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確保完成海寧市下達的環境空氣質量和大氣主要污染物總量減排約束性目標,持續推進全市大氣污染防治工作,切實改善環境空氣質量,根據《海寧市2019年度“五氣共治”工作要點》結合街道實際,特制定本工作實施方案。
一、主要目標
2019年街道區域內PM2.5平均濃度控制在39微克/立方米以下,空氣質量優良天數比率達到83%以上。完成海寧市下達的工業廢氣、農村廢氣、餐飲油煙、工地揚塵等“五氣共治”工作任務,群眾反映突出的大氣污染問題得到有效解決,群眾對空氣質量的滿意度不斷提升。
二、主要工作任務
(一)加強揚塵控制管理
1.嚴格施工揚塵監管。各類施工場地實現工地周邊圍擋、物料堆放覆蓋、土方開挖濕法作業、路面硬化、出入車輛清洗、渣土車輛密閉運輸和暫不開發土地臨時綠化等“七個百分之百”。推進建筑工地出入口管理“四不”措施,強化運輸源頭現場管理。規定區域內禁止建設工程現場攪拌混凝土和砂漿。推進施工現場噴霧噴淋設施建設和使用,安裝在線監測和視頻監控設備。強化部門聯動,加大對拆遷、市政、水利、交通、綠化等項目的監管力度。實施城區揚塵網格化考核,城區平均降塵量控制在5噸/月·平方公里以內。
2.提升道路揚塵管理。加強道路揚塵綜合整治。大力推進道路清掃保潔機械化作業,顯著提高道路機械化清掃率,城區達到80%以上。增加高壓沖洗車、霧炮車等配置,嚴格按照相關規范標準和有關要求,確保道路灑水保潔頻次。嚴格渣土、砂石、水泥等運輸車輛規范化管理,運輸車輛要按規定安裝密閉式裝置。加強碼頭、堆場的揚塵防控工作。
(二)深化餐飲業油煙污染治理
嚴格控制餐飲油煙,強化餐飲單位選址管控。禁止在居民住宅樓、未配套建立專用煙道的商住綜合樓以及商住綜合樓內與居住層相鄰的商業樓層內新建、改建、擴建產生油煙、異味、廢氣的餐飲服務項目。加大對餐飲單位的監管力度,督促餐飲單位建立落實油煙凈化器的定期清洗、維護機制。積極推廣高效油煙凈化設施。加強對重點單位的日常監管,建立完善油煙抽檢制度,加大對整改不力、反復被投訴的餐飲經營單位的行政執法力度。
(三)加強秸稈綜合利用,嚴格控制農業氨污染
1.加強秸稈綜合利用。堅持堵疏結合,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全面加強秸稈綜合利用,秸稈綜合利用率達到95%以上。切實加強秸稈禁燒管控,建立網格化監管制度,在夏收和秋收階段開展秸稈禁燒專項巡查。嚴防因秸稈、垃圾等露天焚燒造成重污染天氣。
2.控制農業源氨排放。深化測土配方施肥技術,減少化肥施用和流失,提高化肥利用率,實現化肥使用量負增長。完善商品有機肥生產與應用政策,大幅度增加商品有機肥利用。控制畜禽養殖污染物排放,強化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減少氨揮發排放。
(四)深化工業廢氣治理、優化產業布局
1.推進重點行業廢氣治理。強化無組織排放管控,開展工業涂裝、包裝印刷、紡織印染等重點行業無組織排放排查,完成海寧市遠東環保設備科技有限公司的騰退。
2.全面整治“散亂污”問題企業。加快城市建成區重污染企業搬遷改造或關閉退出。全面開展“散亂污”企業及集群綜合整治行動,以涉VOCs、煙粉塵為重點,建立管理臺賬,實施分類處置,2019年底前依法依規完成清理整頓工作。堅決杜絕“散亂污”項目建設和已取締的“散亂污”項目異地轉移、死灰復燃。
(五)機動車尾氣治理
1.發展綠色交通。大力推廣新能源汽車,積極開展新能源汽車宣傳工作,配合做好租賃點的建設。
2.提升燃油品質。組織開展清除無證無照經營的黑加油站點、流動加油罐車專項整治行動,嚴厲打擊生產銷售不合格油品行為。深化加油站、油罐車油氣回收治理,按要求安裝自動監控設備。
(六)建立健全大氣環境監管體系
1.完善大氣監測監控體系。完成工地揚塵在線監測點建設,加強監測點周邊的管理。完善區域大氣環境自動監測網絡,通過設立環境空氣質量監測站點,提升對揮發性有機物、揚塵的檢測能力,開展市區空氣質量網格化監管,提升管控的精細化水平。
2.完善大氣執法監管體系。加大環境執法力度,積極開展各類執法檢查,始終保持打擊環境違法行為的高壓態勢。加強工地揚塵、餐飲油煙等環境執法,嚴厲打擊“散亂污”企業。落實煙花爆竹“雙禁”工作,嚴肅查處違法經營、違規燃放行為。強化督察問責,嚴格落實中央環境保護督察涉氣問題整改要求。
(七)推進其他重點領域空氣治理
1.推進重點領域臭氣異味治理。加強城鎮生活垃圾廢物臭氣處理。采取有效防臭除臭措施,提升垃圾處理各環節惡臭治理水平,加強城鎮污水處理廠、泵站和畜禽養殖場臭氣異味控制.
2.加強重點區域協調和重污染天氣應對。做好重污染天氣應急工作,修訂重污染天氣應急預案,細化應急減排措施,實施“一廠一策”清單化管理。加強重點區域大氣污染聯防聯控,強化重大活動期間大氣環境保障和重污染天氣預警和應對。
三、工作要求
(一)加強組織領導。街道建立“五氣共治”工作領導小組,錢震華主任為組長,丁國鋒、陳斌、張銀炎、俞紅波為副組長。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丁國鋒兼任辦公室主任,董偉明任副主任。實施“五氣共治”工作“片長制”管理是深入推進“五氣共治”的一項重要舉措,各村、社區要切實加強組織領導,積極落實管理人員,街道相關部門要積極主動做好協調、配合工作,形成齊抓共管的工作局面。
(二)營造工作氛圍。精心組織開展“五氣共治”進村、進社區、進校園、進企業、進機關主題宣傳活動,講好治氣故事,凝聚社會共識,為全面推進“五氣共治”工作營造濃厚社會氛圍。 強化企事業單位污染治理主體責任,構建政府為主導、企業為主體、社會組織和公眾共同參與的環境治理體系,加強政府和企事業單位環境信息公開。充分發揮媒體輿論導向作用,積極開展多種形式的宣傳教育,普及大氣污染防治的科學知識,鼓勵公眾樹立綠色消費理念,積極推進綠色采購,倡導綠色低碳生活方式。動員社會各方力量,群防群治,打贏藍天保衛戰。
(三)落實工作職責,實施“片長制”管理。街道實施“五氣共治”工作“片長制”,以村、社區為片長單位,由街道聯村(社區)領導擔任片長,各村、社區主任擔任副片長,指導、協調和督促轄區內開展“五氣共治”工作。各級片長、副片長和片長單位要認真履行工作職責,建立定期通報和會商等工作機制,明確治理工作各環節的任務,積極發揮指導、協調和監督職能,動員和帶領屬地干部群眾齊心協力,形成合力治氣的工作氛圍。
(四)嚴格督察考核。健全信息報送制度,各村社區、各責任部門要做好各項工作進展情況總結,及時向街道“五氣共治”辦報送工作進展情況,每年報送年度工作總結。根據《2019年硤石街道“五氣共治”重點工作責任分解表》建立健全督查考核通報機制,加強對重點工作、重點指標的跟蹤督查,各責任部門對工作情況進行定期通報;將“五氣共治”工作的進展和成效納入到各村社區年度生態環境工作考核主要內容,街道“五氣共治”辦不定期對各部門、各村社區進行督察,提出整改要求,確保各項工作措施落到實處。
附件:1.2019年硤石街道“五氣共治”重點工作責任分解表;
2.硤石街道“五氣共治”工作“片長制”管理分工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