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市政府《蕪湖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加快推進夜間經濟發展的實施意見》(蕪政辦秘〔2021〕38號)文件精神,落實《蕪湖市進一步促進夜間經濟發展三年行動方案(2022-2024年)》(蕪夜經辦〔2022〕1號)和《蕪湖市夜間經濟發展2023年實施方案》(蕪夜經辦〔2023〕1號)文件要求,加快推進三山經濟開發區夜間經濟發展,促進夜間消費市場繁榮、激發城市活力,結合三山經濟開發區實際,特制定本實施方案。
一、總體目標
深入貫徹落實中央和省、市決策部署,大力發展夜間經濟新業態模式,不斷完善夜間公共服務,優化夜間經濟營商環境,構建產業形態多元化、消費環境品質化、監管方式創新化的夜間經濟體系,打造夜間經濟城市品牌,切實提升夜間經濟活力,擴大內需、拉動消費,更好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為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動力。
二、組織領導
成立三山經濟開發區發展夜間經濟工作領導小組,由黨工委副書記、管委會常務副主任楊燕任組長,管委會副主任王亞莉、桂仁雪任副組長;成員單位包括:黨工委辦公室、社會治理部、管委會辦公室、經濟發展局、財經局、城鄉建設局、農村發展局、醫療衛生局、教育文體局、應急管理局、市場監管局、投資促進二局、城市管理局、三山公安分局、三山交警大隊、三山消防救援大隊、三山生態環境分局及各鎮街。領導小組辦公室設在投資促進二局,負責領導小組日常工作。
三、重點任務及分工
(一)打造夜市商業街區
圍繞“龍湖街道時代廣場”、“峨橋鎮蔣墩路夜經濟一條街”、“保定街道月亮灣”、“三山街道公路街西段”、“高安街道白象綠洲商業街”等重點街區打造成熟商圈,逐步完善設施配套、優化景觀照明、實施業態創新、提升運營品質,加大政策扶持和兌現力度,鼓勵各商圈進一步植入多元化商業元素,形成夜間經濟集聚區。重點對上述商圈進行提質升級,到2023年底至少打造1條三山夜間經濟特色商業街區,逐步拓寬夜間經濟營商范圍,帶動引領三山夜間消費商圈集聚發展。(牽頭單位:各鎮街、投資促進二局;協辦單位:市場監管局、城鄉建設局、教育文體局、城市管理局)
(二)創建夜間消費節點
鼓勵食、住、行、游、購、娛等行業企業推廣夜間延時服務,定期舉辦夜間促銷活動,充分考慮居民夜生活需要,不斷擴容夜間消費市場,釋放居民夜間消費能力。到2023年底,至少建設2個夜間消費節點,方便夜間消費。(牽頭單位:各鎮街、投資促進二局;協辦單位:市場監管局、教育文體局)
(三)培育夜間商貿品牌
積極培育夜間老字號、首店、網紅等本土自創商貿品牌,圍繞“三山老鴨湯”、“老奶奶牛脯”、“小洲西瓜”、“有機蔬菜”、“數字大米”及各類生態采摘園等特色餐飲和優質農產品,以增強游客美食體驗和市民休閑就餐為重點,打造特色鮮明的餐飲街區。鼓勵現有酒店提質升級,壯大酒店數量,引導市場建設一批品牌酒店和精品民宿。依托峨橋山水資源優勢,積極培育農業休閑體驗示范點,打造優質鄉村民宿集聚群。2023年,各鎮街至少培育1個自創夜間經濟商貿品牌。(牽頭單位:各鎮街、投資促進二局;協辦單位:教育文體局、農村發展局、市場監管局)
(四)開展夜間消費活動
整合夜間消費資源,豐富夜間消費產品和服務供給,大力開展各類促消費活動,打造推廣獨具地方特色的促消費項目。分季節分行業劃定夜間營業時間并開展季節性活動,例如組織美食嘉年華、夏日啤酒節、龍蝦節等節慶活動,打造本地夜經濟名片。2023年,各鎮街至少開展1次夜間消費活動。(牽頭單位:各鎮街、投資促進二局;協辦單位:市場監管局)
(五)創新攤點管理方式
可采取社會化管理方式管理臨時攤點群,合理確定攤位的衛生管理費;會同轄區商業體吸納流動攤販,打造品質較高的夜市。推動攤群自治,推選“攤群長”,共同維護夜市群點市容秩序和環境衛生。(牽頭單位:城市管理局、各鎮街;協辦單位:投促二局、市場監管局)
(六)強化夜間經濟招商
加大文旅企業招商力度,對西湖公園、蓮花湖公園引入商業化運營,開發娛樂夜游、水秀、燈光表演等游客參與性、體驗性強的消費產品;大力發展夜間健身產業,打造夜跑、夜騎精品線路,支持建設室內體育場館、24 小時健身房等運動場館,引導市民走出家門參與夜間活動;有機整合茶文化、響水澗風光、信德房車露營地等旅游資源,以推動“一日游”向“過夜游”轉變為重點,加快峨橋文旅項目建設,組織開展各類節慶、民俗文化體驗活動,加大對現有旅游項目的宣傳推廣,力爭建設峨橋文旅融合發展新標桿和“夜間網紅打卡地”。(牽頭單位:各鎮街、教育文體局;協辦單位:城鄉建設局、市場監管局)
(七)加大夜間經濟宣傳力度
強化宣傳引導,充分利用各類新聞媒體、網絡和社交平臺,加大夜間經濟建設和發展工作的宣傳力度,積極引導市民轉變消費觀念和習慣,培育和壯大夜間經濟消費群體和經營主體,大量吸引外來消費。加強對重點品牌夜間經濟消費街區、夜間消費活動的宣傳推介,適時發布三山夜經濟消費地圖等,為促進夜間經濟的繁榮發展營造良好氛圍。(牽頭單位:黨工委辦;協辦單位:投促二局、教育文體局)
四、支持措施
(一)實施行政審批創新機制
優化審批服務方式,將夜間經濟集聚區建設管理涉及的各類審批事項全面進駐三山經濟開發區政務服務中心,提高審批效率。精簡大型群眾性活動審批程序,對夜間經濟集聚區或示范項目在同一場地舉辦相同內容的多場次大型群眾性活動的,實行一次性報備;對經常在同一場地舉辦商業促銷活動的場所,實行承辦者一次性報備。壓減餐飲店辦理相關證照審批時限,對于在規劃區域內從事食品經營活動的流動攤販實行登記管理。(牽頭單位:各鎮街、管委辦、三山公安分局、市場監管局、醫療衛生局、教育文體局、城市管理局、三山消防救援大隊)
(二)實施商業活動寬容監管
放寬夜間經濟集聚區的夜間經營活動監管,在特定時間段,避免夜市噪音擾民情況下,允許市場主體在劃定范圍內從事經營活動。各職能部門結合實際情況,規范、細化監管辦法。(牽頭部門:城市管理局、各鎮街;協辦單位:三山公安分局、市場監管局、生態環境分局)
(三)實施基礎設施提檔升級
充分考慮夜間經濟特點,完善水電氣供給、污水收集排放、餐飲油煙處理、垃圾分類收集處理等配套設施及相關審批,確保相關經營活動規范有序、便民利民。相關職能部門完善食品安全、衛生、質檢、消防、交通等管理措施和服務功能,切實提升夜間經濟的城市管理保障水平。完善夜間標識、景觀小品、休閑設施、環衛設施等配套設施。(牽頭單位:城市管理局、城鄉建設局、生態環境分局;協辦單位:各鎮街,市場監管局、醫療衛生局、經濟發展局、財經局、三山交警大隊)
(四)實施優化公共服務保障工程
實施夜間經濟照明提升工程,對商圈、主道、廣場、公園等區域進行照明亮化,重點改造提升西湖公園周邊光彩景觀;根據市民及游客夜間消費和休閑娛樂需求,對連接主要餐飲休閑區、購物街、文化娛樂場所、旅游景點的城市公交線路適當延長運營時間。規范和加強夜間經濟區域停車場規劃建設和管理,保障夜間出行方便。(牽頭單位:城市管理局、城鄉建設局)
(五)實施夜間安全防控服務
加強對重點商圈、街區和場所的夜間巡控警力,加強嚴禁酒后駕駛機動車宣傳力度,完善社會安保聯防聯控體系,提高夜間安全保障水平。建立夜間經濟活動風險評估機制,督促企業履行安全主體責任,制定應急預案,營造安全有序的夜間消費環境。(牽頭單位:三山公安分局、三山交警大隊、三山消防救援大隊;協辦單位:各鎮街,應急管理局)
附件:三山經濟開發區發展夜間經濟工作領導小組成員名單
2023年6月27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