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全面提升大通區重點區域大氣污染精細化管理水平,深入推進大氣污染防治工作,持續改善區域環境空氣質量,全面完成空氣質量責任目標,特制定本治理方案。
一、工作目標
通過“一區一策”治理方案的制定,使全區有針對性地對站點周邊的大氣環境進行治理,到今年年底PM2.5不高于36μg/m3,環境空氣優良率不低于82.2%,爭取今年年底 PM2.5不高于30.5微克/立方米,環境空氣優良率不低于90.4%。
二、治理范圍
一般以城鎮核心區作為重點管控范圍,根據我區實際情況,以洞山東路—G206國道—田大南路—西園路—環鐵路—民主路—水泥廠路—騎山公路—中興路—國慶東路等作為重點區域進行管控。
三、重點區域管控對象及治理要求
(一)控塵
1.道路及治理要求
站點周邊重點道路,每天最低進行8次灑水、2次機械化洗掃,道路保潔機械作業設備車速不應高于15km/h;每周至少2次使用高壓沖洗設備沖洗路面積塵。
城市主干道及其他車流量較大路段,每天最低進行8次灑水、2次機械化洗掃,道路保潔機械作業設備車速不應高于15km/h;至少每周兩次對道路積塵及道路兩側植被塵土進行高壓沖洗,清理路面積塵。
一般城市道路,每天最低進行4次灑水、2次機械化洗掃,道路保潔機械作業設備車速不應高于15km/h;至少每周一次對道路積塵及道路兩側塵土進行高壓沖洗,清理路面積塵。
責任單位:區環衛處
區環衛處責任人:左正
2.工地及治理要求
大通區翰林庭院、北京城房金城華府、天泰花園、支四路(油庫西路—支五街)、東路路網(一期)支五街、安徽智順建設有限公司承建非開挖裝備產業園、淮南港大通港珍珠綜合碼頭、九連路、洞山東路綜合地塊改造項目等施工工地應按照《安徽省建筑工程施工揚塵污染防治規定》(建質〔2014〕28號)、《淮南市揚塵污染防治條例》等文件的要求,嚴格落實施工工地圍擋、物料堆放覆蓋、出入車輛沖洗、施工現場地面硬化、拆遷工地濕法作業、渣土車輛密閉運輸等各項揚塵治理措施。施工工地禁止使用高排放非道路移動機械及高排放物料運輸車輛。
針對存在土方開挖作業的工地,渣土運輸較為頻繁的施工工地,一是要督促施工方制定有效的揚塵污染防治方案并嚴格落實;二是在土方開挖施工作業中采取足量霧炮等有效抑塵設施,完全覆蓋作業面;三是設置有效車輛沖洗裝置,關閉無車輛沖洗設施的側門等其他臨時出入口,確保進出車輛均進行有效沖洗,防止帶泥上路;四是對工地內部堆積的土方、渣土合理苫蓋;五是對工地內部運輸路面日常進行灑水,有效抑塵。
針對已基本進入建筑主體施工階段,接近完工的工地,在落實工地內部日常清掃、灑水抑塵外,一是要督促施工方對建筑物料合理存儲,水泥和其他易飛揚細顆粒散體物料應進行庫內存放或有效覆蓋,運輸要防止遺撒、飛揚,卸運應有降塵措施;二是后期土方回填、綠化作業時應注意,土方運輸車輛在從土源出場時應將松土拍實、整形,并加以覆蓋,防止遺撒,同時現場存土點應用綠色密目網有效覆蓋;三是使用推土機、裝載機、挖掘機、平地機、壓路機、打夯機等施工機械時,應注意其粉塵、尾氣的排放,禁止使用冒黑煙機械。
針對市政施工空間較小施工工地,一是要在施工前設置防滲漏圍擋,避免淤泥揚塵從圍擋下方滲出;二是在施工過程中土方開挖、建筑垃圾轉運等作業應全面落實濕法作業;三是在施工區域嚴格控制車輛人員通行,避免帶泥上路;四是盡量加快施工時間,減少施工影響;五是在施工完成后及時對施工區域進行清掃、沖洗,徹底清理積塵,實現路見底色。
結合淮南市揚塵污染防治聯合檢查專項行動任務要求,各相關單位對發現的問題建立問題清單,逐條限期整改,核查整改結果上報區大氣辦,對問題整改情況及時開展“回頭看”。督促在建工地嚴格落實揚塵管控“六個百分百”施工要求,建筑面積5000平方米及以上土石方建筑工地按要求安裝揚塵在線監控和視頻監控,不合格工地應進行停工整改,整改完成前禁止開工。長期未施工的工地,要督促施工單位對施工場地做好裸土苫蓋等抑塵措施。
責任單位:各鄉鎮、街道、園區,區住建局、區城管執法局按照職責分工。
區住建局責任人:馬春龍
區城管執法局責任人:沈樹輝
3.裸地堆場及治理要求
對于站點3km范圍內堆場的核查與整改,有責任人的砂石料堆、拆遷垃圾,由責任人落實物料進棚,無料棚的立即進行高標準覆蓋,明確料棚建設時間并上報,確無料棚建設條件的區域,應做好物料苫蓋及其他抑塵措施;拆遷垃圾進行清運,清運過程做好抑塵措施,清運后的裸露地方進行苫蓋或綠化。無主砂石料堆由所在社區(村組)負責進行覆蓋或清運。
全區范圍內,所有道路交口(包含道路與道路交口、道路與門店交口、道路與住宅小區交口)裸露土地進行硬化,避免車輛帶泥上路;完成所有企業、住宅小區紅線內未建設土地進行合理綠化硬化,確保無裸露地面;其他裸露土地進行高標準覆蓋。
責任單位:各鄉鎮、街道、園區,區住建局、區城管執法局按照職責分工。
區住建局責任人:馬春龍
區城管執法局責任人:沈樹輝
(二)控煤
全區重點管控范圍內除洛河電廠外,仍存在居民、商戶燃用散煤情況,城管部門應加強早餐經營商戶的執法檢查,各鄉鎮(街道)加大散煤禁運、禁售、禁燃的宣傳力度,推進燃氣管網建設,引導居民使用清潔能源。
責任單位:各鄉鎮、街道、園區,區市場監管局、區城管執法局、交警大通大隊按照職責分工。
區市場監管局責任人:程龍瑞
區城管執法局責任人:沈樹輝
交警大通大隊責任人:鮑春
(三)控氣
1.重點管控工業企業及治理要求
推進樂森黑馬、唐興機械等企業使用低揮發性有機物含量的油漆;加強生產過程中無組織排放的收集,禁止露天噴漆,加強噴涂間密閉管理;定期對處理設備前端與后端進行檢測,確保環保處理設備的有效性,淘汰單一工藝、達不到去除效率的處理設備。建立環保臺賬,記錄油漆等涉VOCs原料的使用量以及揮發分含量等;記錄廢氣處理設施維護情況及活性炭、紫外線燈管等耗材的更換情況。使用水性油墨或印刷車間密閉并規范安裝廢氣收集處理設施,保證設施正常運行并達標排放。
開展“夏季臭氧攻堅行動”,確保廢氣收集、處理效率達到要求;德瑞化工等企業定期開展LDRA監測,對泄壓設備、閥、泵等動密封點進行檢測。日常檢查中注意車間是否存在跑冒滴漏情況,確保在線監測數據正常。
各相關單位要督促企業嚴格按照大氣污染防治相關技術規范落實治理任務,確保污染物達標排放,對不正常安裝、使用環保處理設施的企業嚴格執法,限期整改;對于發現的散亂污企業,采取分類整治的模式,部分企業落實環保處理設施,確保達標排放;部分污染嚴重企業應嚴格執法,依法關停。
責任單位:各鄉鎮、街道、園區,區經信局,大通生態環境分局,大通環境保護執法大隊
區經信局責任人:茆詩煌
大通生態環境分局責任人:程艷俠
大通環境保護執法大隊責任人:張友春
2.加油站及治理要求
中石化洛河加油站、中國石油洛河加油站、中石化居仁村加油站、世菊加油站、上窯迎湖加油站等加油站應做好一次、二次油氣回收裝置的維護,每年5月、10月開展兩次油氣回收自查檢測(包括氣密性、液阻、氣液比等),定期更換二次油氣回收密封圈并建立臺賬;夏季5-9月禁止日間高溫時段(9:00-17:00)進行卸油作業。
責任單位:各鄉鎮、街道、園區,區商促局
區商促局責任人:劉樹兵
(四)控車
1.重型柴油貨車治理要求
重型貨車主要來自新206國道、國慶路、水泥廠路、洞山東路等路段;公安交警部門牽頭從區域、路段、時間上統籌安排,開展常態化路檢路查、聯合執法;對未達到尾氣排放標準的,交由交警部門進行處罰。以重型柴油車為重點,有條件的企業應加裝機動車門禁系統。建立重點運輸單位黑名單制度,對使用高污染車輛的重點運輸單位納入黑名單。
2.非道路移動機械治理
非道路移動機械主要來自空氣站點周邊工地、企業、物流園,區住建局負責完成建筑、市政、拆遷工地中非道路移動機械的調查摸底和編碼登記工作,交通部門負責物流、鐵路、公路、碼頭、沙場等項目中非道路移動機械的申報登記,區市場監管局負責工廠廠區等特定區域內使用的廠內非道路移動機械的申報登記,對排查發現的非道路移動機械應按要求全部登記無遺漏。對使用排放不合格非道路移動機械的,由大通環境保護執法大隊依法進行查處。
責任單位:各鄉鎮、街道、園區,交警大通大隊,大通環境保護執法大隊
交警大通大隊責任人:鮑春
大通環境保護執法大隊責任人:張友春
(五)控燒
1.餐飲油煙治理要求
站點周邊餐飲油煙源主要集中在環鐵路、居慶路附近區域與廠區單位食堂。10月底前對重點區域內所有餐飲單位進行登記造冊,詳細記錄單位名稱、地址、聯系人、電話、油煙凈化器名稱、安裝日期、維護周期等內容。餐飲店所有食品,制作應全部進店,灶臺上方應安裝規范集氣罩,集氣罩的罩口投影面應大于灶臺面,安裝規范餐飲油煙凈化器,餐飲油煙排放濃度應低于2mg/m³,餐飲店應對排氣系統和油煙凈化設施應定期維護保養,并做好清洗和更換維修記錄。鼓勵餐飲服務單位委托專業機構對油煙凈化設施進行清洗維護。
責任單位:各鄉鎮、街道、園區,區城管執法局
區城管執法局責任人:沈樹輝
2.秸稈禁燒
在秸稈焚燒多發季節,由各村、社區組成巡查隊伍24小時巡查,對發現的秸稈焚燒苗頭及時勸導,火點及時熄滅,嚴防死守,防止發生大規模秸稈焚燒現象。
責任單位:各鄉鎮、街道、園區,各巡查、包保單位
四、污染源日常監督檢查要點
(一)控塵
1.道路揚塵
在道路揚塵日常監督檢查過程中,應重點檢查道路灑水次數,快慢車道沖洗次數,路沿石、人行道板磚沖洗次數等,原則上重點管控名單的道路不得有浮灰,城市道路實現“路見本色”。
責任單位:區環衛處
區環衛處責任人:左正
2.工地揚塵
施工工地現場檢查應重點關注以下幾個方面:
(1)是否制定并落實具體的施工揚塵污染防治實施方案。
(2)懸掛德公示牌內容是否完整:施工工地應在工地大門口或進出口懸掛規范信息公示牌,包括施工平面圖、工程概況牌、安全生產牌、文明施工牌、揚塵污染防治責任牌、管理人員名單及監督電話牌等。
(3)出入口是否有規范的車輛沖洗設施及配套的排水、泥漿沉淀設施,進出車輛是否沖洗干凈。
(4)圍擋是否齊全:施工工地四周設置硬質圍擋,主要路段不低于2.5米,一般路段不低于1.8米。
(5)內部道路是否硬化:場內主要道路用混凝土或瀝青混凝土硬化,并在道路兩側設置排水溝和霧狀噴淋裝置,噴頭水平間隔不大于5m;內部道路無積水積泥,有專人清掃、灑水作業,保持路面不起塵。
(6)施工作業區:土石方開挖是否濕法作業;噴錨是否采用濕噴;是否配備移動式霧炮;工地有無集中鋼筋加工區、焊接區域,焊接煙氣是否收集處理。
(7)未作業面:未作業面堆放裸土是否苫蓋,棄土是否及時清運。
(8)現場管理:現場有無攪拌混凝土、砂漿和使用袋裝水泥的情況;施工現場有無露天切割石材;施工現場內易飛揚的細顆粒建筑材料是否密閉存放。
(9)機動車:施工現場非道路移動機械是否統一進行編碼登記;施工現場物料運輸車是否滿足國四及以上的排放要求;禁止使用高排農用車、改裝車。
責任單位:各鄉鎮、街道、園區,區住建局、區城管執法局按照職責分工。
區住建局責任人:馬春龍
區城管執法局責任人:沈樹輝
3.堆場裸地揚塵
現有裸地、堆場應按要求在10月底前完成整改。若巡查發現新增臨時堆場,應核實是否經行業主管部門批準,核查是否按照相關要求落實抑塵措施;巡查發現新增有作業活動的裸地立即要求相關責任單位、責任人限期整改。
責任單位:各鄉鎮、街道、園區,區城管執法局
區城管執法局責任人:沈樹輝
(二)控煤
區城管執法局在日常檢查中重點對餐飲單位等經營性小煤爐散燒行為進行檢查,發現一起取締一起;區市場監管局重點對禁燃區內生產、銷售散煤的商戶進行檢查,每季度至少開展一次專項執法行動,對發現的禁燃區內生產、銷售散煤的現象發現一起查處一起,堅決取締;交警部門在日常路檢路查時加大對運輸散煤車輛的重點檢查力度,查扣區外運輸散煤進入禁燃區車輛,嚴防區外散煤流入;各鄉鎮(街道)加大散煤禁運、禁售、禁燃的宣傳力度,引導居民使用清潔能源。
責任單位:各鄉鎮、街道、園區,區城管執法局、區市場監管局、交警大通大隊按照職責分工。
區城管執法局責任人:沈樹輝
區市場監管局責任人:程龍瑞
交警大通大隊責任人:鮑春
(三)控氣
1.工業企業
工業企業重點檢查有組織排放治理情況、無組織排放治理情況、運輸車輛治理情況。
(1)有組織排放治理督查檢查要點
有在線監測企業:在線監測數據是否穩定達標。各企業在線監測設備上設置的有排放標準,檢查時可以調取數據進行比對。
無在線監測企業:重點看企業是否落實治理要求,檢查環評文件、企業環保處理設施運行情況和自行監測報告等。
(2)無組織排放治理督查檢查要點
無組織排放治理的根本措施就是減少物料與空氣直接接觸,并對廢氣做到“能收盡收”。重點查看企業物料儲存、物料輸送、工藝過程等環節,需要弄清無組織排放控制措施和無組織產生環節有哪些。涉VOC企業還應關注集氣罩設置是否規范,車間門窗等是否封閉,是否違規設置排氣扇、抽風機等設施,治污設施運行是否正常。
(3)車輛檢查要點
運輸車輛及非道路移動機械應符合排放要求,運輸渣土、砂石、水泥、粉煤灰、爐渣等易產生揚塵物料的車輛出廠必須沖洗車身、底盤、輪胎不得有污物,沖洗平臺應符合規范要求,物料運輸通道路面做好保潔。
責任單位:各鄉鎮、街道、園區,區經信局,大通生態環境分局,大通環境保護執法大隊
區經信局責任人:茆詩煌
大通生態環境分局責任人:程艷俠
大通環境保護執法大隊責任人:張友春
2.加油站
每季度開展一輪加油站油氣回收專項檢查,保證每家加油站每年抽查2次。監督檢查重點應關注以下方面:查看油罐卸油區是否有油氣回收專用接口;檢查油槍是否有密閉膠圈,膠圈有無破損或密閉不嚴;成品油儲罐是否安裝呼吸閥;檢查相關臺賬記錄,包括油品種類及周轉量、油氣回收系統監測報告、卸油時間及卸油量等,重點檢查5-9月9:00-17:00日間高溫時段有無卸油作業;年銷售汽油5000噸以上加油站還應該安裝油氣回收在線監測系統。
責任單位:各鄉鎮、街道、園區,區商促局
區商促局責任人:劉樹兵
(四)控車
1.非道路移動機械
非道路移動機械執法檢查中應重點關注非道路移動機械的編碼登記落實情況、污染物排放情況(尤其是“冒黑煙”情況)。若發現非道路移動機械排放不合格,需依法對非道路移動機械進行處置。
責任單位:各鄉鎮、街道、園區,交警大通大隊,大通環境保護執法大隊
交警大通大隊責任人:鮑春
大通環境保護執法大隊責任人:張友春
1. 重型柴油貨車治理
機動車特別是重型柴油貨車檢查要采取卡點盤查和路面巡查相結合的方式,要重點檢查車輛排放信息、車用尿素投加使用情況,嚴查老舊報廢車、無證無照等車輛,已達到報廢標準或無牌無證的車輛一律給予查扣,報車管所辦理相關注銷手續。
責任單位:交警大通大隊
交警大通大隊責任人:鮑春
2.非道路移動機械
非道路移動機械執法檢查中應重點關注非道路移動機械的編碼登記落實情況、污染物排放情況(尤其是“冒黑煙”情況)。若發現非道路移動機械排放不合格,需依法對非道路移動機械進行處置。
責任單位:各鄉鎮、街道、園區,交警大通大隊,大通環境保護執法大隊
交警大通大隊責任人:鮑春
大通環境保護執法大隊責任人:張友春
(五)控燒
1.餐飲油煙治理
站點周邊餐飲油煙源主要集中在環鐵路、居慶路、國慶路附近區域。對于餐飲店所有食品制作,應全部進店,灶臺上方應安裝規范集氣罩,集氣罩罩口投影面應大于灶臺面,安裝規范餐飲油煙凈化器,餐飲油煙排放濃度應低于2mg/m³,餐飲店應對排氣系統和油煙凈化設施定期維護保養,并做好清洗和更換維修記錄。鼓勵餐飲服務單位委托專業機構對油煙凈化設施進行清洗維護。
責任單位:區城管執法局
區城管執法局責任人:沈樹輝
2.秸稈禁燒
常態化開展全年禁燒工作,在秸稈焚燒多發季節,重點檢查各村、社區巡查情況,監控點、流動哨設置情況,包保到戶、“四離一集中”等工作落實情況,以及有無焚燒痕跡。
責任單位:各鄉鎮、街道、園區,各巡查、包保單位
五、應急管控要求
(一)空氣質量數據異常應急響應
大通區24小時盯控空氣質量數據,當發現空氣質量數據異常或收到市大氣辦高值提醒時,數據值班人員應第一時間根據當時風速、風向及污染物情況對站點周邊進行排查,第一時間反饋排查結果。
(二)不同污染條件下的應急管控措施
1.PM2.5輕、中度污染時段的管控
當出現高濕、靜穩等不利氣象條件,區法院站點PM2.5預計可能或已經大于75ug/m³、小于150ug/m³時,采取以下措施,減少污染源排放:
(1)持續關注生產企業在線監控數據波動,加大轄區內企業巡排查力度,確保企業環保處理設施正常穩定運行。
(2)加大站點周邊餐飲店的巡排查力度,確保餐飲店環保處理設施正常穩定運行。
(3)站點周邊的涉氣企業的涉氣工段暫時停產或減產,減少污染物排放。
(4)道路保潔以濕掃、機掃為主,減少灑水作業頻次,避免濕度上升造成污染物二次轉化。
(5)交警部門加強站點周邊機動車路檢路查,嚴禁高污染車輛違規行駛。
2.PM10輕、中度污染時段的管控
當出現大風天氣等特殊氣象條件,區法院站點PM10預計可能或已經大于150ug/m³、小于350ug/m³時,應當采取以下應急管控措施,減少揚塵污染:
(1)根據當時的風向,站點上風向工地應停止進行拆遷作業、土方開挖及回填、建筑垃圾轉運、樓體外墻作業、室外切割(打磨)、道路破拆等產生揚塵污染的施工作業,霧炮、噴淋系統不間斷開啟,加強內部道路灑水降塵等抑塵工作;當風力大于四級時,全區所有施工工地應停止施工,做好物料苫蓋等抑塵工作。
(2)根據當時風向,站點上風向道路應進行重點灑水、霧炮作業,避免產生道路揚塵。
(3)站點周邊各堆場、裸地、停車場等易產生揚塵區域,做好物料苫蓋及灑水降塵等工作。
3.臭氧污染時段的管控
當天氣預報出現高溫晴熱天氣時,應提前采取臭氧應急管控
措施,減少臭氧生成:
(1)按照《淮南市2022年臭氧污染應急管控方案》文件要求,涉揮發性有機物(VOCs)、氮氧化物(NOx)排放企業應根據《淮南市重點行業績效分級實施意見》績效分級結果,嚴格按照淮南市工業企業臭氧污染防治應急管控標準,執行限產、減排措施,調整生產時間,實施差異化管控措施,同時加大涉氣企業執法檢查。
(2)日間高溫時段(7:00-18:00),全面停止建筑工地室外噴涂、粉刷等排放揮發性有機物的施工作業,停止市政設施和道橋防腐維護作業、大型商業建筑裝修、外立面改造、防水作業、道路瀝青鋪設、人行道護欄、道路交通隔離欄、道路標線和標識以及廣告等的涂裝或翻新作業(應急搶險工程除外)。
(3)各類施工工地(含各類房屋修建、建筑拆除、道路施工等)在夜間0:00-8:00禁止使用各類非道路移動機械(新能源和緊急搶修、民生保障工程作業機械除外)。
(4)建筑垃圾(含工程渣土)運輸車輛、預拌混凝土運輸車輛、瀝青混合料拌和車(國Ⅴ及以上排放標準車輛和新能源車除外)0:00-8:00禁止通行(緊急搶修、民生保障工程車輛除外)。
(5)建材、化工、煤礦、電廠等涉及大宗物料運輸的重點用車企業以及港口碼頭應調整物料運輸方案,減少夜間物料運輸,盡量在日間進行。
(6)加油站日間7:00-18:00高溫時段禁止卸油作業。
(7)日間7:00-17:00高溫時段停止城市行道樹、公園景觀綠化、綠地草坪的修剪(修整)、施肥及噴灑農藥作業。
(8)增加中心城區城市道路灑水、霧炮作業頻次(避開早晚高峰作業),10:00-18:00進行循環作業。
(9)嚴格落實秸稈禁燒工作。
(三)重污染應急管控措施
制定重污染天氣應急預案,制定重污染應急減排清單,啟動重污染天氣應急預案時,組織巡查專班對各企業的應急響應落實情況進行排查,確保企業落實各類減排措施。
六、保障措施
(一)組織領導保障
在進一步落實“五控”污染防治領導責任制,強化“五控”組分管領導的領導指揮作用;充分發揮區大氣辦統一指導大氣污染防治工作的作用,協調“五控”各小組及各部門的工作配合。區委、區政府主要領導定期組織召開大氣污染防治工作調度會議,專題推進相關工作落實。
(二)機制保障
逐步建立健全監督、考核、獎懲機制。做到污染問題第一時間有人接受、有人處置。強化監督幫扶,落實“巡查(排查)、交辦(上報)、整改(查處)、督查(調度)、驗收(銷號)、‘回頭看’”的整改工作閉環機制。嚴格落實黨政同責、一崗雙責,加強部門聯動,做到“管行業必須管環保、管發展必須管環保、管生產必須管環保”,形成齊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三)人員保障
1.大氣辦人員
安排專職人員負責大氣污染防治日常工作,主要負責接收交辦問題、數據盯控、現場巡查等。
接收交辦問題:接收市大氣辦數據調度指令、協調有關部門按照調度指令落實相關工作;接收市大氣辦交辦問題,及時進行現場處置;跟蹤問題整改進程、及時進行指令落實情況反饋、問題整改情況反饋。
數據盯控:負責24小時盯控區法院站及微站數據的日常盯控、空氣質量形勢研判,當市控站及微站空氣質量數據出現高值時,及時聯系巡查人員進行現場處置。
現場巡查:負責對數據高值進行排查、督促問題落實整改。
2.網格化及包保人員
根據全區大氣污染防治工作要求,各責任單位、各鄉鎮(街道/園區)、社區(村組),均應安排專人負責大氣污染防治相關工作,每項工作在每一級、每個部門均能落實到個人,每項工作有專人跟進、專人落實,確保大氣污染防治工作順利推進。
(四)方案落實
治理方案中所列各項工作任務,全區各單位應嚴格落實各項工作要求和工作完成時間點,在每項工作任務完成時間節點后5日內將排查及整治結果上報區大氣辦,區大氣辦將不定期對各項工作任務落實情況進行抽查,若逾期未上報排查及整治結果的,區大氣辦將對各責任單位進行通報。
因工作調整或職務變動的,由其繼任者履行職責,不再另行行文。
附錄:大通區污染源管控臺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