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偷偷亚洲男人本色,久久综合狠狠色综合伊人,香蕉视频在线观看亚洲,2014av天堂影音先锋,99re6在线视频精品免费下载

環保政策

當前位置:主頁 > 新聞資訊 > 環保政策 >

定遠縣2019年大氣污染防治重點工作任務實施方案

作者: admin 時間:2019-06-21 來源:未知
摘要:為認真貫徹落實國務院《打贏藍天保衛戰三年行動計劃》、《安徽省打贏藍天保衛戰三年行動計劃實施方案》、《安徽省大氣辦關于印發2019年安徽省大氣污染防治重點工作任務的通知》、《滁州市大氣辦關于印發2019年滁州市大氣污染防治重點工作任務的通知和》和《滁州市2019年大氣污染防治重點工作任務實施方案(討論稿)》要求,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改善區域環境空氣質量,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結合我縣當前實際,確定年度重點工作任務,聚焦五控措施(控煤、控氣、控塵、控車、控燒),特制定本方案。 一、工作目標 201...

  為認真貫徹落實國務院《打贏藍天保衛戰三年行動計劃》、《安徽省打贏藍天保衛戰三年行動計劃實施方案》、《安徽省大氣辦關于印發<2019年安徽省大氣污染防治重點工作任務>的通知》、《滁州市大氣辦關于印發<2019年滁州市大氣污染防治重點工作任務>的通知和》和《滁州市2019年大氣污染防治重點工作任務實施方案(討論稿)》要求,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改善區域環境空氣質量,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結合我縣當前實際,確定年度重點工作任務,聚焦“五控”措施(控煤、控氣、控塵、控車、控燒),特制定本方案。
 
  一、工作目標
 
  2019年城市細顆粒物(PM2.5)年均濃度不超過50微克/立方米,優良天數比例不低于78%,可吸入顆粒物(PM10)濃度持續下降,重污染天數明顯減少,環境空氣質量明顯改善,人民的藍天幸福感明顯增強。
 
  二、主要任務
 
  (一)優化調整產業結構
 
  優化產業布局。2019年底前配合省市完成“三線一單”編制工作,明確禁止和限制發展的行業、生產工藝和產業目錄,嚴格執行國家高耗能、高污染和資源型行業準入條件,制定更嚴格的產業準入門檻。新、改、擴建石化、化工、焦化、建材、有色等項目的環境影響評價,應滿足區域、規劃環評要求。(縣生態環境分局牽頭,縣發改委、縣經濟和信息化局、縣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參與,園區管委會負責落實)
 
  加快區域產業調整。推進城市建成區重污染企業搬遷改造或關閉退出,推動實施化工等重污染企業搬遷工程,加大現有化工園區整治力度。(縣經濟和信息化局、縣發改委、縣生態環境分局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加快落后產能淘汰和過剩產能壓減。嚴禁新增鋼鐵、焦化、電解鋁、鑄造、水泥和平板玻璃等產能,依法依規化解過剩產能。嚴格按照《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執行過剩產能淘汰標準。(縣發改委、縣經濟和信息化局牽頭,縣生態環境分局等參與)
 
  完成“散亂污”企業綜合整治。2019年10月底前全面完成“散亂污”企業及集群綜合整治。實行拉網式排查,建立管理臺賬;按照“先停后治”的原則,實施分類處置。列入關停取締類的,基本做到“兩斷三清”(切斷工業用水、用電,清除原料、產品、生產設備);列入整合搬遷類的,要按照產業發展規模化、現代化的原則,搬遷至鹽化工業園區并實施升級改造;列入升級改造類的,樹立行業標桿,實施清潔生產技術改造,全面提升污染治理水平。建立“散亂污”企業動態管理機制,堅決杜絕“散亂污”企業項目建設和已取締的“散亂污”企業異地轉移、死灰復燃。(縣生態環境分局、縣經濟和信息化局牽頭,縣發改委、縣市場監管局、縣自然資源和規劃局、縣供電公司等參與)
 
  深化工業污染治理。逐步建立覆蓋所有固定污染源的企業排放許可制度,2019年底前,完成排污許可管理名錄規定的行業許可證核發。(縣生態環境分局牽頭,縣市場監管局參與)
 
  推進園區循環化改造、規范發展和提質增效。對園區進行集中整治,大幅淘汰落后化工產能,減少工業集聚區污染。(縣發改委牽頭,縣經濟和信息化局、縣生態環境分局等參與)
 
  (二)加快調整能源結構
 
  繼續嚴格控制煤炭消費總量。2019年,全縣煤炭占能源消費總量比重進一步下降,煤炭消費總量較2015年下降2%。繼續推進電能替代燃煤和燃油工作。(縣發改委牽頭,縣生態環境分局參與)
 
  開展燃煤鍋爐綜合整治。2019年10月底前完成德輪橡膠股份有限公司燃煤鍋爐改造項目。年底前,完成50%以上的燃氣鍋爐低氮改造,原則上改造后氮氧化物排放濃度不高于50毫克/立方米;縣建成區50%的生物質鍋爐實現超低排放改造。(縣生態環境分局、縣市場監管局牽頭,縣發改委、縣住建局、縣經濟和信息化局等參與)
 
  加強散煤治理。2019年6月底前,擴大高污染燃料禁燃區范圍,由城市建成區擴展到近郊。禁燃區內禁止使用散煤等高污染燃料,實現散煤銷售網點、餐飲燒烤、流動攤位等使用散煤及生活散煤清零。建立散煤禁燒長效監管機制,納入網格化管理,嚴肅查處違法行為。大力推廣優質型煤和新型爐具,提高燃燒效率。(縣發改委牽頭,縣經濟和信息化局、縣生態環境分局、縣市場監管局參與)
 
  加快發展清潔能源和新能源。有序發展水電,優化風能、太陽能開發布局,因地制宜發展生物質能、地熱能等。在具備資源條件的地方,鼓勵發展縣域生物質熱電聯產、生物質成型燃料鍋爐及生物天然氣。加大可再生能源消納力度,基本解決棄水、棄風、棄光問題。加快建設和穩定運行秸稈電廠,鼓勵發展固體成型燃料、纖維素燃料乙醇等生物質燃料。適應新型城鎮化發展需要,科學規劃生活垃圾焚燒發電廠建設布局。推廣熱泵系統、冷熱聯供等技術應用,擴大地熱能和空氣能利用。(縣發改委、縣財政局、縣供電公司負責)
 
  (三)積極調整運輸結構
 
  加快車輛結構升級。加快推進城市建成區新增和更新的公交、環衛、郵政、出租、通勤、輕型物流配送車輛采用新能源或清潔能源汽車,2020年底使用比例達到80%。在物流園、產業園、工業園、大型商業購物中心、農貿批發市場等物流集散地建設集中式充電樁和快速充電樁。(縣經濟和信息化局、縣交通運輸局牽頭,縣財政局、縣鋼鐵局、縣住建局、縣生態環境分局、縣發改委等參與)
 
  大力淘汰老舊車輛。采取經濟補償、限制使用、嚴格超標排放監管等方式,大力推進國三及以下排放標準營運柴油貨車提前淘汰更新,加快淘汰采用稀薄燃燒技術和“油改氣”的老舊燃氣車輛。提前制定營運柴油貨車和燃氣車輛淘汰更新目標及實施計劃。2019年7月1日起,實施國六排放標準,推廣使用達到國六排放標準的燃氣車輛。(縣交通運輸局、縣生態環境分局、縣公安局牽頭,縣經信局、縣財政局、縣商務局等參與)
 
  加快油品質量升級。鞏固成品油質量升級成果,停止銷售低于國六標準的車用乙醇汽油和柴油,取消普通柴油標準。嚴厲打擊生產、銷售、儲存和使用不合格油品、天然氣和車用尿素行為,依法追究相關方面責任并向社會公開。2019年,違法生產、銷售、儲存和使用假劣非標油品現象基本消除。(縣發改委、縣市場監管局、縣商務局按職責分工牽頭負責,縣生態環境分局、縣公安局等參與)
 
  強化移動源污染防治。2019年6月底前在縣城東門、西門入口處建設兩套機動車尾氣排放遙感監測系統,有效監測和管控進入城區車輛的尾氣排放狀況。嚴厲打擊新生產、進口、銷售機動車環保不達標等違法行為。嚴格新車環保裝置檢驗,在新車銷售、檢驗、登記等場所開展環保裝置抽查,保證新車環保裝置生產一致性。加大在用車監督執法力度,推行生態環境部門檢測取證、公安交管部門實施處罰、交通運輸部門監督維修的聯合監管執法模式。強化排放檢驗機構和維修單位監督管理。2019年10月底前,建立實施機動車排放檢測與強制維護制度(I/M制度)。推進老舊柴油車深度治理,鼓勵具備條件的柴油車安裝污染控制裝置、配備實時排放監控終端,并與生態環境等有關部門聯網,協同控制顆粒物和氮氧化物排放,穩定達標的可免于上線排放檢驗。(縣生態環境分局、縣交通運輸局、縣公安局牽頭,縣經濟和信息化局、縣市場監管局等參與)
 
  加強非道路移動機械污染防治。2019年底前,完成非道路移動機械摸底調查和編碼登記,依法劃定并公布禁止使用高排放非道路移動機械的區域,嚴格管控高排放非道路移動機械。嚴格按照國家有關工程機械排放標準,推進排放不達標工程機械清潔化改造和淘汰,開展減少氮氧化物排放試點工作。(縣生態環境分局、縣交通運輸局等負責)
 
  加強重型車輛及農用車進城管控。根據道路建設情況,及時完善重型車輛繞城方案,科學確定普通干線公路繞城和專用繞城通道路線。完善城區環路通行條件,適時擴大國三標準及以下柴油車輛禁限行區域,加快推進完善闖禁區自動抓拍系統建設,嚴格查處農用車及重型車輛違規進城。各類市政工程用車優先使用符合條件的車輛。(縣公安局牽頭,縣交通運輸局、縣城管執法局、縣住建局等參與)
 
  (四)優化調整用地結構
 
  嚴格施工揚塵監管
 
  (1)強化施工揚塵管理。將施工工地揚塵污染防治納入文明施工管理范疇,建立揚塵控制責任制度,揚塵治理費用列入工程造價。建筑施工工地要做到工地封閉圍擋、易揚塵物料堆放覆蓋、出入車輛沖洗、路面硬化、土方開挖濕法作業、渣土車輛密閉運輸“六個百分之百”;5000平方米及以上土石方建筑工地全部安裝在線監測和視頻監控設備,并與有關主管部門聯網。將揚塵管理工作不到位的不良信息納入建筑市場信用管理體系,情節嚴重的,列入建筑市場主體“黑名單”。拆遷工地落實圍擋、覆蓋,嚴格按照“先噴淋、后拆除,拆除過程持續噴淋”的要求落實濕法作業,裝卸清運過程采取濕法作業,建成區建筑物拆除垃圾轉運使用環保型渣土車,并對輪胎進行沖洗,不得帶泥上路。(縣住建局、縣交通運輸局、縣水務局、縣自然資源和規劃局、縣城管執法局按職責負責,縣生態環境分局參與)
 
  (2)加強道路揚塵綜合整治。大力推進道路清掃保潔機械化作業,提高道路機械化清掃率,2019年底前,縣建成區達到86%以上。嚴格渣土運輸車輛規范化管理,渣土運輸車要密閉、輪胎沖洗,嚴禁帶泥上路。開展城市森林建設,加強城市綠化。在城市功能疏解、更新和調整中,將騰退空間優先用于留白增綠。建設城市綠道綠廊,實施“退工還林還草”。大力提高城市建成區綠化覆蓋率。在城市道路綠化帶設計和施工過程中,綠化種植土不得高于綠化帶的路緣石,確保綠化帶泥土不被雨水沖刷至道路上。(縣城管執法局牽頭)
 
  (3)加強各類攪拌站污染整治,推進標準化建設。按照《安徽省混凝土攪拌站環境綜合治理工作方案》要求,分類分項高標準落實整治措施,安裝視頻監控設施和揚塵在線監測,同時和住建部門聯網。各鄉鎮應嚴禁在轄區內新建未經審批的攪拌站,對死灰復燃的攪拌站,堅決予以取締。要對未經審批的各類攪拌站依法查處,建立長效監管機制。在城市建成區及居民區、醫院、學校等環境敏感區域,嚴禁現場露天灰土拌合;在其他施工路段進行灰土拌合,應采取有效措施,防治揚塵污染。(縣住建局、縣交通運輸局、縣水務局、縣城管執法局按職責負責)
 
  推進露天礦山綜合整治
 
  全面完成露天礦山摸底排查,開展綠色礦山創建。對違反資源環境法律法規、規劃,污染環境、破壞生態、亂采濫挖的露天礦山,依法予以關閉;對污染治理不規范的露天礦山,依法責令停產整治,整治完成并經相關部門組織驗收合格后方可恢復生產,對拒不停產或擅自恢復生產的依法強制關閉;對責任主體滅失的露天礦山,要加強修復綠化、減塵抑塵。(縣自然資源和規劃局牽頭,縣生態環境分局、縣經濟和信息化局、縣應急管理局等參與)
 
  加強秸稈綜合利用和氨排放控制
 
  堅持堵疏結合,加大政策支持力度,著力構建政府引導、企業主體、農民參與的秸稈綜合利用長效機制。切實加強秸稈禁燒管控,強化各級政府秸稈禁燒主體責任。建立網格化監管制度,在夏收和秋收階段開展秸稈禁燒專項巡查,嚴防因秸稈露天焚燒造成區域性重污染天氣。加強農村及城市周邊垃圾無害化處理和綜合利用,禁止露天焚燒生活垃圾、落葉等。(縣農業農村局、縣生態環境分局、縣城管執法局、縣發改委按職責負責)
 
  控制農業源氨排放。減少化肥農藥使用量,增加有機肥使用量,實現化肥農藥使用量負增長。提高有機肥利用率,強化畜禽養殖廢棄物資源化利用,減少氨揮發排放。(縣農業農村局牽頭,縣生態環境分局等參與)
 
  持續強化煙花爆竹禁放工作
 
  嚴格落實《定遠縣禁限燃放煙花爆竹管理規定》,進一步修訂完善禁限燃放煙花爆竹管理規定,落實建成區禁止銷售、燃放煙花爆竹要求。加強源頭管控,嚴厲打擊煙花爆竹非法生產、經營、運輸、燃放行為,加大煙花爆竹禁燃禁放管理和違規燃放處罰力度。(縣公安局牽頭,縣應急管理局、縣市場監管局、縣城管執法局、縣住建局、縣生態環境分局等參與)
 
  (五)實施重大專項行動
 
  建設城區空氣質量網格化精準治理系統。通過布設微型空氣站、揚塵站等構成監測網絡,監測數據經過監控平臺處理、分析后反饋給環保主管部門,實現快速、有效的監管。完成新區實驗小學空氣自動監測站建設并移交省環境監測站管理。(縣生態環境分局牽頭,縣有關部門參與)
 
  開展秋冬季攻堅行動。8月底前編制2019-2020年秋冬季大氣污染綜合治理攻堅行動方案和工作清單,以減少重污染天氣為著力點,督促企業制定落實措施,狠抓秋冬季大氣污染防治,聚焦重點領域,確保完成攻堅目標。(縣生態環境分局牽頭,縣發改委、縣經濟和信息化局、縣公安局、縣住建局、縣自然資源和規劃局、縣交通運輸局、縣城管執法局、縣市場監督管理局、縣農業農村局、縣商務局、縣水務局等參與)
 
  打好柴油貨車污染治理攻堅戰。根據省市有關柴油貨車污染治理攻堅戰行動方案的工作部署,結合我縣實際,于6月底前制定具體的實施方案,大力實施清潔柴油車、清潔柴油機、清潔運輸、清潔油品行動,加強柴油貨車超標排放治理,加快降低機動車污染物排放量。(縣生態環境分局、縣交通運輸局、縣公安局、縣市場監管局、縣財政局牽頭,縣經濟和信息化局、縣商務局、縣發改委等參與)
 
  開展工業爐窯治理專項行動。全面排查工業爐窯,加大落后工業爐窯淘汰力度,實施工業爐窯深度治理。(縣生態環境分局牽頭,縣發改委、縣經濟和信息化局、縣市場監管局等參與)
 
  實施VOCs專項整治行動。開展化工、包裝印刷等VOCs排放重點行業和油品儲運銷綜合整治,執行泄漏檢測與修復標準。禁止建設生產和使用高VOCs含量的溶劑型涂料、油墨、膠粘劑等項目。3月底前,建立重點行業VOCs無組織排放改造全口徑清單,10月底前完成VOCs無組織排放治理。12月底前完成10家VOCs有組織整治治理項目。開展VOCs整治專項執法行動,嚴厲打擊違法排污行為。(縣生態環境分局牽頭,縣發改委、縣經濟和信息化局、縣市場監管局、縣商務局、縣住建局等參與)
 
  強化餐飲油煙和露天燒烤治理。2019年12月底前完成餐飲油煙整治項目13個。加強餐飲油煙污染治理,對未安裝油煙凈化設施或者未采取其他油煙凈化措施,超過油煙排放標準的,依法責令改正,并處以罰款;拒不改正的,責令停業整治。對已安裝餐飲油煙凈化設施的,全面建立清洗臺賬,提高設施使用效果。依法關閉禁止區域內的露天餐飲、燒烤攤點,推廣無炭燒烤。(縣城管執法局牽頭,縣生態環境分局、縣市場監管局等參與)
 
  (六)強化區域聯防聯控,有效應對重污染天氣
 
  強化長三角區域大氣污染聯防聯控工作。實施《長三角區域空氣質量改善深化治理方案(2017-2020年)》,全面完成各項大氣污染治理任務。加強與周邊城市的大氣污染防治協作,落實重大活動保障,積極參與區域重污染天氣聯合應對工作。(縣生態環境分局牽頭,縣氣象局等參與)
 
  積極應對重污染天氣。強化環境空氣質量預測預報中心能力建設,開展環境空氣質量中長期趨勢預測工作。根據重污染天氣預警信息,按級別啟動應急響應措施,實施應急聯動,并協作開展人工增雨改善空氣質量作業,力爭實現大氣污染物濃度“削峰”。(縣生態環境分局牽頭,縣氣象局等參與)
 
  夯實應急減排措施。8月底前,細化應急減排措施,推行減排豁免制度,實行差別化管理,完善重污染天氣應急減排清單。提高應急預案中污染物減排比例,黃色、橙色、紅色級別減排比例原則上分別不低于10%、20%、30%。要落實到企業各工藝環節,實施“一廠一策”清單化管理。根據我縣實際情況,動態更新管控企業名單和措施清單。在黃色及以上重污染天氣預警期間,對建材、化工、礦山等涉及大宗物料運輸的重點用車企業,實施應急運輸響應。按省市要求,冬季實施“封土行動”應急管控。(縣生態環境分局牽頭,縣經濟和信息化局、縣住建局、縣交通運輸局、縣水務局、縣公安局參與)
 
  實施秋冬季重點行業錯峰生產。10月底前針對建材、鑄造、化工等高排放行業制定錯峰生產方案,針對建材、化工、礦山等涉及大宗物料運輸的重點用車企業,制定錯峰運輸方案,在2019年11月起至2020年2月底實行差別化錯峰生產。根據月度環境空氣質量預測預報結果,可適當縮短或延長錯峰生產時間。嚴禁采取“一刀切”方式。對未按期完成治理改造任務的企業,采取錯峰生產措施,實施停產。屬于《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限制類的,要提高限產比例或實施停產。(縣經濟和信息化局、縣交通運輸局、縣生態環境分局按職責分工)
 
  附件:2019年大氣污染防治重點工作任務清單

聯系我們
聯系我們
北京藍博同創環保科技有限公司

400電話:400-6600-880

聯系電話:010-69457333

公司傳真:010-80493169

客服QQ:81327455

網址:gdankai.cn

企業郵箱:zb@gdankai.cn

地址:北京市順義區高麗營玉石井東街38號

[向上]?
在線客服

在線咨詢

在線咨詢

在線咨詢

咨詢電話:
400-6600-880
二維碼

掃二維碼免費領取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