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十三五”規劃收官之年,也是打好大氣污染防治攻堅戰的沖刺之年,為全力做好2020年大氣污染綜合治理工作,推動環境空氣質量持續改善,結合我縣實際,制定本方案。
一、總體要求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學習踐行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全面落實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和省委九屆九次、十次全會精神,按照縣委、縣政府關于大氣污染防治工作一系列決策部署,緊緊圍繞環境空氣質量改善,堅持目標導向、問題導向、質量導向,突出重點區域、重點領域、重點行業、重點時段及重點任務,突出精準治污、科學治污、依法治污,堅決完成大氣污染防治攻堅戰年度目標任務,為加快建設美麗正定保駕護航。
二、主要目標
正定縣2020年空氣質量改善目標為:PM2.5平均濃度達到60微克/立方米;優良天數達到191天,優良天數比例達到52.2%;重污染天數較2019年減少4天。
三、主要任務
(一)強化示范引領,創建精細化治理示范區
1.率先創建空氣質量改善示范區。9月底前,我縣創建精細化治理示范區,加快縣域空氣質量改善,縣省控點PM2.5和PM10年均濃度達到全市平均水平,各鄉鎮(辦事處)PM2.5、PM10濃度均不得進入全市后30名。〔牽頭單位:縣大氣辦、縣生態環境分局、縣綜合執法局、縣住建局、縣市場監管局、高新區規建局、新區綜合執法局、新區建設局、新區市政局,責任單位:各鄉鎮政府、街道辦〕
2.率先推動建立可持續發展綠色交通示范區。加強柴油大中型載客汽車管控,在重點區域采取純電動旅游觀光專線及擺渡車模式,減少柴油大中型載客汽車使用。在原有燃氣能源出租車的基礎上,新增或更新的出租車全部更換為純電動車。同時,在2019年農村客運班線公交化改造基礎上,謀劃推進微公交村鎮客運線路,運營車輛全部使用純電動微型公交車,改善交通微循環,減少擁堵污染排放。加強靜態交通管理,大力整頓停車秩序,縣建成區所有停車場免收停車費。〔責任單位:縣交通局、縣文旅局〕
3.率先創建餐飲行業污染治理標桿示范區。在全縣范圍內開展餐飲油煙治理專項整治行動,餐飲場所全部配備油煙凈化器,餐飲油煙去除率不小于90%。規范油煙凈化設施的安裝和運行,使用率達到95%以上。對未安裝油煙凈化裝置及油煙凈化設施未正常使用、未定期清洗的餐飲企業和經營商戶,責令限期改正。〔牽頭單位:縣生態環境分局、縣市場監管局,責任單位:各鄉鎮政府、街道辦〕嚴格落實《石家莊市治理露天燒烤管理辦法》,縣建成區范圍內禁止占道露天炭火燒烤。〔責任單位:縣綜合執法局、新區綜合執法局〕其他范圍嚴禁露天燒烤。〔責任單位:相關鄉鎮政府、街道辦事處〕所有燒烤爐必須為環保爐具,安裝油煙凈化設施,并一律在室內操作。〔牽頭單位:縣生態環境分局、縣市場監管局,責任單位:各鄉鎮政府、街道辦〕
(二)強化產業結構調整;打好去產能和退城搬遷攻堅戰
4.鑄造行業整合升級改造。對環保績效評級為C級的鑄造企業全部實施達標整治,完成一家、驗收一家。5月底前,全縣在生產鑄造企業通過自我提升整治力爭達到環保績效B級標準。〔牽頭單位:縣生態環境分局,責任單位:相關鄉鎮政府、街道辦〕
5.嚴防“散亂污”企業死灰復燃。繼續深化“散亂污”企業排查動態管理和專項整治行動,充分運用無人機、視頻監控等技術,扎實開展“散亂污”企業排查及監管工作,實現“散亂污”企業動態清零。〔牽頭單位:縣生態環境分局,責任單位:各鄉鎮政府、街道辦〕
(三)強化能源結構調整,打好散煤整治和清潔替代攻堅戰
6.嚴格控制煤炭消費總量。2020年超額完成市節能減排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下達我縣的減煤任務。嚴格控制新增燃煤項目建設,全縣禁止新建、擴建耗煤項目,確因產業發展和民生需要新增耗煤項目的,全面實施煤炭2倍量削減替代。 〔責任單位:縣發改局、縣行政審批局〕
7.有效推進清潔取暖。采取綜合措施,加強監督檢查,確保全縣散煤動態清零,防止全縣散煤復燒,全面禁止散煤銷售。〔牽頭單位:縣綜合執法局、縣市場監督管理局、縣發改局、縣生態環境分局、高新區規建局,責任單位:各鄉鎮政府、街道辦〕
8.加強氣源和電力供應保障。堅持多渠道擴展氣源,增加天然氣供應量,完善燃氣管網和調峰設施建設,制定“壓非保民”方案,細化應急預案清單;加快農村地區電網升級改造,確保農村“電代煤”電力供應。〔牽頭單位:縣發改局、縣綜合執法局、國網正定供電公司,責任單位:各鄉鎮政府、街道辦〕
9.加強散煤監管力度。依法查處銷售散煤及潔凈型煤違法行為。加大部門聯合執法力度,嚴厲查處違規運銷散煤行為。〔牽頭單位:縣市場監督管理局,責任單位:各鄉鎮政府、街道辦〕
10.深化鍋爐綜合整治。嚴禁新建35蒸噸及以下燃煤鍋爐,不予辦理特種設備使用登記證。〔責任單位:縣行政審批局〕
(四)強化運輸結構調整,打贏重型柴油車污染治理攻堅戰
11.加快高排放車淘汰和替代。采用經濟補償、限制使用、加強監管執法等措施,盡早完成國家下達的國Ⅲ及以下排放標準營運柴油貨車淘汰任務。加快淘汰和替代國Ⅲ排放標準營運柴油載貨汽車、采用稀薄燃燒技術或“油改氣”的老舊燃氣車輛。〔責任單位:縣交通局、縣公安局、縣生態環境分局、縣綜合執法局、縣行政審批局〕
12.實施國Ⅲ排放標準貨車治理改造。對國家淘汰任務以外具備治理條件的國Ⅲ排放標準中重型柴油貨車,加快安裝污染控制裝置和在線監控設備。〔牽頭單位:縣生態環境分局、縣交通局,責任單位:各鄉鎮政府、街道辦〕
13.加強路檢路查。完善生態環境部門檢測取證、公安交管部門實施處罰、交通運輸部門監督維修的聯合執法機制。開展常態化路檢路查,組織對重點用車單位和重要物流園區入戶監督抽測,強化聯合執法和綜合執法,依法查處超標排放車輛。〔責任單位:縣生態環境分局、縣公安局交警大隊、縣交通局〕依法嚴厲打擊機動車檢驗機構弄虛作假等行為。〔牽頭單位:縣生態環境分局,責任單位:縣市場監督管理局、縣公安局〕加強加油站油氣回收設施運行情況監管,對儲油庫、加油站等油氣回收裝置安裝運行情況進行抽查抽檢,每季度抽查覆蓋率不低于本轄區成品油經營企業的25%。〔責任單位:縣生態環境分局〕
14.加強遠程在線監控。對具備條件的國Ⅳ及以上排放標準重型柴油貨車安裝遠程在線監控設備,并與生態環境部門聯網,2020年底前,完成安裝重型柴油車遠程在線監控裝置;對未安裝遠程在線監控設備的營運車輛,列入重點監管對象。〔牽頭單位:縣生態環境分局、縣交通局,責任單位:各鄉鎮政府、街道辦〕
15.積極推廣新能源汽車應用。2020年底前,新增或更新的郵政、出租、通勤、輕型物流配送車輛使用新能源車或清潔能源車比例達到80%,公交車全部更換為新能源汽車。加快充電(加氣)站(樁)建設,要加快物流園、產業園、工業園、大型商業購物中心、農貿批發市場等物流集散地集中式充電樁和快速充電樁建設;逐步緩解推廣新能源車面臨的充電難等問題。 〔牽頭單位:縣交通局、縣發改局、縣郵政管理局、國網正定縣供電公司、縣財政局,責任單位:各鄉鎮政府、街道辦〕
16.強化重點用車單位管理。指導督促重點用車單位建立綠色運輸責任制和承諾制,使用清潔能源或國V以上重型柴油貨車、重型燃氣車或新能源車。〔牽頭單位:縣生態環境分局、縣交通局、縣公安局、高新區規建局,責任單位:各鄉鎮政府、街道辦〕
17.加強非道路移動源污染防治和監管。嚴格落實國家排放標準,按照國家公布的標準和規定的時間,實施非道路移動機械第四階段排放標準。〔牽頭單位:縣生態環境分局、縣交通局、縣綜合執法局、縣住建局、縣水利局,責任單位:各鄉鎮政府、街道辦〕加強非道路移動機械編碼登記,禁止未進行編碼登記的非道路移動機械進入縣建成區作業。建成區禁止使用國Ⅱ(含)以下排放標準的非道路移動機械。〔牽頭單位:縣生態環境分局、縣交通局、縣綜合執法局、縣住建局、公安局、高新區規建局、新區綜合執法局、新區建設局、新區市政局,責任單位:正定鎮、城區街道辦〕
18.開展常態化清潔油品質量檢查。嚴厲打擊生產、銷售、儲存和使用不合格油品行為,堅決取締無證無照及證照不全非法加油站(點)、非法油罐車;對合規加油站汽柴油進行質量抽檢;追溯不合格油品來源,確保油品質量。 〔牽頭單位:縣商務局、縣市場監督管理局、縣交通局、縣公安局,責任單位:各鄉鎮政府、街道辦〕
(五)強化揚塵治理,打好揚塵等面源污染防治攻堅戰
19.開展全面排查整治。從城鄉基層單位和基礎工作抓起,壓實揚塵污染治理屬地責任和部門監管責任。對全縣建筑施工、公路施工、河道施工、市政綠化施工場地及城鄉結合部裸露地面、露天砂坑、工業料堆場等揚塵排放源開展全面排查,建檔立卡,對未按要求落實抑塵措施的建立問題清單、責任清單和整改臺賬,限期整改到位。強化重點區域、重點環節的揚塵污染源防控,嚴格按照《河北省揚塵污染防治辦法》,完善揚塵污染治理技術體系,推進治理精準化和規范化。 〔牽頭單位:縣住建局、縣綜合執法局、縣交通局、縣水利局、縣自然資源和規劃局、縣科工局、縣生態環境分局、高新區規建局、新區綜合執法局、新區建設局、新區市政局。責任單位:各鄉鎮政府、街道辦〕
20.深化建筑施工和全縣揚塵整治。開展揚塵污染達標治理專項行動,落實達標整治八條驗收要求。健全文明施工體系;加強城區道路水洗機掃力度,縣建成區機械化清掃率達到85%,主干道機械化清掃率達到100%。〔牽頭單位:縣住建局、縣綜合執法局、縣水利局、縣交通局、高新區規建局、新區綜合執法局、新區建設局、新區市政局,責任單位:各鄉鎮、街道辦〕
21.強化公路、水利、供熱管網等線性工程揚塵治理。嚴格落實《河北省揚塵污染防治辦法》有關要求,合理規劃施工區域,實施分段施工;加快破損路面修復和國道、省道等兩邊停車場地硬化;在建公路和城鄉道路施工、水利工程施工現場嚴格按照環評及批復文件采取有效抑塵措施;原則上9月底以前完成供熱管網施工工程。〔責任單位:縣交通局、縣水利局、縣綜合執法局、高新區規建局、新區綜合執法局、新區建設局、新區市政局〕
22.加強砂場揚塵治理。全縣內禁止經營露天砂場,砂石料運輸車輛嚴格按照規定路線通行,省控點周邊三公里范圍內不得有經營性砂場。〔責任單位:各鄉鎮政府、街道辦〕
23.加強工業企業料堆場治理。持續做好工業企業料堆場監督管理工作,工業企業料堆場物料儲存落實<煤場、料場、渣場揚塵污染控制技術規范(DB13/T2352-2016)》有關要求,在滿足安全的前提下,遮蓋塊狀物料堆的防塵網,網目密度不得少于800目/100平方厘米,遮蓋粒狀、粉狀物料的防塵網,網目密度不得少于2000目/100平方厘米。燃煤電廠重點行業企業料堆場在保障安全生產的前提下,全部采用密閉或封閉料棚等方式儲存,規上工業企業料堆場規范安裝視頻監控系統和PM10在線監測設施。〔牽頭單位:縣科工局、縣生態環境分局、高新區規建局,責任單位:各鄉鎮政府、街道辦〕
24.嚴禁秸稈和垃圾露天焚燒。落實屬地管理責任,健全縣鄉村分包機制和網格化監管體系,發揮秸稈禁燒紅外視頻監控和報警系統作用,完善預防為主、疏堵結合、快速反應、運轉高效處理機制,嚴厲打擊露天焚燒行為。〔牽頭單位:縣生態環境分局、縣公安局、高新區規建局,責任單位:各鄉鎮政府、街道辦〕
推進秸稈肥料化、飼料化、能源化、基料化、原料化,秸稈綜合利用率達到95%以上。開展國省干道、鐵路沿線、城鎮周邊以及其他重點區域、敏感區域秸稈和垃圾集中整治專項行動。〔牽頭單位:縣農業農村局、縣交通局、縣綜合執法局,責任單位:各鄉鎮、街道辦〕
25.嚴格管控煙花爆竹燃放。嚴格落實禁燃禁放有關要求。結合我縣實際情況,明確禁放禁燃品種、區域、時段。持續加強煙花爆竹禁燃禁放監督管理,廣泛宣傳開展煙花爆竹禁放工作的重大意義;加大重點地區、重點時段的巡查力度,嚴厲查處非法生產、銷售、運輸、儲存、燃放煙花爆竹等行為,嚴格落實禁燃禁放要求。〔牽頭單位:縣公安局、縣應急管理局、縣行政審批局、縣供銷合作總社,責任單位:各鄉鎮政府、街道辦〕
26.規范廢品收購站監督管理。強化廢品收購站管理,嚴厲打擊無照經營、違法收購等行為。6月底前,完成對衛生臟亂、場地未硬化、存在安全隱患的廢品收購站的整頓,對無證經營、異地經營、一證多點的廢品收購站和違章的廢品收購站責令限期整改,原則上居民小區內不得有廢品收購站點。〔牽頭單位:縣供銷合作總社、縣市場監督管理局,責任單位:各鄉鎮政府、街道辦〕
(六)強化源頭治理,打好重點污染物深度減排攻堅戰
27.加強揮發性有機物深度治理。對標行業先進水平,對涂裝、印刷、家具制造等重點行業開展揮發性有機物深度治理,完成重點企業VOCS高效治污設施安裝,加強無組織.排放控制,對密封點大于2000個點位的企業實施LDAR檢測,對采用UV光解、低溫等離子和活性炭吸附等單一VOCS治理工藝的企業實施綜合整治;〔牽頭單位:縣生態環境分局,責任單位:各鄉鎮政府、街道辦〕
28.扎實開展異味污染源排查整治工作。對易產生異味的行業、單位、場所等進行全面排查。切實摸清底數;建立清單,落實責任,分類施治。通過加強無組織排放的密閉收集、進一步對治理設施提標改造、推廣無異味的非揮發性有機物的使用等手段,對異味進行有效治理,建立常態化監管機制,切實解決異味污染“頑疾”。〔牽頭單位:縣生態環境分局、高新區規建局,責任單位:各鄉鎮政府、街道辦〕
29.推廣低揮發性有機物含量涂料。根據《河北省重點行業水性涂料等低揮發性有機物含量涂料推廣替代實施意見>有關要求,2020年10月底前,鋼結構行業涂裝工序(防腐類別為C5除外)底漆、中間漆、面漆替代全部完成;工程機械(軍用機械除外)涂裝工序底漆、中間漆、面漆替代比例達到40%;木制家具制造行業清漆、色漆水性涂料等低揮發性有機物含量涂料替代比例達到60%;汽車制造(罩光漆除外)全面推廣使用低揮發性有機物含量涂料;電子、電氣機械制造,塑膠行業逐步推廣使用水性清洗劑。〔牽頭單位:縣生態環境分局、縣交通局、縣行政審批局,責任單位:各鄉鎮政府、街道辦〕
30.強化臭氧污染防治。制定臭氧污染防治專項方案,加強臭氧前體物(VOCS、NOX)排放控制。加快推進工業企業VOCS深度治理和規范整治,確保早完工、早見效。加大對涂裝、印刷、家具制造等VOCS排放重點行業和火電等NOX高排放行業的監管執法力度,確保治理措施落實到位,對VOCS和NOX超標排放的企業,一律依法從嚴治理。夏季高溫時段,鼓勵對涉VOCS排放的生產工序實行季節性生產調控。強化油氣回收監管,盡早完成國Ⅲ及以下排放標準營運柴油貨車淘汰改造任務。〔牽頭單位:縣生態環境分局、縣公安局、縣交通局,責任單位:各鄉鎮政府、街道辦〕
(七)強化聯防聯控聯治,打好重污染天氣應對攻堅戰
31.精準應對重污染天氣。按照市有關通知精神,指導各鄉鎮精準響應,最大限度削峰降速。〔牽頭單位:縣生態環境分局、高新區規建局、新區綜合執法局、新區建設局、新區市政局,責任單位:各鄉鎮政府、街道辦〕
32.精準實施應急減排。制定“一企一策”應急減排清單,堅持差異化管控,按照部、省、市污染天氣應急減排重點行業環保績效評級標準和要求,穩步、持續推進制藥、工業涂裝、包裝印刷等重點行業企業環保績效評級。繼續完善大氣環境監管正面清單,對符合要求的國家和省、市重點工程項目、戰略性新興產業、高端生物醫藥企業、短缺藥品及保障民生類藥品生產企業、重點出口型企業、軍民融合企業、民生工程等納入正面清單,實行動態管理。〔牽頭單位:縣生態環境分局、縣住建局、縣交通局、高新區規建局,責任單位:各鄉鎮政府、街道辦〕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各級各部門要切實提高政治站位,堅決扛起大氣污染防治的政治責任,強化組織領導,搞好統籌協調,全力以赴抓好大氣污染綜合治理工作。縣直各有關部門要切實履行監管責任,加強對鄉鎮的指導,加大支持力度,保障治理成效。各鄉鎮黨政主要領導作為第一責任人,對本行政區域的大氣污染防治工作及環境空氣質量負總責,要親自研究、親自協調、親抓落實,確保完成2020年大氣污染防治的各項任務。
(二)加強監測監控。加強縣、鄉空氣質量監測站運行維護和保障管理,嚴厲打擊人為干擾監測數據的違法行為。加強對重點污染源、重點排污單位在線監測系統的建設、運行、維護和質量管理,提升監管科學化、自動化水平。
(三)嚴格督查考核。2020年大氣污染治理強化攻堅重點任務落實情況納入縣政府績效管理體系,并作為生態環境保護督查重點;對因工作不力、行政效率低下、履職缺位等導致未完成目標任務的,嚴格依紀依規追究責任。
(四)加強資金保障。積極爭取中央和省市大氣污染防治資金支持。加大縣、鄉財政投入力度,支持大氣污染防治重點項目實施。加強資金使用管理,確保資金安全規范使用。
(五)強化宣傳引導。各級各部門要采取多種形式開展政策解讀和科普宣傳,堅持“民有所呼,我有所應”,及時回應社會關切,切實解決群眾身邊的大氣環境問題,積極引導公眾踐行綠色生活理念;推動建立全民參與的生態環境保護新格局,及時曝光環境違法行為,形成有效震懾;依法加大信息公開力度,主動接受社會監督。
(六)加強隊伍建設。積極組織業務培訓,開展崗位練兵和技術比武,提高重點行業污染治理、VOCS等業務能力,打造業務過硬的專業隊伍。鞏固拓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成果,結合“三創四建”和“效能革命深化年”活動,深入開展“查問題、轉作風、鼓干勁、爭上游”行動,全面提高工作效能,努力建設一支政治強、本領高、作風硬、敢擔當,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斗、特別能奉獻的生態環保鐵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