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偷偷亚洲男人本色,久久综合狠狠色综合伊人,香蕉视频在线观看亚洲,2014av天堂影音先锋,99re6在线视频精品免费下载

環保政策

當前位置:主頁 > 新聞資訊 > 環保政策 >

臺州市2016年大氣污染防治實施方案

作者: admin 時間:2019-08-15 來源:未知
摘要:臺州市2016年大氣污染防治實施方案為扎實推進我市大氣污染防治工作,切實改善大氣環境質量,根據《浙江省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2013-2017年)》(浙政發〔2013〕59號)、《2016年浙江省大氣污染防治實施計劃》(浙環函〔2016〕145號)、《臺州市大氣污染防治工作計劃(2014-2017年)》(臺政辦發〔2014〕95)等文件精神,特制定臺州市2016年大氣污染防治實施方案。 一、工作目標 深入實施六大專項行動方案,堅持源頭治理、綜合防治,強化G20峰會環境空氣質量保障,建立健全政府統領、企業施...

  臺州市2016年大氣污染防治實施方案為扎實推進我市大氣污染防治工作,切實改善大氣環境質量,根據《浙江省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2013-2017年)》(浙政發〔2013〕59號)、《2016年浙江省大氣污染防治實施計劃》(浙環函〔2016〕145號)、《臺州市大氣污染防治工作計劃(2014-2017年)》(臺政辦發〔2014〕95)等文件精神,特制定臺州市2016年大氣污染防治實施方案。
 
  一、工作目標
 
  深入實施六大專項行動方案,堅持源頭治理、綜合防治,強化G20峰會環境空氣質量保障,建立健全政府統領、企業施治、市場驅動、公眾參與的大氣污染防治體制機制。2016年,力爭全市細顆粒物(PM2.5)年均濃度較2015年下降5%,環境空氣質量AQI指數優良率達到90%,全市環境空氣質量穩步提升。
 
  二、主要任務
 
  (一)推進能源消費結構調整
 
  1.控制煤炭消費總量。嚴格控制區域煤炭消費總量,力爭2016年全市煤炭消費總量控制在87.63萬噸以內。嚴把涉煤新建項目準入,嚴格要求新增煤炭消費項目要通過能源結構優化與淘汰落后產能等削減煤炭消費存量措施,實施煤炭消費減量替代,新建項目禁止配套建設自備燃煤電站。強化煤炭質量控制,實施低硫、低灰分配煤工程,禁止使用干基硫分大于1%的煤炭;推進煤炭清潔化利用,潔凈煤使用率90%以上。
 
  牽頭單位:市經信委;配合單位:市發改委、市環保局;實施單位:各縣(市、區)人民政府(管委會)
 
  2.創建高污染燃料禁燃區。深化縣以上城市建成區“高污染燃料禁燃區”建設,禁燃區內禁止燃燒原(散)煤、洗選煤、焦炭、木炭、煤焦油、可燃廢物、生物質等燃料。禁燃區內不再審批燃燒高污染燃料工業鍋爐,已建成的使用高污染燃料鍋爐拆除或改造使用清潔能源。
 
  牽頭單位:市發改委;配合單位:市經信委、市環保局、市質監局;實施單位:各縣(市、區)人民政府(管委會)
 
  3.推進工業園區集中供熱和煤改氣。嚴格落實集中供熱和煤改氣實施方案,建設和完善熱網工程,2016年6月底前,全市熱負荷在100蒸噸/小時以上的工業園區70%以上實現集中供熱,2016年底前,熱負荷在100蒸噸/小時以上的工業園區90%以上實現集中供熱。在管道覆蓋到的能源負荷中心和對冷、熱、電力需求較大的地區建設區域型分布式能源系統和樓宇型分布式能源系統,在管網未覆蓋區域開展以液化天然氣(LNG)為基礎的分布式能源應用。加大燃煤鍋爐天然氣改造力度,60%的10萬千瓦時以下自備燃煤電站完成天然氣改造任務,或通過改造達到煙氣超低排放限值要求。
 
  牽頭單位:市發改委;配合單位:市經信委、市環保局、市建設局、市質監局;實施單位:各縣(市、區)人民政府(管委會)
 
  4.加快淘汰燃煤鍋爐窯爐。臺州市區建成區以及2013年底前天然氣覆蓋到的縣級城市建成區關停95%以上10蒸噸/小時以下鍋爐,關停或改造90%以上熔爐、煤氣發生爐,2016年全市力爭淘汰改造燃煤鍋爐1100臺。禁燃區燃煤鍋(窯)爐按照市政府辦公室《關于大力推進燃煤(重油)鍋(窯)爐淘汰改造工作的通知》(臺政辦發〔2015〕86號)要求推進淘汰改造工作。
 
  牽頭單位:市發改委;配合單位:市經信委、市環保局、市質監局、市財政局;實施單位:各縣(市、區)人民政府(管委會)
 
  5.加快發展清潔能源。深入實施《浙江省2015-2017年創建國家清潔能源示范省行動計劃》和《臺州市煤炭消費減量替代管理工作方案》,推進清潔能源示范縣、新能源示范鎮建設,逐步優化能源結構。提高天然氣發電機組年發電利用小時,扶持天然氣“冷、熱、電”三聯供項目發展。實施天然氣開發利用方案,加快推進天然氣管道“縣縣通”工程,普及和增強天然氣利用。積極發展核能、水能、風能、太陽能、生物質能、海洋能和地熱能等開發利用,推進三門核電,三門龍母山風電、臺州黃巖風電等重點工程建設,提高可再生能源利用率。
 
  牽頭單位:市發改委、市建設局;配合單位:市經信委;實施單位:各縣(市、區)人民政府(管委會)
 
  6.嚴格節能措施。嚴格落實節能評估審查制度,新建高耗能項目單位產品(產值)能耗要達到國際先進水平,用能設備達到國家一級能效標準。積極發展綠色建筑,新建建筑要嚴格執行強制性節能標準,推廣使用太陽能熱水系統、地源熱泵、空氣源熱泵、光伏建筑一體化、“熱-電-冷”三聯供等技術和裝備。
 
  牽頭單位:市經信委、市建設局;實施單位:各縣(市、區)人民政府(管委會)
 
  (二)加大機動車污染防治力度
 
  1.強化機動車環保管理。采取強化限行管控、加大處罰力度、依法強制注銷等措施,進一步加大黃標車淘汰力度,推進老舊車淘汰,2016年8月31日前,全市全面淘汰黃標車。嚴格新車和轉入機動車環保準入,2016年4月1日起,進口、銷售和注冊登記(含市外轉入)的輕型汽油車、輕型柴油客車、重型柴油車(僅公交、環衛、郵政用途)提前實施國家第五階段機動車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強化機動車登記、檢測、維修和報廢全過程管理和環保標志管理,啟動開展新車環保達標監管,加強機動車檢測機構監督管理。加快推進機動車環保檢測和信息管理體系建設,推進椒江區和臺州經濟開發區機動車排氣檢測監控平臺建設,積極推進公安、環保部門信息共享。
 
  牽頭單位:市環保局、市公安局;配合單位:市市場監管局、市交通運輸局、市機關事務管理局、市商務局、市國資委;實施單位:各縣(市、區)人民政府(管委會)
 
  2.提升燃油品質。加強油品質量監督檢查,禁止銷售達不到國家階段性標準的車用汽、柴油,嚴厲打擊非法生產、銷售行為。
 
  牽頭單位:市市場監管局;配合單位:市商務局、市質監局、市環保局;實施單位:各縣(市、區)人民政府(管委會)
 
  3.大力發展綠色交通。嚴格實行營運車輛燃料消耗量準入制度,采取財政補貼等措施,推廣應用節能環保交通運輸裝備,年度新增或更新的公共汽車中清潔能源汽車比例達到55%以上。大力推廣新能源汽車,完善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和產業發展獎勵資金管理辦法。完善基礎設施建設,推進實施全省天然氣加氣站建設規劃,加快建設充(換)電、加氣站等服務保障設施,新建9座新能源汽車充電站1000個充電樁。
 
  牽頭單位:市經信委、市交通運輸局、市發改委;配合單位:市公安局、市建設局;實施單位:各縣(市、區)人民政府(管委會)
 
  5.實施道路暢通工程。堅持公交優先發展戰略,強化資源配置,優化線網及站點,2016年全市新增公交車140輛,新(改)建100個公交站點,新增120公里公交運營里程。深化公交智能調度系統的應用,提高公交準點率和運營管理效率。強化步行和自行車交通系統管理,優化和調整道路路權分配。加快推進綠道網建設,2016年新增各類綠道100公里。
 
  牽頭單位:市治堵辦、市交通運輸局、市建設局;配合單位:市公安局;實施單位:各縣(市、區)人民政府(管委會)
 
  (三)深入開展工業污染治理
 
  1.實施電力行業清潔排放工程。加快推進大火電機組和熱電聯產機組清潔排放技術改造(達到燃氣輪機組特別排放限值,即煙塵、SO2、NOx排放濃度分別小于5mg/m3、35mg/m3、50mg/m3),完成浙能臺州電廠9#機組、華能玉環電廠1#機組超低排放改造項目建設,啟動椒江熱電、天臺石梁熱電、仙居熱電、森林造紙等四家熱電聯產機組清潔排放技術改造。推進電力綠色調度,按照綠色電力優先的原則,加強區域電力調配,積極化解因負荷不足導致脫硝運行效率低的問題。
 
  牽頭單位:市經信委、市發改委;配合單位:市環保局;實施單位:各縣(市、區)人民政府(管委會)
 
  2.開展重點行業和領域廢氣清潔排放改造。推進鋼鐵、水泥、工業鍋爐等行業領域廢氣清潔排放改造,改造后廢氣排放達到特別排放限值要求。一爐一塔布置脫硫設施的燃煤熱電聯產機組取消脫硫設施旁路,兩路一塔或多路一塔布置脫硫設施的燃煤熱電聯產機組全部完成脫硫設施旁路改造。實施廢氣提標改造,根據《再生銅、鋁、鉛、鋅工業污染物排放標準》(GB31574-2015)、《無機化學工業污染物排放標準》(GB31573-2015)要求,完成再生金屬、無機化學工業廢氣提標改造。
 
  牽頭單位:市環保局;配合單位:市發改委、市經信委、市質監局;實施單位:各縣(市、區)人民政府(管委會)
 
  3.實施揮發性有機廢氣治理。嚴格落實臺州市揮發性有機物污染整治方案,有序推進13個主要VOCs污染重點行業污染整治,2016年底前,全市涂裝、印刷等重點行業VOCs治理項目累計完成率80%以上,合成革、橡膠和塑料制品、化纖、木業、制鞋等6個行業VOCs污染整治完成率達到50%。開展市級LDAR技術改造管理平臺建設,連續密閉化生產的化工企業、儲存和運輸企業按照《浙江省工業企業揮發性有機物泄漏檢測與修復(LDAR)技術要求》(浙環辦函〔2015〕113號)完成LDAR技術改造。加強油氣回收長效監管,加大加油站油氣回收排查整治力度,全面完成社會加油站油氣回收治理,強化中石化、中石油油氣回收治理監督管理,建立健全長效管理機制。
 
  牽頭單位:市環保局;配合單位:市經信委、市市場監管局、市質監局、市商務局;實施單位:各縣(市、區)人民政府(管委會)
 
  (四)優化產業布局與結構
 
  1.優化區域布局。嚴格環境準入制度,將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煙粉塵和揮發性有機物排放總量控制要求作為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審批的前置條件,全市禁止新建20蒸噸/小時以下的高污染燃料鍋爐,禁止新建直接燃用非壓縮成型生物質燃料鍋爐,城市建成區以外,鼓勵以壓縮成型生物質為燃料的鍋爐項目建設。加快實施城區內大氣重污染企業搬遷改造提升方案,縣以上城市建成區基本完成大氣重污染企業關停或搬遷工作。
 
  牽頭單位:市發改委、市經信委、市環保局;配合單位:市國土局、市建設局、市質監局、市市場監管局;實施單位:各縣(市、區)人民政府(管委會)
 
  2.淘汰落后產能。堅持源頭把關,嚴格執行國家投資管理規定和產業政策,不再以任何名義、任何方式核準、備案產能過剩行業新增產能項目,不再辦理土地、能評、環評審批和新增授信支持等業務。推進淘汰和推出落后產能,有效落實減量置換方案,實施差別電價、水價和排污費等政策,引導落后產能有序退出。繼續鞏固印染、造紙、制革、化工、電鍍等重污染高耗能行業整治成果。堅決遏制產能嚴重過剩行業盲目擴張,產能過剩行業新、改、擴建項目要實行產能等量或者減量置換。
 
  牽頭單位:市經信委、市發改委;配合單位:市環保局;實施單位:各縣(市、區)人民政府(管委會)
 
  3.推行清潔生產。加大強制性清潔生產審核工作力度,加快推進醫化、電鍍、造紙、印染、熔煉等行業的清潔生產審核。積極開展自愿清潔生產審核,鼓勵砂洗、廢塑料、表面處理等其他行業企業開展清潔生產審核。
 
  牽頭單位:市環保局、市經信委;實施單位:各縣(市、區)人民政府(管委會)
 
  4.發展循環經濟。積極推進臺州市創建國家級循環經濟示范城市工作,出臺臺州市十三五循環經濟發展規劃,完成循環經濟示范城市重大項目投資30億以上,完成臨海醫化園區國家級園區循環化改造示范試點地驗收,力爭完成臺州再生金屬產業基地國家級城市礦產示范試點地中期評估。扎實推進全市園區循環化改造,30%以上的省級園區啟動或實施園區循環化改造,力爭新增1個省級以上園區循環化改造示范試點。
 
  牽頭單位:市發改委;配合單位:市經信委、市環保局;實施單位:各縣(市、區)人民政府(管委會)
 
  (五)開展城市揚塵和煙塵整治。
 
  1.控制施工揚塵。積極推進綠色工地創建,嚴格落實“六個100%”施工揚塵防控制度標準,全年完成800萬平方米的建筑施工揚塵防控,爭取創建省級文明標化工地15個。全市新增預制裝配式建筑工程面積達到110萬平方米,其中新建保障性住房項目全部采用新型建筑工業化方式建設,政府投資工程全面推行新型建筑工業化方式建設,房地產項目和社會投資項目積極實施建筑工業化方式建設。加強料石堆場、拆遷工程等薄弱環節的防控主體責任落實和監督管理,禁止現場攪拌區域內建設工程必須使用預拌混凝土、預拌砂漿。
 
  牽頭單位:市建設局;配合單位:市交通運輸局、市國土局、市商務局;實施單位:各縣(市、區)人民政府(管委會)
 
  2.控制道路揚塵。進一步優化環衛收運體系,全面面推行密閉、潔凈、高效的生活垃圾收運方式,建筑垃圾運輸車100%安裝衛星定位系統。強化道路揚塵治理,逐步減少城區裸露地面積。探索建立城鄉一體的道路路面保潔機制,嚴格落實清掃保潔質量標準,著力提高城鎮道路機械化清掃率,全市縣以上城市主干路(含)以上機械化清掃率保持100%,城市次干路以上道路機械化清掃率達到57%。強化重點道路揚塵污染治理,完成82省道復線和開發大道道路揚塵專項整治,探索建立長效揚塵控制機制。
 
  牽頭單位:市建設局、市交通運輸局、市行政執法局;配合單位:市公安局、市經信委、市環保局;實施單位:各縣(市、區)人民政府(管委會)
 
  3.控制餐飲油煙。嚴格落實餐飲油煙管理辦法,建立餐飲油煙監管聯動機制,完善油煙凈化裝置定期清洗和長效監管制度。臺州市區城市建成區餐飲服務經營場所全部安裝高效油煙凈化設施,全市縣以上城市推進安裝高效油煙凈化設施,推廣使用高效凈化型家用吸油煙機。
 
  牽頭單位:市環保局、市行政執法局;配合單位:市市場監管局;實施單位:各縣(市、區)人民政府(管委會)
 
  4.控制城市煙塵污染。鞏固提升煙塵控制區建設,禁止露天焚燒生活垃圾、工業邊角料。嚴格控制露天燒烤。加大煙花爆竹禁燃力度,嚴禁在規定時間、規定地點外燃放煙花爆竹。強化煤堆、料堆的監督管理,有煙粉塵排放的露天物料堆場、露天煤堆場應實施封閉管理或建設防風抑塵設施,完成椒江三山區域和臨海沿江長甸一村煤堆場揚塵整治工作。
 
  牽頭單位:市行政執法局、市公安局、市經信委、市港航局;實施單位:各縣(市、區)人民政府(管委會)
 
  5.控制裝修和干洗廢氣污染。嚴格執行揮發性有機溶劑含量限值標準,推廣使用水性涂料,鼓勵生產銷售和使用低毒、低揮發性溶劑。民用建筑內外墻體涂料強制使用水性涂料,家庭裝修倡導使用水性涂料,限制淘汰涂料,嚴禁使用溶劑型涂料,全市民用建筑內外墻體水性涂料使用率達95%。加強城市干洗業廢氣排放規范化整治,新開洗染店或新購洗染設備的,必須為全封閉式干洗機并增加壓縮機制冷回收系統,持續深入開展干洗設施廢氣治理,強制回收干洗溶劑.
 
  牽頭單位:市建設局、市環保局、市行政執法局;配合單位:市市場監管局、市質監局;實施單位:各縣(市、區)人民政府(管委會)
 
  (六)加強農村廢氣污染控制
 
  1.推進秸稈綜合利用。全面實施秸稈及農作物廢棄物綜合利用,總結推廣秸稈機械化粉碎還田、飼料化、能源化等多種形式的綜合利用措施,建設一批秸稈發電等示范工程。2016年,全市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率達到88%以上。加強桔稈禁燒監督管理,有效落實秸稈露天焚燒責任,建立秸稈露天禁燒告知和承諾制度,完善禁止露天焚燒秸稈長效監管機制。
 
  牽頭單位:市農業局、市環保局;配合單位:市發改委;實施單位:各縣(市、區)人民政府(管委會)
 
  2.控制農業氨污染。積極推行測土配方施肥和減量增效技術,大力推廣商品有機肥和農家肥,著力提高肥料利用率,減少農田化肥使用量和氨揮發量,2016年完成測土配方施肥305萬畝,推廣商品有機肥6萬噸。
 
  牽頭單位:市農業局;配合單位:市發改委;實施單位:各縣(市、區)人民政府(管委會)
 
  3.實施采礦粉塵治理。深入推進綠色礦山建設,探索不同類型礦產資源綠色開發利用新模式,2016年全市綠色礦山建成率達到70%以上。持續推進礦山粉塵防治專項行動,嚴格落實礦山企業主體責任,2016年底前,全市80%的持證礦山達到《浙江省礦山粉塵防治技術規范(暫行)》要求。
 
  牽頭單位:市國土局;配合單位:市環保局、市林業局;實施單位:各縣(市、區)人民政府(管委會)
 
  4.推進綠化造林工程。切實加快城鄉綠化造林步伐,完成造林更新2.25萬畝。深入推進平原綠化美化,完成平原綠化0.75萬畝以上。加快全省重點防護林體系建設,確保0.15萬畝建設任務。加快推進森林撫育經營,全面啟動珍貴彩色健康森林建設工程,確保完成森林撫育面積5.6萬畝。
 
  牽頭單位:市林業局;配合單位:市建設局、市交通運輸局;實施單位:各縣(市、區)人民政府(管委會)
 
  (七)開展港口船舶污染防治
 
  1.加快綠色港口建設。優化船舶能源消費結構,積極推廣內河水域船舶新能源和清潔能源應用,研究制定岸電技術規范和受、供電政策,推進岸電工程建設,鼓勵船舶進行岸電系統接口改造。提高油品標準,探索供應與國Ⅳ標準車用柴油相同硫含量的普通柴油。加強船舶油品和污染排放的監管。
 
  牽頭單位:市港航局、市發改委、臺州海事局;配合單位:市經信委、市環保局、市商務局、市質監局、市市場監管局;實施單位:各縣(市、區)人民政府(管委會)
 
  2.開展非道路移動機械污染控制。推進非道路移動機械油品提升、港口移動機械清潔能源替代、船舶與港口應用LNG試點示范等工作,鼓勵開展港作機械電動化、氣動化試點。開放水域港口的港作機械新能源和清潔能源替代率達到30%,內河水域船舶和港作機械新能源和清潔能源替代比例力爭達到1%。
 
  牽頭單位:市港航局、市發改委;配合單位:市經信委、市環保局、市商務局、市質監局、市市場監管局;實施單位:各縣(市、區)人民政府(管委會)
 
  3.加強揚塵和油氣碼頭污染綜合整治。推進干散貨碼頭堆場建設防風抑塵設施或實現封閉儲存,開展內河易揚塵碼頭及堆場地面硬化及簡易噴淋設施改造。油氣碼頭試點開展油氣回收利用綜合治理技術改造。
 
  牽頭單位:市港航局;配合單位:市環保局、市經信委、市商務局;實施單位:各縣(市、區)人民政府(管委會)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強領導,強化落實。各級人民政府是大氣污染防治工作的責任主體,要加強組織領導,逐項落實各項工作任務。進一步建立健全政府主導、區域聯防、單位施治、全民參與、社會監督的工作機制。完善大氣污染防治部門聯席會議制度,強化部門聯動。進一步加強統籌協調,明確責任目標,嚴格獎懲措施,形成齊抓共管的工作局面。
 
  (二)加大投入,完善政策。創新有利于大氣污染防治的財政、價格、信貸、用地等政策措施,實施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及煙粉塵減排電價,完善天然氣價格政策,有效推進節能環保和清潔能源利用。各級政府要加大工業大氣污染防治工作的財政支持力度,對燃煤鍋爐淘汰、有機廢氣污染治理、“兩高”行業企業退出等給予引導性資金支持。
 
  (三)加強督查,嚴格考核。嚴格落實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實施情況及環境空氣質量考核辦法,強化督查考核、月度通報和綜合協調機制。建立大氣環境質量月通報制度,定期公布各地環境空氣AQI指數優良率排名。堅持把大氣污染防治工作納入“兩個社會”、生態市建設和環保目標責任考核內容,實行嚴格考核,對工作落實不到位的地區,將實行區域限批和“一票否決”。
 
  (四)加強預警,強化科技。開展環境空氣PM2.5年均濃度任務目標預警,完善應急預案體系建設。全力做好G20峰會期間的空氣質量預警工作。制定工作制度、開展應急演練、明確工作流程,確保應急響應及時、有效。深入開展大氣復合污染防治重大科技攻關,加強區域大氣復合污染特征、形成機制、來源分析、健康影響、大氣污染預報和治理技術等方面的基礎性研究。

聯系我們
聯系我們
北京藍博同創環保科技有限公司

400電(dian)話(hua):400-6600-880

聯(lian)系電話:010-69457333

公司(si)傳真:010-80493169

客(ke)服QQ:81327455

網址:gdankai.cn

企業(ye)郵箱:zb@gdankai.cn

地址:北京(jing)市順義區高麗營玉(yu)石(shi)井東街38號

[向上]?
在線客服

在線咨詢

在線咨詢

在線咨詢

咨詢電話:
400-6600-880
二維碼

掃二維碼(ma)免費領取方(fang)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