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貫徹落實《自治區住房城鄉建設廳關于印發全區住房城鄉建設系統2018年度大氣污染防治工作方案的通知》(桂建城〔2018〕29號)的工作部署,有效推進興寧區露天燒烤整治工作,實現市容環境長效管理,打贏藍天保衛戰,現根據《關于印發<2018年南寧市建成區露天燒烤集中整治實施方案>的通知》(南美麗市容發〔2018〕3號)結合我城區實際情況,特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工作目標
按照“屬地管理、部門聯動、疏堵結合、分類整治、標本兼治、長效治理”的原則,開展興寧區建成區露天燒烤集中整治專項行動,2018年10月底前全面取締造成污染的露天燒烤攤點,推行高效油煙凈化設施和環保無煙烤箱,使用燃氣、液化石油氣、電能等清潔能源,不得使用煤炭、重油、渣油、木柴等高污染燃料。出臺統一管理標準,規范露天燒烤管理,實現“合理布局、集中管控”。
二、整治時間
2018年9月1日至12月31日。
三、組織機構
成立興寧區露天燒烤專項整治工作領導小組。
組 長:符煜中 城區政府黨組成員、副處長級干部
副組長:莫軍寧 城區城市管理局局長
陳 寧 城區環境保護局局長
趙欣山 城區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局長
劉倫日 城區工商行政管理和質量技術監督局局長
肖 強 市公安局興寧分局副分局長
成 員:雷建國 城區城市管理局副局長
羅 仁 城區環境保護局副局長
金星厚 城區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副局長
丁 瑋 城區工商行政管理和質量技術監督局副局長
孫 新 朝陽街道辦事處主任
粟永浪 民生街道辦事處主任
羅 英 興東街道辦事處主任
徐 雄 興寧區城市管理綜合行政執法隊城管
監察大隊大隊長
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辦公室設在興寧區城管局,聯系電話3290720(兼傳真)。辦公室主任由莫軍寧同志兼任。
四、整治任務
(一)開展露天燒烤攤點排查
由各成員單位組織開展轄區范圍內露天燒烤全面排查,摸清轄區內露天燒烤點的主要集中區域,了解露天燒烤點使用爐具情況、油煙排放情況、是否存在違規占道經營、噪音擾民等情況。對于長期存在市民投訴的露天燒烤攤點要排查標注。
(二)開展集中清理整治行動
由各成員單位組織開展露天燒烤專項整治行動。針對排查中發現的問題,工商、食藥部門要加強對燒烤街、美食廣場和農貿市場內夜市等場所露天燒烤攤點的工商營業執照、衛生食品安全許可證件的督查;環保部門要加強對油煙污染防治措施的督查,督促經營戶使用符合環保標準的油煙凈化設施;城管部門要對違規流動占道類的燒烤攤點進行清理整治;公安部門負責對存在噪音擾民投訴的燒烤攤區開展整治工作。要采取聯合整治方式,務求整治成效。對無證經營、違規占道、露天制售、屢教不改、嚴重擾民且拒不配合執法、拒不使用環保爐具和油煙排放裝置的,要依法履行執法程序,堅決予以取締,依法沒收燒烤爐具、食品原料、折疊傘棚、桌椅板凳等。
(三)規范露天燒烤攤點管理
嚴格控制新增燒烤攤點審批,從2018年9月1日起,暫停露天燒烤攤點的審批,新增燒烤攤點必須進店經營。各成員單位要創新管理方式,按照《南寧市露天燒烤攤區設置管理規范(試行)》的要求,規范已經批準的露天燒烤攤點的管理,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違規露天燒烤食品。
五、整治步驟
(一)摸底排查階段。2018年9月1日至9月20日,各街道辦開展轄區范圍內露天燒烤分布情況全面,摸底排查。城管局研究制定露天燒烤整治方案,明確整治部門、整治要求和完成時限。
(二)集中整治階段。9月21日至10月20日,各成員單位按要求開展露天燒烤專項整治行動,對違規攤點要堅決取締。全面推廣高效油煙凈化設施和環保無煙烤箱,使用燃氣、液化石油氣、電能等清潔能源,不得使用煤炭、重油、渣油、木柴等高污染燃料。
(三)鞏固提升階段。10月21日至10月31日,保持集中整治勢頭不減,拾遺不漏,建立整治常態機制并落實人員經費,做好隊伍不撤、人員不減,規范創新露天燒烤經營區域監管,持續改善設備設施,城市建成區內油煙排放達到合格標準,城市環境煥然一新。
(四)長效管理階段。11月1日至12月31日,按照長效機制集中規范管理露天燒烤攤區,形成露天燒烤攤區規范環保經營新格局,防止違規占道、油煙直排污染、噪音擾民等問題死灰復燃。
六、工作要求
(一)明確責任,加強組織。各成員單位作為整治工作責任主體,要明確各相關單位任務分工,厘清職責權限,層層壓實責任,加強各單位部門配合、通力合作、形成合力,使興寧區露天燒烤整治工作取得實實在在的效果,發生實實在在的變化。
(二)建章立制,長效管理。堅持嚴格執法與服務管理并重,在嚴厲查處各種違反城市管理法規和規章的行為的同時,注意總結經驗,建立長效管理機制,各成員單位要堅持“標本兼治,重在治本”的方針,建立和完善城市管理快速反應機制和部門聯動機制,高水平制定相應的工作制度與實施細則,使城市露天燒烤整治管理工作制度化、規范化、常態化。
(三)加大宣傳,廣泛動員。要充分發揮媒體的作用,主動與宣傳部門對接,加大宣傳力度,營造宣傳氛圍,使本次整治行動深入人心、家喻戶曉,得到市民的支持和理解。堅持群眾與專業相結合,充分發動群眾,調動社會各方面力量,深入開展大氣污染防治行動,形成齊抓共管、人人動手的工作格局。
(四)加大投入,保障到位。各成員單位要落實整治整改工作經費,強化經費保障措施,拓寬經費來源渠道,確保經費到位、人員到位、時間到位、責任到位、措施到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