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細顆粒物(PM2.5)平均濃度、空氣質量優良天數比率、重污染天數比率、氮氧化物、揮發性有機物重點工程累計減排量、單位國內生產總值二氧化碳排放量完成省下達的年度目標。
二是按照省級統一安排部署,落實大氣污染聯防聯控機制、區域重污染天氣聯動應對等工作。
三是持續深入打好藍天保衛戰。落實全省大氣環境管理一體化智慧監管平臺統一要求。完成六安鋼鐵超低排放改造,啟動水泥行業超低排放改造。開展低效失效大氣污染治理設施排查整治。推進各類鍋爐、爐窯清潔能源替代,推動民用散煤“清零”。組織實施石化、化工、工業涂裝、包裝印刷等行業揮發性有機物全流程深度治理,持續開展重點行業揮發性有機物問題排查和綜合治理,全面實施低揮發性有機物含量原輔材料源頭替代。深入開展清潔柴油車(機)行動,加快淘汰國三及以下排放標準營運貨車,非道路移動機械環保編碼應登盡登。加強車用油品質量抽檢抽查和新生產、銷售機動車的環保達標監管,嚴查排放檢驗機構弄虛作假行為。修訂重污染天氣應急預案,完善排放源清單和重污染天氣應急減排清單,持續開展重點行業企業績效分級。積極穩妥做好秸稈禁燒管控。(支隊負責)實施餐飲油煙、噪聲擾民問題整治提升行動,開展惡臭異味和道路揚塵問題專項整治,推進寧靜小區建設。
四是積極應對氣候變化:積極參與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按照省級要求開展重點行業碳排放核查和全國碳市場數據質量監管工作。做好碳排放強度下降目標任務的分解、考核、預測預警等工作。編制市級溫室氣體排放清單,落實甲烷排放控制相關工作。落實全省“碳普惠”體系工作要求。探索開展轉型金融、綠色金融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