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和省、市兩級黨委、政府有關加強食品安全監管工作部署要求,按照《食品生產經營監督檢查管理辦法》(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令第49號)、《廣東省市場監督管理局餐飲服務食品安全風險分級管理辦法(試行)》等文件精神和我市實際,制定本計劃。
	  一、基本原則
	  按照《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化改革加強食品安全工作的意見》的要求,堅持安全第一、問題導向、預防為主、依法監管、改革創新、共治共享的原則,在我市食品餐飲環節實行食品安全風險分級管理,對全市食品餐飲單位在日常監督檢查全覆蓋的基礎上,對高風險單位實施雙隨機重點檢查,對一般風險實施按照比例“雙隨機”抽查,對問題線索企業實施飛行檢查。
	  二、檢查時間和對象
	  檢查時間:2023年1月1日至12月30日。
	  檢查主體:全市獲得食品經營許可證、主體業態為食品餐飲服務經營者、單位食堂的食品餐飲單位。
	  三、風險分級
	  根據《廣東省市場監督管理局餐飲服務食品安全風險分級管理辦法(試行)》要求:
	  (一)學校食堂(含幼兒園、托幼機構、校外托管機構)、萬人以上單位食堂、養老機構食堂、救助機構食堂、中央廚房、集體用餐配送單位直接定為D級。
	  (二)餐飲服務連鎖企業總部、餐飲管理企業、網絡餐飲服務第三方平臺提供者無需進行評級。
	  (三)其他餐飲服務經營者者、單位食堂風險等級,根據現場檢查結果填寫《餐飲服務食品安全風險等級評分表》后,計算分值,確定風險等級。
	  四、檢查頻次
	  依據《食品生產經營監督檢查管理辦法》(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令第49號)要求,每兩年對本行政區域內所有食品經營者至少進行一次覆蓋全部檢查要點的監督檢查,其中對A級風險的餐飲服務提供者按照“雙隨機、一公開”機制開展日常監督檢查;對B級和C級風險的餐飲服務提供者應一年不少于1次日常監督檢查;對D級風險的餐飲服務提供者應實施重點監督,一年不少于2次日常監督檢查。
	  五、檢查方式
	  食品餐飲監督檢查任務采取現場檢查方式。
	  六、檢查事項
	  餐飲服務環節監督檢查要點應包括餐飲服務提供者資質、從業人員健康管理、原料控制、加工制作過程、食品添加劑使用管理、場所和設備設施清潔維護、餐飲具清洗消毒、食品安全事故處置等情況。相關檢查表格及適用范圍由市局統一制定并公布,檢查人員不得隨意變更。檢查結果應及時告知食品經營單位并錄入系統。
	  按照《食品生產經營日常監督檢查管理辦法》(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令第49號)要求,各縣(市、區)局要及時跟蹤整改情況,將整改結果記入食品生產經營者食品安全信用檔案。
	  日常監督檢查時,可以對企業食品安全管理人員隨機進行抽查考核。抽查考核不合格的,按照《廣東省市場監督管理局關于廣東省食品安全管理人員的管理辦法》第二十八條規定處理。
	  七、工作重點
	  (一)全面加強單位食堂、中央廚房、集體用餐配送單位、旅游景區、商業集中區、車站碼頭、高速公路服務區食品安全監管。單位食堂(含學校食堂、工地食堂、養老機構食堂、福利機構食堂、救助站食堂等)、中央廚房、集體用餐配送單位、旅游景區、商業集中區、就餐人員集中,社會影響大,車站碼頭、高速公路服務區人員流動性大,是食物中毒事件和食源性傳染病的易發、高發場所。要加強此類重點單位的監督檢查和指導,充分利用電視、廣播、報刊、網絡、手機等宣傳載體,結合食品安全宣傳周、宣傳月、食品安全“五進”活動,開展食品安全宣傳教育,派發食品安全知識宣傳資料。積極協同教育、民政、住建等行政主管部門,形成齊抓共管的長效監管機制。
	  (二)開展網絡食品經營整治行動。網絡訂餐食品安全是近年來社會關注的重點,各轄區局要采取有力措施,加強網絡訂餐食品安全監管。一是堅持“以網管網”,對省、市開展網絡訂餐監測發現的違法違規線索,要及時開展核查處置,核查處置率達100%。二是開展網絡訂餐食品安全專項整治。線上重點檢查各平臺是否落實審核責任及入網訂餐單位信息公示情況,線下重點檢查各入網訂餐單位是否真實存在,是否存在超范圍經營、無證經營、未在原地址經營等,嚴厲打擊網絡訂餐違法行為。三是加強平臺監管,及時約談兩大訂餐平臺通報存在問題,督促其落實入網訂餐單位的審核,從源頭把好網絡訂餐食品安全關。四是加強宣傳引導,推廣使用“食安封簽”,推進“綠色外賣”,倡導餐飲服務業外賣推廣使用可循環利用的送餐箱和餐具,減少使用一次性餐具,推廣使用可降解餐盒。五要加強對網絡食品銷售經營單位的日常監管,對網絡食品銷售的違法行為要及時查處。
	  (三)結合日常監督檢查開展各類專項整治。在做好重點單位監管的同時,結合日常監督檢查開展各類專項整治。一是將食用油質量監管納入日常監督檢查,嚴厲打擊使用假冒偽劣油脂的經營行為,嚴防“地溝油”“回收油”回流餐桌。二是加強對飲品店等單位監管,打擊“兩超一非”違法經營行為,防范涼茶經營單位違法添加西藥、奶茶店濫用食品添加劑等行為。三是開展食品安全隱患排查,全年繼續開展濕粉統一查行動,嚴厲打擊違法犯罪行為。四是落實國家有關全面禁止食用野生動物的規定要求,嚴禁餐飲服務單位經營野生動物及其產品,配合做好長江流域非法捕撈漁獲物專項行動。五是加強連鎖食品經營單位以及自動販賣設備(餐飲)等新興業態的摸查,及時排除食品安全隱患,六是組織開展“清潔廚房”專項整治行動,進一步規范食品餐飲主體的經營行為。七是強化河豚魚、毒蘑菇等高風險食品的日常監督檢查和科普宣傳,最大程度杜絕經營活體河豚魚、無合法來源蘑菇等行為。八是結合食品安全監督抽檢,對暴露出的食品安全隱患有針對性開展專項整治,加強餐飲具、淀粉制品等產品監管。
	  (四)開展制止餐飲浪費和塑料污染治理工作。嚴格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反食品浪費法》和國家、省、市進一步加強塑料污染治理的有關要求,積極聯合行業協會、食品安全志愿者,通過開展食品安全宣傳周等形式開展宣傳引導活動,督促餐飲服務提供者落實制止餐飲浪費措施,措施包括張貼制止餐飲浪費相關宣傳提示,引導消費者適量點餐,開展“光盤行動”,使用公筷公勺、聚餐分餐制等。督促餐飲服務提供者落實國家限塑要求,減少使用一次性餐具,宣傳餐飲服務單位堂食禁止使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餐具和一次性塑料吸管、打包不得使用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袋等限塑要求。鼓勵外賣單位踐行綠色外賣,使用可降解、可循環利用的餐飲具,推動入網餐飲服務提供者積極上線小份菜等不同規格分量菜單供消費者按需選擇。加強專項執法,曝光典型案例,推動形成反餐飲浪費和餐飲限塑良好社會氛圍。
	  (五)將食品安全與安全生產、環境保護等工作有機結合。將督促食品餐飲單位落實安全生產主體責任和日常監督檢查有效結合起來,指導、督促食品餐飲單位在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加強環境保護等工作中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相關制度,開展食品安全宣傳培訓,引導使用燃氣的餐飲服務單位及時安裝燃氣報警裝置,引導餐飲服務單位按照環保部門要求規范安裝油煙排放設施。
	  (六)全面推進餐飲服務環節風險分級工作。按照《廣東省市場監督管理局辦公室關于開展餐飲質量提升行動“餐飲環境衛生提升年”相關工作的通知》要求,于3月31日前實現對所有在營餐飲經營者完成首次線上風險分級,并對非正常經營的餐飲經營者進行標注識別,掌握真實在營主體數。
	  (七)扎實推進社會餐飲“互聯網+明廚亮灶”工作。根據省局餐飲質量提升行動“餐飲環境衛生提升年”相關工作要求,學校食堂、中央廚房、集體用餐配送單位實現“互聯網+明廚亮灶”建設全覆蓋,大型餐飲企業“互聯網+明廚亮灶”建設覆蓋率達80%以上。通過“互聯網+明廚亮灶”建設,加強對餐飲加工關鍵環節的實時監管,保障消費者的知情權和監督權。通過餐飲場所顯眼處設置顯示屏、“二維碼”等方式,主動向社會公開食品加工制作過程。充分利用后廚智能巡檢系統開展遠程監管,及時處置發現的問題和風險隱患,提高監管效能。
	  (八)加強學校食堂及校外配餐單位食品安全監管。按照《廣東省市場監督管理局廣東省教育廳廣東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關于開展2023年學校校園及周邊食品安全專項檢查工作的通知》《關于落實主體責任強化校園食品安全管理的指導意見》《廣東省市場監督管理局關于加強學校集體用餐配送單位風險排查的通知》等文件要求,在學校春秋兩季開學后1個月內,組織落實好對轄區內所有學校食堂及校園周邊食品安全專項檢查,確保對學校食堂、向學校供餐的集體用餐配送單位、校內及校園周邊食品經營單位、校外托管機構100%全覆蓋檢查,重點檢查用餐人數300人以上的托幼機構食堂、用餐人數500人以上的學校食堂以及配送供餐人數超過1000人的學校落實食品安全總監制度情況,檢查實行“日管控、周排查、月調度”工作制度情況。對檢查中發現的問題立即督促整改,對不具備食品經營條件的單位要堅決予以取締。加大對日常監督檢查和各級飛行檢查結果不合格單位的監督查處力度和頻次。建立校外供餐單位“一校一企一臺賬”,并及時更新。落實校外供餐單位使用“互聯網+明廚亮灶”智慧系統進行食品安全自查和風險隱患排查及向供餐單位展示。
	  (九)持續開展餐飲從業人員培訓,提升能力水平。2023年11月底前完成所有在營餐飲經營者上線“食安快線通用版”APP培訓考核全覆蓋一次,重點餐飲單位的負責人、食品安全總監、食品安全員必須上線參加培訓考核;2023年全省“餐飲環境衛生提升年”要求,持證餐飲服務提供者食品安全管理人員培訓率達100%,現場監督抽查考核合格率達90%以上;從業人員培訓率達100%,現場監督抽查考核合格率達70%以上。
	  (十)推進落實食品經營單位落實主體責任。抓細落實《企業落實食品安全主體責任監督管理規定》有關規定,完善主要負責人是第一責任人的食品安全責任機制。督促、指導企業按要求設置食品安全總監、食品安全員,按照省局、市局制定相關模板,指導督促食品經營單位落實“日管控、周排查、月調度”。扎實推動屬地管理責任和企業主體責任(以下統稱“兩個責任”)落地落實,開展督查等各項工作。
	  八、抽檢食品種類及比例
	  食品餐飲單位抽檢計劃由市局另行制定并公布。
	  九、問題處置
	  對現場檢查中發現的問題,以疏堵結合的方式,情節輕微、危害較小的可責令其進行整改,并在整改時限屆滿后實施跟蹤檢查。情節嚴重涉嫌違法的,應按照有關法律法規的要求,依法查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