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貫徹落實《朝陽區打贏藍天保衛戰三年行動計劃》《北京市朝陽區污染防治攻堅戰2019年行動計劃》《朝陽區2019年餐飲業大氣污染防治專項實施方案》,提升餐飲行業規范化管理水平,切實解決人民群眾身邊突出的環境問題,按照市、區的決策部署,結合本地區情況,特制定本方案。
一、總體思路和工作原則
(一)總體思路
以解決人民群眾身邊的環境問題為根本出發點,按照“行業指導、屬地監管、企業主責”的原則,堅持以優先解決投訴舉報問題為導向,圍繞重點業態(經營燒烤等污染強度較高的)、重點規模(大型及以上餐館和中央廚房)、重點區域(一級嚴控區、餐飲聚集區)及重點單位(被投訴舉報企業、行政事業單位食堂等)(以下簡稱“四類重點餐飲單位”),推進我區餐飲業廢氣凈化設備升級改造,促進餐飲服務單位在實現廢氣達標排放的基礎上,進一步降低餐飲源排放強度,整體提高餐飲行業規范化、現代化管理水平。
(二)工作原則
落實責任,規范管理。街鄉為餐飲行業大氣污染防治的監管主體,負責組織開展轄區內廢氣凈化設備升級工作;行業主管部門根據職責分工,通力協作、強化監督和指導;按照“誰污染、誰治理”的原則,餐飲服務單位落實排污者主體責任,按相關標準和規范要求,安裝廢氣凈化設備并強化維護,確保其正常運行,保證凈化效果。
強化執法、以查促治。各相關部門、各街鄉開展綜合執法、聯合執法、強化執法,督促餐飲服務單位落實法規要求,守法經營,履行環保責任,實施升級改造。
重點突破、以點帶面。以重點突破帶動整體提升為原則,一是以“四類重點餐飲單位”為優先,推進凈化設備升級改造工程;二是以樓宇、商場、餐飲企業集中區域為主體,推進餐飲廢氣集中凈化處理;三是以連鎖品牌、餐飲集團為突破,條塊結合開展廢氣治理。四是政府機關及其他企事業單位要起到模范帶頭作用,率先在本系統內開展食堂油煙凈化設備改造工作,帶動全地區治理工作開展。
二、組織機構
為加強組織領導和統籌協調,成立來廣營地區2019年餐飲業大氣污染防治專項工作領導小組,建立聯席會機制。由焦成志副主任任工作領導小組組長,領導小組辦公室設在規劃建設與環境保護辦公室,成員包括黨政辦公室、科教文體辦公室、財政科、城管執法隊、食藥所、各社區(村)及相關直屬企事業單位,各成員單位按照職責分工開展工作。
三、工作措施
(一)夯實基礎,完善餐飲工作臺賬 。一是建立臺賬。結合第二次全國污染源普查餐飲數據臺賬,組織各社區(村)、直屬企事業單位對轄區內各類餐飲服務單位(含中央在京單位、駐京部隊)進行再摸排、核實,完善轄區餐飲業大氣污染防治工作臺賬。二是動態更新。地區辦事處將新、改、擴建餐飲服務單位動態納入臺賬管理,對注銷企業進行動態清理并報區大氣辦備案。三是信息共享。地區辦事處規劃、食藥、城管等部門間建立餐飲業信息互聯互享機制。
(二)加強協同,聯合開展綜合執法。地區辦事處規劃科、食藥所、城管執法隊、科教辦、黨政辦等相關部門,積極依法履職,加強協調配合,強化落實問題會商、情況通報、案件移送、聯合執法、聯合懲戒、聯合督導等工作措施,適時組織聯合執法行動,解決存在的突出問題。根據區下達的目標任務書,2019年來廣營地區必須完成52家餐飲業凈化設備升級改造任務。
各社區(村)及相關直屬企事業單位要認真履行餐飲行業大氣污染防治屬地監管主體責任,強化餐飲行業日常監管。
(三)依法處罰,集中整治違法行為。規劃建設與環境保護辦公室將積極協調區生態環境局加大對問題突出餐飲服務單位的整治力度,嚴處設備運行維護不到位造成超標排放或屢被投訴舉報等突出問題,對于通過不正常運行污染防治設施等逃避監管的方式違法排放污染物的,依法移送公安機關。
(四)清理提升,推動餐飲污染治理。一是結合“疏解整治促提升”專項行動,城管執法隊和食藥所要集中清理整治一批“無證無照”、“露天燒烤”等違法違規餐飲服務單位;二是各社區(村)及相關直屬企事業單位要積極督促轄區餐飲服務單位,按照《北京市大氣污染防治條例》《餐飲業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DB11/1488-2018)(以下簡稱《標準》)要求,參考《北京市餐飲業廢氣治理設施升級改造工程技術指引(試行)》((京環辦[2018]167號)(以下簡稱《技術指引》),實施廢氣凈化設備升級改造,于2019年10月底完成改造任務;各餐飲服務單位要定期清洗、維護凈化設備和集排油煙管道,做好臺賬記錄。
(五)落實責任,建立督查工作機制。地區辦事處將餐飲業大氣污染防治工作作為2019年鄉政府重要工作內容之一,納入全地區大氣污染防治體系,規劃建設與環境保護辦公室牽頭促進各單位“組織改造”“督促進度”“運維監管”等主體監管責任落實;重點督查各餐飲企業廢氣凈化設備升級改造任務目標完成情況。
四、職責分工
規劃建設與環境保護辦公室:負責牽頭制定餐飲業大氣污染防治專項實施方案;牽頭組織各單位完善工作臺賬,協調、指導各餐飲單位推進改造工程實施,定期向區大氣辦上報工程進度,并協助區大氣辦做好項目驗收性監測工作;負責聯合地區有關部門開展餐飲業綜合執法檢查:配合區生態環境局依法查處2016年1月1日起至2018年3月30日期間,在居民住宅樓、未配套設立專用煙道的商住綜合樓、商住綜合樓內與居住層相鄰的商業樓層內新建、改建、擴建產生油煙的餐飲服務項目。
財政科:做好相關經費保障工作。
科教文體辦公室:負責督促轄區內中小學(幼兒園)率先開展食堂油煙凈化設備改造工作。
食藥所:開展“無證無照”餐飲服務單位綜合治理;根據需要向規劃建設與環境保護辦公室提供餐飲服務單位名錄;在營業執照、食品經營許可等審批環節加大生態環境要求的宣傳告知力度;對環保、城管執法部門通報的一年內依法處罰2次以上的餐飲服務單位實施降級處理;依法開展餐飲服務單位專項、聯合執法檢查。
城管執法隊:負責繼續加強露天燒烤的監督管理;負責依法查處2018年3月30日(含30日)以后在居民住宅樓、未配套設立專用煙道的商住綜合樓、商住綜合樓內與居住層相鄰的商業樓層內違法違規新、改、擴建產生油煙、異味、廢氣的餐飲服務項目;依法開展餐飲服務單位專項、聯合執法檢查。
各社區(村)及相關直屬企事業單位:按照任務分解,采取多種形式,向轄域內所有餐飲業單位宣傳《餐飲業大氣污染排放標準》;督促轄區內餐飲服務單位完成廢氣凈化設備升級改造工作,并將本轄區的驗收材料(含改造前后對比照片、改造合同、驗收監測報告等)上報規劃建設與環境保護辦公室;對轄區內餐飲服務單位開展日常監管。
五、工作要求
(一)加強領導細化責任。區政府明確各街鄉是餐飲業大氣污染防治的責任主體。各單位要高度重視餐飲業大氣污染防治工作,精心組織、全面部署、狠抓落實;將餐飲服務單位的日常監管納入轄本地區網格化管理體系,分解任務、分片包干,建立分工明確、層層負責的組織保障體系,做到每個片區、每家餐飲服務單位都有對應責任人、督促員,確保餐飲服務單位凈化設備升級改造任務按時完成。
(二)提升行業監督指導。各行業主管部門按照職責分工,通力合作、密切配合,加強信息互通,聯合開展綜合執法、專項執法,提供有力支持和業務指導,對餐飲業實行聯合監管,形成聯合監管體系。
(三)做好動員宣傳工作。各單位要以“通知、公告、一封信”等形式加大對餐飲業大氣污染防治相關法規、標準、政策、治理技術等的宣傳,營造良好氛圍,加大餐飲服務單位生態環境違法違規行為曝光力度,形成高壓氛圍,促進餐飲服務單位實施升級改造并定期清洗維護,確保達標排放。依托行業協會、環保協會等社會團體,加強培訓、技術指導,為規范治理、達標排放等提供支撐。暢通群眾投訴舉報監督渠道,完善投訴熱線,充分發揮社會輿論監督作用,促進餐飲業污染防治工作不斷取得新成效。
(四)按時上報工作進展。各單位(各餐飲單位)每月23日前反饋凈化設備升級改造進展情況至規劃建設與環境保護辦公室(格式見附件)。
聯系電話:84950785 。聯系人:馬正平、趙香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