履行審查、公示、配送等法律義務。加大對入網小餐飲單位的檢查力度,對未公示食品經營許可證、名稱地址不符、超范圍經營等違法違規行為進行重點查處,確保線上線下同標同質。強化入網餐飲單位食安封簽使用。(區市場監管局負責)
4、加強餐廚廢棄物管理。負責對餐廚廢棄物產生、收集、運輸、處置中的污染防治工作實施監督管理,依法查處餐廚廢棄物產生、處置單位違法排污行為。(區生態環境分局負責)
統籌協調餐廚廢棄物管理工作,依法查處違法收集、運輸、處置餐廚廢棄物的行為;負責全區餐廚廢棄物收集、運輸、處置和設施設備的安全監管。嚴格查處在政府禁止的區域露天燒烤食品的單位和個人或者為露天燒烤食品提供場地的行為。嚴查餐飲企業占道經營行為。(區城管執法局負責)
5、強化油煙排放管理。對商住樓及已既成無公共煙道,而多數門店又在經營餐飲服務的情況,為規范其經營行為,符合環保要求,督促經營商戶自行安裝煙道及油煙凈化設施設備。排放油煙的餐飲服務經營單位未安裝油煙凈化設施,不正常使用油煙凈化設施或者未采取其他油煙凈化措施,超過排放標準排放油煙的,依法責令其改正,并依法給予處罰。對在居民住宅樓、未配備設立專用煙道的商住樓以及商住綜合樓內與居住層相鄰的商業樓內新建、改建、擴建產生油煙、異味、廢棄的餐飲服務項目的,依法責令改正,并依法給予處罰。(區城管執法局負責)
依法備案餐飲服務項目環境影響登記表,加強事中事后監管;餐飲服務企業未依法備案建設項目環境影響登記表的,責令其備案并依法處罰。經驗收合格后移交城管部門進行日常監督管理。負責提供油煙污染執法相關技術支持。指導油煙污染相關環保,監測檢測工作。對城管部門認定的油煙污染重點控制部位、群眾集中和反復投訴區域內的有固定門店的相關餐飲服務企業進行現場核查,根據需要委托第三方實施監督性檢測,并將處理結果通知城管等部門按職責依法處置。(區生態環境分局負責,區城市執法局、區市場監管局、各鄉鎮街道配合)
(三)集中提升階段(2023年7月至2023年11月底)
鼓勵小餐飲單位加大對硬件設施的投入,改善餐飲服務條件,加強業務指導與日常監管,使其達到規范要求:
許可管理:小餐飲備案公示卡合法有效,經營場所、經營項目等事項與公示卡一致。制度管理:建立從業人員健康管理、食品安全自查、進貨查驗記錄、索證索票等食品安全管理制度。人員管理:具有專(兼)職食品安全管理人員。從事接觸直接入口食品工作的從業人員持有有效的健康證明。從業人員穿戴清潔的工作衣帽、口罩,符合個人衛生要求。環境衛生:食品經營場所保持清潔、衛生,有防塵、防蠅、防蟲等設施設備。食品處理區餐廚廢棄物存放容器符合要求。用水符合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衛生間保持清潔、衛生。采購貯存:查驗供貨者的許可證和食品出廠檢驗合格證或其他合格證明,記錄有關信息并保存相關憑證。按照外包裝標識的要求貯存,并定期檢查、清理變質或者超過保質期的食品。食品添加劑管理符合相關要求。加工制作過程:食品原料、半成品與成品在盛放、貯存時相互分開。加工制作不使用食品安全法律法規禁止使用的食品、食品添加劑及非食品原料。加工制作場所衛生符合要求。設施設備及維護:配備冷藏、冷凍、空調等設施,并運轉正常。餐飲具清洗消毒:集中消毒的餐飲具符合要求。具有餐飲具的清洗、消毒、保潔設備設施,并運轉正常。(區市場監管局負責,各鄉鎮街道配合)
餐廚廢棄物處置:餐飲單位不得自行處置餐廚廢棄物。餐廚廢棄物與其他生活垃圾分開收集,實行統一運輸,科學處置,防止廢棄食用油脂進入食品鏈,保證食品安全。(區城管執法局負責)
油煙排放:安裝專用煙道、油煙凈(jing)化設施(shi),油煙排放符合環保要求。(區生態環境分局、區城管執法局分工負責)
四、強化監管
依托區市場監管局執法人員、鄉鎮街道“四員”監管力量,建立網格化監管體系。各單位在監管中發現違反食品安全、環保等違法違規行為依法立案查處,督促整改。發現犯罪線索、涉刑案件及時移送公安機關。各單位聯查聯動,協同配合,依法查處各種無牌無證從事餐廚廢棄物收集、運輸的車輛,依法查處利用餐廚廢棄物加工的產品危害環境與人身健康、非法添加有毒有害物質及其他食品安全違法犯罪行為。(田家庵公安分局、區城管執法局、區生態環境分局、區市場監管局、各鄉鎮街道分工負責)
五、工作要求
(一)健全組織領導。為保證我區小餐飲規范整治提升各項工作落實到位,經研究,決定成立田家庵區小餐飲規范整治提升工作領導小組,由區政府分管領導任組長、相關區直部門及各鄉鎮街道主要負責同志任成員,辦公室設在區市場監管局。(領導小組名單見附件)
(二)營造社會共治。堅持嚴格監管與社會共治相結合。強化問題導向,堅持源頭嚴防、過程嚴管、風險嚴控,保障人民群眾舌尖上的安全,促進小餐飲單位符合食品安全、城市管理、環境保護等相關規定。強化多元主體參與,調動社會各方力量,構建政府監管、部門協同、行業自律、企業負責、公眾參與、媒體監督的社會共治格局。
(三)加強督查調度。整治提升辦公室實行定期調度制度,全面掌握整治工作進度,研究解決專項整治有關問題。對梳理出的問題形成問題清單,以交辦單形式交由有關部門或相關鄉鎮、街道辦理。整治提升辦公室定期開展督查,對專項整治過程中部門和鄉鎮街道落實職責不力,不作為、慢作為的嚴肅處理。
附件:田家庵區小餐飲規范整治提升工作領導小組名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