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偷偷亚洲男人本色,久久综合狠狠色综合伊人,香蕉视频在线观看亚洲,2014av天堂影音先锋,99re6在线视频精品免费下载

環保政策

當前位置:主頁 > 新聞資訊 > 環保政策 >

趙縣2018年大氣污染綜合治理工作方案

作者: admin 時間:2019-01-24 來源:未知
摘要: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關于大氣污染治理工作的重要指示和安排部署,深入推進大氣污染綜合治理,堅決打贏藍天保衛戰,根據《河北省關于強力推進大氣污染綜合治理的意見》(冀發〔2017〕7號)、《河北省2018年大氣污染綜合治理工作方案》、《石家莊市關于強力推進大氣污染綜合治理的實施意見》(石發〔2017〕15號)、《石家莊市環境空氣質量排名進位總體方案》(石字〔2017〕59號)和《石家莊市2018年大氣污染綜合治理工作方案》(石政發〔2018〕11號)的有關要求,制定本方案。 一、...

  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關于大氣污染治理工作的重要指示和安排部署,深入推進大氣污染綜合治理,堅決打贏“藍天保衛戰”,根據《河北省關于強力推進大氣污染綜合治理的意見》(冀發〔2017〕7號)、《河北省2018年大氣污染綜合治理工作方案》、《石家莊市關于強力推進大氣污染綜合治理的實施意見》(石發〔2017〕15號)、《石家莊市環境空氣質量排名進位總體方案》(石字〔2017〕59號)和《石家莊市2018年大氣污染綜合治理工作方案》(石政發〔2018〕11號)的有關要求,制定本方案。
 
  一、總體要求
 
  (一)工作目標
 
  2018年,細顆粒物(PM2.5)年均濃度較2017年下降22.1%,細顆粒物(PM2.5)年均濃度達到74微克/立方米;優良天數比例達到43%以上。主要污染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量分別比2017年削減150噸和100噸。
 
  (二)工作思路
 
  以改善空氣質量為核心,針對問題,瞄準目標,精準施策,深入推進實施“1+22”方案,以農村散煤、燃煤鍋爐、工業污染源、揚塵、機動車尾氣等治理為著力點,進一步強化攻堅措施,持續開展專項整治,健全完善監測監控體系,加強基層環保能力建設,強化執法檢查,完善通報排名、考核獎懲、約談問責機制,推進全縣空氣質量持續改善。
 
  (三)進位要求
 
  按照市要求研究制定2018年我縣退出全省空氣質量排名后二十工作方案,進一步明確任務分工,壓實責任,全力以赴做好大氣污染防治各項工作,堅決打贏“藍天保衛戰”,確保完成市下達的PM2.5任務,實現退出全省空氣質量排名后二十目標。
 
  二、工作措施
 
  (一)加強燃煤污染綜合治理
 
  1.積極推進清潔取暖。突出重點區域,科學合理布局,堅持宜電則電、電代優先,2018年完成電代煤5522戶;宜氣則氣,以氣定量,完成縣城建成區剩余5819戶分散式取暖氣代煤任務,其他農村地區按省市下達任務指標實施氣代煤工程,最大限度提高農村清潔采暖比例。4月底前完成對計劃實施清潔取暖村戶的全面排查統計,逐戶建檔立卡,建立清單,明確替代方式和時序進度,10月15日前完成有關替代工程。〔縣住建局牽頭,縣發改局、縣供電公司配合,相關鄉鎮(辦事處)政府負責〕全面加強“氣代煤”“電代煤”工作質量、安全、運行全過程監管,11月10日前完成驗收工作。〔縣住建局牽頭,相關鄉鎮(辦事處)政府負責〕
 
  因地制宜,積極推進光熱能、生物質氣等可再生能源取暖方式,實施光伏+電代煤取暖試點示范工程建設。〔縣住建局、縣發改局牽頭,縣農林牧業局配合,各鄉鎮(辦事處)政府負責〕在清潔取暖不能覆蓋的區域或工程未完成、不具備通氣條件的地區,實施潔凈煤托底政策,健全潔凈煤供應保障體系。〔縣發改局牽頭,各鄉鎮(辦事處)政府負責〕
 
  2.推進集中供暖和農業生產清潔燃燒改造。縣城集中供暖和清潔供暖率達到90%以上;〔縣住建局牽頭,相關鄉鎮政府負責〕農業設施生產單位清潔燃燒改造完成80%。〔縣農林牧業局牽頭,各鄉鎮(辦事處)政府負責〕
 
  3.強化煤炭市場監管。嚴格煤炭質量檢驗標準,加強型煤、洗精煤生產企業產品質量監督抽查,生產企業抽查覆蓋率達到100%。〔縣質監局牽頭,各鄉鎮(辦事處)政府負責〕在趙元路—308國道交口、新南路—308國道交口設立兩個聯合執法檢查站,對進入我縣散煤實施質量檢查,卡口管控。〔縣質監局牽頭,縣交警大隊、縣交通局配合〕加強散煤治理檢驗,散煤煤質抽檢覆蓋率始終保持100%。〔縣市場監管局、縣環保局牽頭,各鄉鎮(辦事處)政府負責〕嚴管劣質散煤流通銷售,嚴格管控散煤銷售網點;凡是銷售劣質散煤的網點,一律關停取締。〔縣市場監管局牽頭,各鄉鎮(辦事處)政府負責〕在“禁燃區”和完成“電代煤”“氣代煤”工程區域,一律嚴禁散煤銷售。〔縣市場監管局牽頭,縣發改局配合,各鄉鎮(辦事處)政府負責〕堅決取締非法網點,加強對互聯網售煤網站監管,防止網上銷售的劣質散煤流入縣域內。〔縣市場監管局負責〕加大農村散煤管控力度,縣級層面組建專門巡查隊伍,在鄉鎮(辦事處)轄區內各村出入口設卡,安排巡查人員,佩戴統一標識,上崗巡查,嚴禁散煤流動銷售車輛入村銷售。〔縣市場監管局牽頭,各鄉鎮(辦事處)政府負責〕全力做好散煤回收工作,制定全縣散煤回收工作方案,抓緊開展回收工作,重點做好城區的散煤清零。各鄉鎮(辦事處)政府負責做好轄區內散煤回收工作,確保10月底前完成全縣劣質散煤回收清零。同時要加大日常監管和巡查力度,對發現的散煤,及時進行回收和處置,實現全年散煤動態清零目標。〔縣發改局牽頭,縣環保局、縣市場監管局、縣財政局、縣質監局配合,各鄉鎮(辦事處)政府負責〕
 
  4.深化燃煤鍋爐治理。結合污染源大排查,完善和細化燃煤鍋爐管理臺賬,對列入臺賬、已淘汰的燃煤鍋爐進行認真核查,嚴防反彈。建立2018年燃煤鍋爐治理清單,以天然氣、電力保供能力確定燃煤鍋爐改氣、改電的數量;10月底前,淘汰35蒸噸/小時及以下燃煤鍋爐以及茶爐大灶、經營性小煤爐,實現全縣范圍35蒸噸/小時及以下燃煤鍋爐“清零”。除層燃爐、拋煤機爐外,其他65蒸噸/小時以上燃煤鍋爐完成超低排放提升改造。煤改氣鍋爐同步實施低氮燃燒改造。〔縣環保局牽頭,縣發改局、縣工信局、縣住建局、縣質監局、縣農林牧業局配合,各鄉鎮(辦事處)政府,經濟開發區管委會負責〕
 
  5.開展殯葬火化爐和焚燒爐專項治理。對縣殯儀館的火化爐和焚燒爐使用及排放情況開展集中排查,對未安裝環保設備、排放不達標的火化爐和焚燒爐,安裝符合技術標準的尾氣處理設備或更換環保型爐具,嚴禁煙氣直排。10月底前,完成縣殯儀館的3臺火化爐、焚燒爐完成改造或更換,煙氣排放達到《火葬場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GBl3801—2015)。〔縣民政局負責〕
 
  6.削減煤炭消費總量。采取綜合減煤措施,2018年年底前,實現全縣煤炭消耗量凈減4萬噸。對新增耗煤項目嚴格實施減量替代,實行清單式管理,堅持信息公開,做到可核查、可統計。促進煤炭清潔高效利用,提升清潔能源比重。〔縣發改局牽頭,縣統計局、縣工信局、縣環保局、縣住建局、縣農林牧業局配合,各鄉鎮(辦事處)政府,經濟開發區管委會負責〕
 
  7.做好清潔能源供應保障。建設完善電力輸配、天然氣等基礎設施,依托北王里220千伏變電站和趙縣220千伏變電站,加快城鄉電網改造,增強供電可靠性。投資4300多萬元啟動趙縣城東110千伏輸變電工程建設。完善天然氣集輸干線和城區供氣支線網絡,推進管道氣向村鎮延伸覆蓋。縣城建成區的儲氣調峰設施,力爭建成不少于600立方米(水容積)LNG儲氣調峰設施。加緊謀劃實施趙縣亞太天然氣有限公司儲氣庫建設,加快推進河北晴川燃氣貿易有限公司LNG、CNG綜合性儲備庫項目建設。〔縣發改局牽頭,縣住建局、縣供電公司配合,有關鄉鎮(辦事處)政府負責〕
 
  (二)加強工業污染綜合治理
 
  8.深化“散亂污”企業治理。深化“散亂污”集中整治專項行動,對已整治的“散亂污”企業完成“回頭看”,防止死灰復燃,虛假整改。加大排查和檢查力度,對新發現的用地、審批、環保手續不全,并難以通過改造達標的污染企業,4月底前堅決予以關停取締;對可以改造提升的企業,9月底前實施達標改造;對整合搬遷類“散亂污”企業逐一制定搬遷計劃加快工作進度。10月底前,全部完成取締、改造和搬遷任務,實現“散亂污”企業動態清零目標。〔縣環保局牽頭,縣工信局配合,各鄉鎮(辦事處)政府,經濟開發區管委會負責〕
 
  9.全力優化產業結構。嚴格按照《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2011年本)》(2013年修訂)和《石家莊市產業發展鼓勵和禁限指導意見》規定要求,進一步做好我縣產業結構調整,研究制定重污染、高排放、高能耗企業退出方案。〔縣發改局牽頭,相關鄉鎮、(辦事處)政府,經濟開發區管委會負責〕
 
  10.促進工業企業全面達標排放和超低排放改造。全面深入實施達標排放治理改造,制定大氣污染物超低排放改造提升實施方案,逐一建立項目清單,10月底前完成年度項目超低排放升級改造和有色煙羽(“冒白煙”)治理任務,污染排放大幅度減少,實現污染治理水平和市場競爭力顯著提升。化工、有色(不含氧化鋁)等行業企業及使用鍋爐,按要求執行特別排放限值。推進工業企業污染防治全過程監管,2018年實現全縣重點行業工業排污24小時自動監控全覆蓋。〔縣環保局牽頭,各鄉鎮(辦事處)政府,經濟開發區管委會負責〕2018年年底前,完成火電、水泥等行業電路改造工程。〔縣環保局牽頭,縣供電公司配合,有關鄉鎮(辦事處)政府,經濟開發區管委會負責〕
 
  11.開展燃煤電廠深度治理。實施電力行業去產能,關停污染嚴重的煤電機組。持續增加清潔能源供應,實行發電指標市場化交易。〔縣發改局、縣環保局負責〕積極推進消除有色煙羽(“冒白煙”)工作。配合省、市開展試點工作,推動燃煤鍋爐煙氣“脫白”工作。開展電力行業深度減排專項行動,在原有燃煤機組超低排放基礎上,進一步優化運行管理,提高治理設施去除效率,實施電廠有色煙羽(“冒白煙”)深度治理。對具備深度減排改造條件的燃煤機組,2年內完成改造任務。〔縣環保局牽頭,各鄉鎮(辦事處)政府,經濟開發區管委會負責〕
 
  12.深化揮發性有機物全面治理。結合污染源大排查,將全縣所有涉VOCs排放的工業企業全部納入清單式管理,4月底前全部進行達標整治,6月底前安裝VOCs在線監控設備或超標報警裝置,實現自動在線監控。
 
  推進醫藥制造、有機化工、木材加工、家具制造、表面涂裝、包裝印刷等重點行業VOCs深化治理工作。對處理設施簡單、技術落后,不能滿足排放要求的企業進行深度治理。加強無組織廢氣收集處理,推動制藥、化工行業參照石化行業設備與管線泄漏檢測與修復(LDAR)管理制度,定期檢測并修復泄漏超標點位。加大縣城建成區飯店餐飲、服裝干洗、建筑裝飾等生活源和加油站、儲油庫、油罐車等油氣源的VOCs綜合整治。〔縣環保局牽頭,縣工信局、縣住建局、縣商務局、縣交通局配合,各鄉鎮(辦事處)政府,經濟開發區管委會負責〕
 
  13.實施汽修噴漆行業污染整治。強化汽修噴漆行業監管,組織開展拉網式摸底排查,建立汽修噴漆企業管理臺帳,規范噴漆作業,嚴格環保要求,加強廢氣收集和處置,確保達標排放。6月底前,全縣含噴漆作業的汽修企業全部安裝室內噴烤漆設備,并配備廢氣處理設施。全面取消露天噴漆作業,依法關停取締無證、無環保手續、無環保治理設施和設施處理效率低下、不能達標排放的汽修企業。〔縣環保局牽頭,各鄉鎮(辦事處)政府負責〕
 
  14.開展惡臭氣體專項治理。對重點工業企業、工業污水處理廠和其他惡臭氣體污染源進行全面排查,明確治理提升時限、治理提升方式和執行標準等管理要求,實行“一源一策”臺賬式管理,建立污染源排放清單和治理檔案。加強工業企業惡臭氣體排放設施的源頭密閉管控,對重點部位加裝收集處理裝置,防止跑冒滴漏。對含高濃度揮發性有機物的母液和廢水采用密封管道收集,對產生惡臭污水處理單元和污水處理設施進行全過程密閉,并進行廢氣收集和有效處置,重點加強VOCs行業、醫療制劑和危廢類企業、垃圾轉運站、公共廁所等行業和領域的惡臭氣體治理,確保達標排放。〔縣環保局牽頭,縣住建局、有關鄉鎮(辦事處)政府,經濟開發區管委會負責〕
 
  (三)加快交通運輸領域污染綜合治理
 
  15.優化交通運輸結構。提高交通管理水平,建立智能交通管理系統。禁止國一、國二標準車輛進入縣城主城區。〔縣交警大隊牽頭,縣環保局配合〕鼓勵發展清潔貨運,嚴格市場準入,對環保排放不達標的重型貨運車輛不予辦理道路運輸證。〔縣交通局牽頭,縣環保局配合〕2018年8月底前,完成重型柴油車、過境柴油車繞行通道設立及相關保障支撐。〔縣交通局、縣交警大隊負責〕加快推進西外環北延工程建設,確保8月底前竣工通車;加快北環路輔道等繞城公路建設,力爭早日竣工通車。〔縣交通局負責〕嚴格落實“一超四罰”,加大對重型貨車超載超限的執法檢查力度,降低重型柴油貨車使用強度。〔縣交警大隊、縣交通局負責〕
 
  16.強化機動車尾氣治理。2018年1月1日起,輕型柴油車實施國五標準;重型柴油車繼續實施國五標準。〔縣環保局負責〕完成市政府下達的289輛老舊機動車淘汰任務。〔縣交警大隊負責〕嚴格機動車環保定期檢驗管理,抽查機動車檢測機構50%以上。〔縣環保局負責〕按照省、市要求做好機動車污染監管網絡平臺建設,實現遙感監測設備和國家、省市聯網。〔縣環保局牽頭,縣交警大隊、縣交通局配合〕完善環保、公安聯動機制,對上路行駛的超標排放機動車實行“環保取證、公安處罰”,建立機動車排放違法聯合處罰和責任追究機制。〔縣交警大隊、縣環保局負責〕強化運輸企業環保治理主體責任,對運輸企業和用車大戶(有5輛以上重型柴油車)建立車輛排放控制檔案,加強排放達標執法檢查,對不合格的依法嚴懲。〔縣環保局牽頭,縣交通局配合,各鄉鎮(辦事處政)府負責〕在用燃油、燃汽的出租車定期更換三元催化器。〔縣交通局負責〕
 
  17.加強油品質量監管。加強對供應符合國六標準的車用汽、柴油的監管,禁止銷售普通柴油。2018年年底前,全縣范圍內高速公路、省道、國道沿線的加油站(點)必須銷售符合產品質量要求的車用尿素。〔縣商務局、縣市場監管局負責〕成品油經營站(點)抽檢覆蓋率達到100%。〔縣市場監管局負責〕嚴格油氣回收裝置使用監管,確保正常運行、達標排放。〔縣環保局負責〕
 
  18.加快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大力推廣新能源節能車使用,加快新能源節能車的充電樁建設。完善補貼資金使用辦法。明確優先領域,落實黨政機關帶頭使用新能源汽車、逐步擴大新能源汽車配備比例的要求。全縣更換的公務用車及出租車、新增及更換的公交車中新能源車比重逐步提高。推動新能源汽車在網約出租汽車行業的應用,鼓勵開展分時租賃,在充電基礎設施布局和建設方面給予扶持。在重污染天氣應急響應期間,可識別的新能源汽車不實行限行。〔縣工信局牽頭,縣財政局、縣發改局、縣交通局配合〕
 
  (四)加強揚塵和面源污染綜合防治
 
  19.深化建筑施工揚塵治理。建立建筑揚塵管理清單,對全縣建筑工地登記造冊并實行動態更新監管。強化施工揚塵屬地管理責任,嚴格按照“嚴管建筑施工揚塵十二條”標準加強工地管理,落實“六個百分百”,提高施工現場圍擋標準,全面實現施工現場區硬化和裸土覆蓋,實現建筑工地視頻監控和PM10在線監測全覆蓋并聯網,全縣建筑工地揚塵整治達標率達到100%,不達標工地一律停工整頓。加大檢查和處罰力度,對未落實揚塵防治措施的建筑工地和建筑公司、項目單位記入不良行為記錄,對未落實揚塵防治措施的建筑工地、相關責任單位和個人記入不良行為記錄,并公開曝光。〔縣住建局牽頭、縣環保局配合,各鄉鎮(辦事處)政府,經濟開發區管委會負責〕
 
  20.嚴管渣土運輸車輛。運輸渣土的建筑工地必須按要求配備沖洗設備,并對離開車輛進行沖洗。〔縣住建局牽頭,各鄉鎮(辦事處)政府負責〕渣土運輸車輛須安裝衛星定位系統,實行24小時線上監管。在城區內主要出入口、重要路段設立檢查點,嚴查渣土車運輸,對不符合要求上路行駛的,對駕駛員、車輛和所屬單位進行頂格處罰,并取消渣土運輸資格。〔縣住建局牽頭,縣交警大隊配合,各鄉鎮(辦事處)政府負責〕
 
  21.嚴控道路揚塵。2018年年底前,縣城城區道路機械化清掃率達到85%以上。〔縣住建局負責〕縣城出入口及周邊高速、國省道等重要干線公路路段清掃以機械化清掃為主、人工清掃為輔,達到路露本色、基本無浮土。〔縣住建局、縣交通局負責〕嚴查散料貨物運輸車輛遺撒,加大監控和打擊力度。〔縣交通局負責〕強化道路施工過程揚塵整治,按照“誰施工誰負責,誰主管誰監督”原則,對在建項目開展揚塵專項整治,實現達標率100%以上。〔縣住建局、縣交通局牽頭,各鄉鎮(辦事處)政府負責〕
 
  22.推進城鄉裸露地面復綠控塵。做好黃土裸露道路整治工作。全面進行摸排統計,6月底前完成重點區域、重點部位鋪裝覆蓋和綠化硬化,年底前全部完成。〔各鄉鎮(辦事處)政府,經濟開發區管委會負責〕主城區禁止出現黃土裸露,城郊接合部大力推進道路硬化工程,建立健全長效管理機制,實行環衛清掃全覆蓋,徹底根治小街小巷、縣城主要出入口、單位家屬院、小區及商場、學校、醫院周邊等重點區域環境衛生、垃圾清運、焚燒等問題。〔縣住建局、各相關部門負責〕按照“誰主管、誰監管,誰施工、誰負責”的要求,加強對城區交通、通訊、供熱、燃氣等線性工程施工揚塵管理。〔縣住建局牽頭,縣交通局配合,各相關部門負責〕對國省干道等穿城路段兩側裸露地實施綠化。〔縣交通局、縣住建局負責〕
 
  23.加強工業企業料場堆場管理。嚴格落實《河北省工業企業料堆場監督管理辦法》(冀工信科節〔2016〕457號)要求,工業企業建立料堆場管理制度和記錄臺賬,配備專(兼)職工作人員,實現企業料堆達標管控。按照《煤場、料場、渣場揚塵污染控制技術規范》(DB13/T2352-2016)中物料存儲要求,10月底前,全縣水泥、鑄造等重點行業工業企業料堆場全部完成料堆場達標建設,實現規范管理。〔縣工信局牽頭,各鄉鎮(辦事處)政府,經濟開發區管委會負責〕
 
  24.嚴控秸稈焚燒。健全禁燒責任體系和工作機制,落實縣、鄉、村屬地管理責任。禁止露天焚燒秸稈,建立秸稈焚燒高架紅外視頻監控系統,對重點涉農區域實現監控全覆蓋。對違反禁燒規定的一經發現嚴懲重罰,并對監管單位、監管責任人嚴肅問責。〔縣環保局牽頭,各鄉鎮(辦事處)政府負責〕秸稈綜合利用率達到96%以上。〔縣農林牧業局牽頭,各鄉鎮(辦事處)政府負責〕
 
  25.嚴控垃圾露天焚燒。嚴格落實屬地管理責任,禁止垃圾露天焚燒,加大執法檢查和打擊力度,推進縣城周邊和農村垃圾無害化處理及綜合利用。〔縣住建局牽頭,縣環保局、縣公安局配合,各鄉鎮(辦事處)政府、經濟開發區管委會負責〕2018年年底前全縣95%以上的村莊生活垃圾得到有效治理,完成非正規垃圾堆放點的排查,并分類采取整治措施,實現農村生活垃圾大清理,有效截斷垃圾焚燒隱患。〔縣住建局牽頭,各鄉鎮(辦事處)政府負責〕
 
  26.嚴控露天燒烤。縣城建成區全面禁止露天燒烤,建成區餐飲服務場所、室內燒烤必須安裝配備油煙凈化裝置,并確保正常運行。〔縣住建局牽頭,縣市場監管局、縣環保局負責〕
 
  27.擴大森林生態空間。完成人工造林面積8000畝,森林覆蓋率達到30.97%。〔縣農林牧業局負責〕
 
  28.禁限煙花爆竹銷售、燃放。制定的煙花爆竹禁限售、禁限放嚴控方案,明確煙花爆竹禁限售、禁限放要求。〔縣公安局、縣安監局牽頭,各鄉鎮(辦事處)政府,經濟開發區管委會負責〕
 
  29.嚴控城區降塵管理。縣城建成區平均降塵量控制在9噸/月·平方公里以內。〔縣環保局、縣住建局、縣交通局負責〕
 
  (五)完善監測監控體系建設
 
  30.建立大氣環境監管大數據平臺。按照省、市有關要求,全力配合建設大氣環境監管大數據平臺,并與省、市平臺互聯互通。2018年年底前,按照市要求完成大氣環境超級觀測站、智慧城市與大氣污染監管平臺等技術支撐體系建設,確保投入使用。利用第二次污染源普查數據,建立大氣污染源數據庫,探索運用大氣擴散模型,實行治理方案的“模擬推演”,實現污染治理的精準化。實施“雙在線”擴面,將涉及揮發性有機物等重點企業全部納入在線監控范圍。〔縣環保局負責〕
 
  31.加強覆蓋城鄉和企業監測網絡運行管理。依托鄉鎮空氣監測站,實行縣、鄉空氣質量監測全覆蓋。對大氣污染物重點排放企業全部建立在線自動監測系統,逐步實現空氣質量精細化管理。深化完善環境監測改革、提高環境監測數據質量,保證空氣質量自動監測站的安全、穩定運行,對人為干擾監測設施的違法行為嚴厲打擊,對不能保證監測設備安全穩定運行的嚴肅問責。加強技防手段,規范第三方運維,嚴厲打擊監測數據弄虛作假行為。〔縣環保局牽頭,各鄉鎮(辦事處)政府負責〕
 
  (六)科學有效應對重污染天氣
 
  32.提高預報預警精確度。完善空氣質量預報預警會商機制,提高整體預報預警水平。開展環境空氣質量預報人員培訓、預報準確率評估等工作,全面提高環境空氣質量預報預警能力。加強污染氣象條件和空氣污染監測、預報預警和評估能力建設,開展大氣環境外場觀測試驗,強化區域和環保氣象聯合會商研判,及時發布信息,提高重污染天氣預報預警的準確度,2018年具備發布空氣質量預報信息的能力。〔縣環保局、縣氣象局負責〕
 
  33.完善應急響應機制。按照生態環境部和省環保廳要求,結合區域污染源解析,科學修訂《重污染天氣應急預案》,完善重污染天氣應急響應工作方案。密切關注氣象條件變化,提前1至2天發布預警信息,規范啟動應急預案,分類實施減排措施,避免盲目啟動和采取“一刀切”式停限產。加強對預案啟動和重點區域、重點行業、重點企業減排措施落實情況的監督檢查,確保應急響應措施落實到位。〔縣環保局牽頭,各鄉鎮(辦事處)政府,經濟開發區管委會負責〕
 
  34.科學制定減排措施。結合縣大氣污染物排放清單,按照“一業一策”、“一廠一策”要求,科學制定應急減排措施,減排措施細化到企業、工地和生產工序、設備,確保可統計、可監測、可操作、可核查。9月底前,根據企業、產業變化,編制完成新版的重污染天氣應急減排措施清單。〔縣環保局牽頭,各鄉鎮(辦事處)政府,經濟開發區管委會負責〕
 
  35.做好取暖季錯峰生產。按照基本抵消取暖季新增污染物排放量的原則,繼續落實取暖季錯峰生產。逐步建立重點行業污染物排放績效水平排名制度,科學優化取暖季重點工業企業限產限排措施,9月底前分類制定錯峰生產企業清單,明確到生產工序和設備,并在采暖季到來前逐企檢查措施落實。〔縣工信局、縣環保局牽頭,縣發改局、縣國土局、縣農林牧業局配合,各鄉鎮(辦事處)政府,經濟開發區管委會負責〕新型建材企業(不含以天然氣為燃料)采暖季全部實施停產,承擔居民供暖、協同處置城市垃圾或危險廢物等保障民生任務的工業企業,要根據承擔任務量核定最大允許生產負荷,報縣政府、市政府備案。〔縣國土局、縣住建局、縣環保局牽頭,相關鄉鎮(辦事處)政府負責〕鑄造行業,除滿足達標排放要求的電爐、天然氣爐除外,其他鑄造熔煉設備采暖季實施停產,特殊情況確需生產的,應報縣政府、市政府批準;〔縣工信局牽頭,相關鄉鎮(辦事處)政府,經濟開發區管委會負責〕涉及原料藥生產企業和農藥企業VOCs排放工序全部停產,由于民生等需求存在特殊情況確需生產的,需報市政府批準。〔縣工信局、縣農林牧業局牽頭,相關鄉鎮(辦事處)政府,經濟開發區管委會負責〕對未完成治理改造任務、不能穩定達標排放的企業,采暖季一律停產。〔縣環保局牽頭,縣工信局、縣國土局、縣農林牧業局配合,各鄉鎮(辦事處)政府,經濟開發區管委會負責〕
 
  36.嚴格實行錯峰運輸。結合工業行業錯峰生產要求,“一廠一策”制定采暖季錯峰運輸實施方案,確保錯峰運輸措施有效可行,確保允許運輸車輛排放達標。〔縣工信局、縣交通局牽頭,縣環保局、縣交警大隊配合,各鄉鎮(辦事處)政府,經濟開發區管委會負責〕重污染天氣預警期間,重點用車企業原則上不允許車輛進出廠(保證安全生產運行的運輸車輛除外)。〔縣交警大隊牽頭,縣工信局配合,各鄉鎮(辦事處)政府,經濟開發區管委會負責〕通過加強對重點用車企業門禁系統數據和視頻監控,監督錯峰運輸執行情況。〔縣環保局、縣交通局、縣交警大隊和各鄉鎮(辦事處)政府、經濟開發區管委會負責〕
 
  (七)依法推進鐵腕治污
 
  37.持續強化執法檢查。采取突擊執法、“點穴式”執法、明查暗訪等方式,常態化開展涉氣環境執法檢查,保持執法高壓態勢,對涉及刑事犯罪的,及時移交司法機關采取強制措施。開展多部門聯合執法,形成各負其責、齊抓共管的執法監管體系,形成高效聯動,嚴懲重處的執法協同體系。加強環境執法隊伍培訓,開展綜合執法大練兵,全面提升環境執法監管的能力和水平。〔縣環保局、縣公安局、縣檢察院、縣法院負責〕
 
  38.建立通報排名與考核問責機制。按照依法依規、公開公正的原則,對各鄉鎮(辦事處)的空氣質量改善情況實施月度排名通報制度,及時向社會公開。根據月度排名,對空氣質量持續惡化、大氣污染治理工作不力的鄉、鎮(辦事處)予以公開約談和追責問責。對貫徹中央、省、市決策部署不力、不履行或不正確履行職責的,按照管理權限和程序進行問責。〔縣環保局、縣氣水辦、縣紀委、縣委組織部負責〕
 
  39.嚴格落實追責問責制度。堅持有責必問,問責必嚴。對環保部強化督查和省、市級環保督察、專項督察及執法檢查中發現移交督辦的問題,要專題研究整改措施,加強督查督辦,確保整改落實;對整改不力的,按照直接責任、監管責任、領導責任三個層次分別提出責任追究意見,按照程序嚴肅實施責任追究。要建立問責清單,完善工作鏈條,健全制度機制,切實做到責任追究有規范、有標準、有依據。中央新聞媒體曝光的問題,對相關責任人必須嚴肅問責。〔縣環保局、縣紀委、縣委組織部牽頭,各鄉鎮(辦事處)黨委、政府,經濟開發區管委會負責〕
 
  (八)完善大氣環境管理體制機制
 
  40.完善大氣辦運行機制。充分發揮縣大氣辦的協調牽總作用,有效調動各方力量。配齊配強縣大氣污染防治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充實人員力量,強化綜合協調和督促檢查職能,落實通報排名和考核問責機制,加快構建縱向指揮有力、橫向協作緊密、運轉高效的工作機制。〔縣編委辦負責〕
 
  41.推進鄉鎮環保所全覆蓋。建立健全鄉鎮環保工作機構,提升基層環保監管能力,落實網格化管理責任,統籌推進城鄉生態環境保護工作協調發展。各鄉鎮(辦事處)黨委、政府對轄區域內鄉鎮(辦事處)環保所建設負總責,6月底前,轄區內所有鄉鎮(辦事處)環保所全部掛牌,做到人員、保障車輛、辦公用房、辦公設備及用品、監督檢查及監測儀器設備等六個到位。加強對鄉鎮(辦事處)環保所人員的業務培訓、教育管理和監督指導,滿足基層環保工作需求。〔縣環保局、縣編委辦牽頭,各鄉鎮(辦事處)政府負責〕
 
  42.強化大氣污染熱點網格監管。配合省、市做好市、縣、鄉三級熱點網格監管體系建設,縣、鄉鎮兩級分別設立二級網格長和三級網格長。成立熱點網格監管領導小組,下設熱點網格監管辦公室,設立專職網格監督員。各級網格長是熱點網格監管工作的第一責任人,牽頭組織對各類大氣污染問題進行清理整治,協調解決突出問題,對相關部門落實職責和下一級網格長或網格監督員履職盡責情況進行督促檢查。熱點網格監管辦公室負責熱點網格監管具體工作的組織實施,協調開展執法檢查、問題查處和通報問責等工作。網格監督員在網格長的領導下負責熱點網格問題排查、日常巡查等工作。〔縣環保局牽頭,各鄉鎮(辦事處)政府負責〕
 
  三、保障措施
 
  43.加強組織領導。各級黨委、政府和縣直有關部門要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認真踐行新發展理念,嚴格落實“黨政同責、一崗雙責”,統籌推進大氣污染綜合治理重點工作。要突出鄉鎮黨委政府和各職能部門兩個主體責任,形成條塊結合、上下聯動的工作格局。要建立縣、鄉領導包聯制度,對重點工作、重點問題、重點區域、重點企業建立全面的包聯制度,形成完整的責任體系。各鄉鎮(辦事處)黨委、政府和各有關部門主要負責同志要對重點任務做到親自部署、親自協調、親自解決、親自督導。〔各鄉鎮(辦事處)政府,縣直各有關部門負責〕
 
  44.加強財政金融保障。積極爭取中央和省、市級財政專項資金支持。加大縣財政專項資金投入,健全大氣污染防治專項資金管理辦法,優化使用方式,加強督導檢查和跟蹤問效,提高資金集中使用效益和效率。〔縣財政局、縣環保局負責〕建立健全大氣污染綜合治理投融資平臺,積極推廣PPP、環境污染第三方治理等模式,推行綠色信貸、綠色證券、綠色債券、綠色保險,通過市場化運作作撬動金融資金和社會資本參與大氣治理項目。〔縣金融辦、縣財政局負責〕
 
  45.強化科技支撐。完善大氣污染防治專家咨詢工作機制,深化與高校、科研院所合作,依托重點實驗室和工程技術中心,提升我縣科學治理大氣污染的針對性和有效性。〔縣環保局負責〕
 
  46.加強輿論引導。切實做好大氣污染宣傳報道和輿論引導工作,宣傳縣委、縣政府堅持科學治理大氣污染的決策部署和工作開展情況,營造正面輿論氛圍。統籌安排重污染天氣信息發布內容、時機和形式,切實做好大氣污染宣傳報道和輿論引導工作。定期開展輿情分析研判,及時發布權威聲音,回應公眾關注的熱點問題。〔縣氣水辦、縣環保局、縣委宣傳部負責〕
 
  附件
 
  《趙縣2018年大氣污染綜合治理方案》主要任務責任分解表

聯系我們
聯系我們
北京藍博同創環保科技有限公司

400電話:400-6600-880

聯系電話:010-69457333

公司傳真:010-80493169

客服QQ:81327455

網址:gdankai.cn

企業郵箱:zb@gdankai.cn

地址:北京市順義區高麗營玉石井東街38號

[向上]?
在線客服

在線咨詢

在線咨詢

在線咨詢

咨詢電話:
400-6600-880
二維碼

掃二維碼免費領取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