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工作目標
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安全生產和火災防控重要論述和指示批示精神,以宜城街道、新街街道前期試點工作為基礎,在全市范圍內組織開展餐飲場所油煙管道專項整治工作,全面排查安全隱患,堅決防范遏制亡人火災事故發生,不斷提升消防安全管理水平。
二、整治范圍
全市有油煙管道的餐飲場所、工業企業食堂、機關單位食堂,重點突出大型商業綜合體、賓館飯店、“九小”餐飲場所等人員密集場所。
三、整治要求
1、油煙管道材質:油煙管道應選用耐高溫、耐腐蝕的材料,如不銹鋼或耐酸堿材料。
2、油煙管道連接方式和布置:油煙管道的連接應采用焊接或密封連接,確保無泄漏。油煙管道應盡量直線布置,減少彎頭和轉角,以降低阻力和油煙積聚,布置橫管和豎管應在連接處設置可拆卸口,方便后置清洗。
3、油煙管道清洗要求: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消防法》《人員密集場所消防安全管理》《江蘇省消防條例》《江蘇省高層建筑消防安全管理規定》及其他有關規定,餐飲場所的經營者應當對排油煙設施每季度至少清洗1次,燒烤、烤肉等炭烤類場所的油煙管道宜每2個月至少清洗1次,具體清洗標準為:
(1)集煙罩清洗自檢驗收標準:集煙罩表面無油垢油膜;集油槽內無殘余油垢;集煙罩排風口處干凈整潔;清洗工作后灶臺無污物;無因清洗工作不慎造成的爐膛、灶面設施損壞或影響使用的情況。
(2)擋火濾油箅子、運水風輪清洗自檢驗收標準:擋火濾油箅子、運水風輪內外表面無油垢油膜;懸掛后無外溢液體和油狀物;運水風輪運轉正常。
(3)排油煙管道自檢驗收標準:管道內表面除接縫處和鉚釘密集處外應無油垢;用平鏟平推15CM,鏟面無明顯油污;管道接縫處或打密封膠處允許留有3CM-5CM的油垢帶,避免由于清洗破壞管道密封性;清洗完畢后,管道接縫處應無明顯漏油現象;帶消音處理的管道內壁無液體油污和黏稠狀厚油垢即為合格;樓頂管道出風口處無黑色厚油垢。
(4)排油煙風機清洗自檢驗收標準:清洗后的風機機箱四壁及可觸及到的區域無油垢油污;具備清洗條件的機殼底部表面無油垢;風機四周連接處的漏油(如有)應處理干凈。
(5)油煙凈化器自檢驗收標準:凈化器極板及四壁沒有油垢;可拆卸擋油網網面發亮,恢復原有通透性;不可拆卸擋油網經處理后應基本恢復原有通透性;凈化器線路連接正常,凈化器極板保持平行,行間距一致,工作指示燈正常。
(6)光解凈化裝置清洗自檢驗收標準:光解管表面和光解管框上無油垢,表面清潔;擋光、擋火濾油箅子安裝正確無漏光;光解管發光工作正常,光解管框呈水平狀態。
(7)防火閥清洗自檢驗收標準:防火閥表面除技術死角外整體光潔,無油垢;防火閥擋火板呈水平角度時無明顯風阻;防火閥門及相關部件無物理性損壞。
四、職責分工
市消防救援大隊牽頭,市商務局、市公安局、市市場監管局、市機關事務管理局、市行政審批局、市生態環境局、市住建局等相關部門協管,各屬地鄉鎮(街道)具體負責(各部門、各屬地板塊、市屬國有企業對內部食堂的油煙管道及工業企業食堂的油煙管道參照執行)。
市消防救援大隊負責二級消防安全重點單位中餐飲場所的油煙管道治理。
市商務局負責督促指導商業綜合體運營管理方,對綜合體內的餐飲經營場所加強管理,嚴格落實每季度至少清洗1次集煙罩、排油煙管道、水平或垂直布置的集中公共油煙管井等設施。指導市餐飲行業協會開展餐飲行業自律,引導餐飲服務業經營者落實安全生產主體責任。
市公安局負責三級消防安全重點單位中餐飲場所的油煙管道治理。
各屬地板塊負責除二三級重點單位以外的其余餐飲場所的油煙管道治理。
市行政審批局在下發行政許可前,要提醒經營負責人做好油煙管道定期保養、清洗維護等工作。
市市場監管局在審批食品許可證時,要提醒經營負責人做好油煙管道定期保養、清洗維護等工作。
市生態環境局要確保各餐飲場所均安裝凈化設備且凈化設備型號合規、規格達標。
市住建局負責指導屬地板塊做好既有建筑裝飾裝修工程的管理工作,做好涉及餐飲功能的特殊裝修工程的消防審查和驗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