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偷偷亚洲男人本色,久久综合狠狠色综合伊人,香蕉视频在线观看亚洲,2014av天堂影音先锋,99re6在线视频精品免费下载

環保政策

當前位置:主頁 > 新聞資訊 > 環保政策 >

大興安嶺地區大氣污染防治專項行動方案(2016-2018年)

作者: admin 時間:2019-11-05 來源:未知
摘要:為嚴格貫徹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大氣污染防治法》、《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國發〔2013〕37號)、《中共黑龍江省委、黑龍江省人民政府關于加快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實施意見》(黑發〔2015〕15號)及《黑龍江省大氣污染防治專項行動方案(2016-2018年》(黑政發〔2016〕8號),保護我區生態環境,保障區域大氣環境質量,結合我區實際,制定本方案。 一、總體要求 以改善環境空氣質量為核心,突出重點地區、重點時段、重點環境問題,采取最有效的治理措施、最嚴格的監督管理、最嚴厲的責任追究,對侵害人民群眾環境權益...

  為嚴格貫徹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大氣污染防治法》、《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國發〔2013〕37號)、《中共黑龍江省委、黑龍江省人民政府關于加快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實施意見》(黑發〔2015〕15號)及《黑龍江省大氣污染防治專項行動方案(2016-2018年》(黑政發〔2016〕8號),保護我區生態環境,保障區域大氣環境質量,結合我區實際,制定本方案。
 
  一、總體要求
 
  以改善環境空氣質量為核心,突出重點地區、重點時段、重點環境問題,采取最有效的治理措施、最嚴格的監督管理、最嚴厲的責任追究,對侵害人民群眾環境權益的行為,動則即咎,寸步不讓,確保燃煤、重點企業、機動車尾氣、城鄉面源污染治理和特殊時段空氣質量管控等五方面工作取得實效,實現全區環境空氣質量總體改善。
 
  二、主要目標
 
  到2018年,與2015年相比,全區環境空氣質量總體改善,細顆粒物(PM2.5)年均濃度保持穩定或略有改善,嚴防重污染天氣出現。
 
  三、重點任務
 
  (一)推進鍋爐改造及淘汰,嚴控燃煤污染。
 
  1.控制燃煤消費總量。各縣(區)政府要實施燃煤消費總量控制制度,研究制定燃煤消費總量控制和煤質種類結構控制方案,優化能源結構。到2017年底,全區煤炭占能源消費比重由2014年的82.9%降低到81.4%以下。
 
  2.提高燃煤質量。各縣(區)政府、各部門要嚴格按照《中共黑龍江省委辦公廳、黑龍江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加強燃煤質量管理做好大氣污染防治工作的通知》(廳字〔2015〕44號)要求,認真履行煤炭生產、運輸、銷售、燃用等各環節監管職責,堅決杜絕質量不符合標準的煤炭進入我區市場。煤管部門組織、會同有關部門負責監管煤炭質量。工信部門會同有關部門負責組織低質煤鍋爐改造工作。質監部門負責加強對本轄區重點用能單位計量器具配備、強制檢定的監管;鼓勵支持本轄區重點用能單位投資建設水、煤、氣(汽)、電、油、熱等主要能源消耗數據的在線采集和實時監測,并按相關標準和要求向黑龍江省能源計量數據監測采集分析平臺傳輸計量數據。2017年供暖季,全區超過600公里運距、燃用低質煤炭的鍋爐全部改造為使用符合質量標準煤炭的鍋爐。
 
  3.淘汰分散小鍋爐。住建(供熱主管)部門會同環保部門負責燃煤小鍋爐淘汰工作。到2017年底,除保留必要的應急、調峰供熱鍋爐外,全部淘汰加格達奇區建成區內26臺10蒸噸/小時及以下燃煤鍋爐。住建(供熱主管)部門負責推進集中供熱工程項目建設,加快完善熱網和熱源基礎設施建設及供熱老舊管網改造,擴大集中供熱面積。到2018年底,加格達奇區建成區集中供熱普及率達到80%。
 
  4.完成燃煤鍋爐達標治理。環保部門負責組織實施燃煤鍋爐污染防治設施升級改造。2016年7月1日起,單臺出力65蒸噸/小時及以下蒸汽鍋爐、各種容量的熱水鍋爐及有機熱載體鍋爐以及各種容量的層燃爐、拋煤機爐全部執行《鍋爐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GB13271-2014),顆粒物、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排放濃度分別不高于80毫克/立方米、400毫克/立方米和400毫克/立方米,保證穩定達標排放。
 
  5.推進建筑供熱計量和節能改造。各縣(區)要有針對性地進行供熱改革,深入研究、探索推廣地源熱泵、電采暖、燃氣采暖等新型供熱方式。大力推進公企、學校等公共建筑按用熱量計價收費。加格達奇區要進行住宅分戶供熱改造,推行溫度調節和供熱計量,逐步按用熱量計價收費;新建住宅必須實行分戶供熱,老舊住房普遍推進分戶供熱和圍護結構的節能改造。
 
  (二)升級改造治理設施,嚴治工業企業污染。
 
  1.實施燃煤電廠排放濃度控制。到2018年底,加格達奇區熱電廠完成2臺單機容量13.5萬千瓦機組移址新建項目,同步建設脫硫脫硝設施,大氣污染物排放嚴格執行火電企業排放標準。漠河縣、塔河縣熱電廠及呼瑪縣鑫瑪熱電廠煙塵、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排放濃度必須達標排放。
 
  2.嚴格水泥企業脫硝除塵建設。環保部門負責嚴把新建水泥企業環評審批關口,新建新型干法水泥企業同步建設水泥窯低氮燃燒和脫硝設施,綜合脫硝效率不低于60%。采用高效除塵技術,控制生產、貯存、裝卸、運輸等各環節無組織排放,執行《水泥工業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GB4915-2013),顆粒物和氮氧化物排放濃度分別不高于30毫克/立方米和400毫克/立方米,確保污染物達標排放。
 
  3.開展石墨等其他行業專項治理。強化石墨行業礦山地質環境恢復治理,國土資源部門負責組織因石墨礦產資源勘查開采等活動造成礦區地面塌陷、地裂縫、崩塌、滑坡、含水層破壞、地形地貌景觀破壞等的預防和治理恢復,環保部門負責督促企業改進生產工藝,安裝高效除塵設施。強化揮發性有機物排放企業管理,環保部門負責組織推進揮發性有機物污染治理,嚴控石化、表面涂裝、包裝印刷等行業揮發性有機物污染。到2016年底,油品供應部門要全部完成加油站、儲油庫、油罐車的油氣回收治理。
 
  (三)推行綠色交通,嚴管機動車污染。
 
  1.堅決淘汰黃標車。公安部門會同交通運輸、環保部門負責加快黃標車、老舊車淘汰進度,進一步嚴格路檢路查,全面開展黃標車限行。到2016年底,各縣(區)在中心城區全面開展黃標車禁行,對限行區域內違規通行的黃標車進行處罰;對達到強制報廢標準逾期未辦理注銷登記的黃標車發布作廢公告。到2017年底,全區范圍基本淘汰剩余黃標車。
 
  2.嚴管車輛尾氣排放。公安部門負責機動車注冊、轉入登記管理,低于國家階段性排放標準的機動車一律不得辦理注冊、轉入。環保部門會同質監(市場監督管理)部門負責對機動車排放檢驗機構的排放檢驗情況進行監督檢查。
 
  3.推廣新能源和清潔燃料車輛。交通運輸部門積極推廣新能源汽車應用示范工程,鼓勵發展和推廣公共交通清潔燃料車輛,提高新增公交車中新能源和清潔燃料車輛比例,發展綠色交通。各地政府要積極推廣新能源汽車使用,合理規劃建設天然氣加氣站和電動汽車充電樁,不得對新能源汽車實行限行。
 
  4.升級燃油品質。質監部門會同工商部門(市場監督管理)負責監督檢查油品質量,嚴厲打擊銷售不符合國家產業政策和標準的車用油品違法行為;督促銷售企業建立健全油品質量控制制度,全面提升油品質量。2017年1月1日起,油品供應部門負責全面供應符合國V標準的車用汽油(含E10乙醇汽油)、車用柴油(含B5生物柴油),同時停止銷售低于國V標準的車用汽油、柴油。
 
  5.強化城市交通管理。交通運輸部門負責推進交通基礎設施網絡建設,優化交通布局,實施公交優先發展戰略,加快城市公共交通建設,推動以公共交通為導向的城市發展模式。加強步行、自行車交通系統建設。加強樞紐場站的銜接,保障道路安全暢通,減少因道路擁堵加劇機動車排放污染。嚴格實施道路運輸車輛燃料消耗量限制標準和準入制度,不符合限制標準的新購車輛不得進入道路運輸市場。到2018年底,全區城市萬人公交車擁有量從1.64標臺/萬人增加到2標臺/萬人,公共交通機動化出行分擔率從42.5%增長到45%以上。加格達奇區配套建設步行、自行車交通系統1.5公里。
 
  (四)強化大氣污染綜合治理,嚴防城鄉面源污染。
 
  1.綜合整治城市面源污染。住建(城市綜合管理)部門負責綜合整治城市揚塵,加強城市綠化建設,擴大城市機械化清掃范圍,增加道路沖洗保潔頻次,運輸渣土、沙石等車輛必須采取密閉措施,清理整頓綜合市場內原煤散燒;劃定禁止露天燒烤食品的區域,嚴格管控露天燒烤;禁止焚燒園林棄物、清掃廢棄物、建筑廢棄物、瀝青、塑料、垃圾等;整治餐飲業污染,到2017年底,加格達奇區完成城區餐飲服務經營場所油煙凈化設施安裝。到2018年底,春、夏、秋三季建成區道路機械化清掃率達到85%以上,水沖洗率達到90%以上。
 
  2.實施清潔能源替代。各縣(區)政府要加大力度在供熱、供氣管網覆蓋不到的城鄉結合地區推進潔凈煤、新能源或再生能源使用。到2017年底,加格達奇區建成區內商業、服務業和工業企業10蒸噸/小時及以下燃煤生產鍋爐改用清潔能源或并入集中供熱熱網。
 
  3.完善高污染燃料禁燃區劃定。各地政府要完善高污染燃料禁燃區劃定和調整,城市近郊、上風向和不利于大氣污染物擴散的地區應逐步劃入高污染燃料禁燃區。禁燃區內,禁止銷售、燃用高污染燃料,禁止新建、擴建燃用高污染燃料的設施。加格達奇區到2018年底禁燃區面積不低于城市建成區面積的85%。
 
  4.加強秸稈禁燒和綜合利用。要大力推廣秸稈“肥料化、飼料化、能源化、工業原料化、食用菌基料化”的綜合利用。農業部門負責秸稈禁燒和資源化利用工作,推廣和使用秸稈還田新技術。發改部門會同有關部門推進秸稈綜合利用產業發展和項目建設。質監部門會同有關部門制定秸稈綜合利用地方標準。
 
  5.推進氨排放控制。畜牧獸醫部門負責畜禽養殖廢棄物綜合利用的指導和服務,推廣畜禽糞便生物處理技術。農業部門負責組織實施農業清潔生產,開展化肥減量施用試點;引導和鼓勵農民使用有機肥料、生物肥料,減少化肥使用過程中氨的排放。環保部門依據職責對規模化畜禽養殖場污染防治情況進行監督檢查,并加強對畜禽養殖環境污染的監測。
 
  (五)加強重污染天氣應對,嚴格特殊時段環境空氣質量管控。
 
  1.完善重污染天氣應急預案。各縣(區)要根據地方實際,對現行預案的啟動條件和應急響應措施進行修訂完善,制定高標準預警預報要求和應急響應措施。加格達奇區應以切實改善重污染天氣發生時大氣環境質量為目標,進一步降低預案啟動條件,在不利氣象條件和環境質量急劇惡化,可能發生長時間、高濃度重污染天氣時,將原來48小時預警改為提前預警并進入應急響應狀態,減少污染物累積,充分發揮應急響應“削峰降頻”作用。
 
  2.提高重污染天氣預警預報能力。氣象部門和環保部門要強化重污染天氣預警、預報和會商,建立日常會商、應急會商和信息通報機制,推動并完善重污染天氣預測預報體系建設。
 
  3.強化重污染天氣應急響應措施。各縣(區)政府要根據污染源大氣污染物排放狀況和社會敏感度建立重污染天氣梯次限產、停產重點排污單位名錄,明確應急響應優先次序、限產比例和停產啟動條件,與相關單位簽訂應急響應責任承諾,向社會公布。
 
  四、保障措施
 
  (一)落實地方政府主體責任。
 
  各縣(區)政府要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大氣污染防治法》規定,切實改善本轄區大氣環境質量,制定本地大氣污染防治專項行動的落實措施。要建立以地方政府主要負責人為“網格長”的環境監管網格,定區域、定崗位、定職責、定人員,逐步構建分級負責、責任到人、管理規范的監管網絡。各縣(區)要于2016年6月底前完成網格劃分和任務分解工作,每年12月底前向行署報告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和專項行動開展情況。
 
  (二)加大執法監管力度。
 
  完善大氣污染防治聯席會議制度和商品煤質量管理聯席會議制度,強化部門執法監管聯動。地級各部門每年至少開展一次大氣污染防治聯合督查,各縣(區)加大聯合檢查、專項督查和隨機抽查頻次,對進口、銷售不符合質量標準的煤炭,一律予以沒收并罰款;對不正常運行防治污染設施造成環境污染尚未構成犯罪的,一律行政拘留;對大氣污染物超標、超總量排放的,一律停產整治;對違法問題嚴重且治理無望的,一律停業關閉;對違反限行規定的黃標車,一律嚴肅查處;對涉嫌構成環境污染犯罪的,一律移送司法機關。
 
  (三)拓寬投融資渠道,完善激勵機制。
 
  探索實施政府與社會資本合作(PPP)模式,鼓勵民間資本和社會資本進入大氣污染防治領域,實現投資主體多元化、運營主體企業化和運營管理市場化。引導銀行業金融機構加大對大氣污染防治項目的信貸支持力度。通過逐步降低燃油補貼,落實新能源汽車稅收優惠政策,推動新能源汽車的開發和利用。貫徹落實國家新能源公交車推廣應用政策,對完成新能源公交車推廣應用任務的縣(區)給予資金政策傾斜。各級財政對縣(區)集中供熱老舊管網改造、拆并10蒸噸/小時及以下燃煤鍋爐給予資金補助。加大對農業、林業大氣污染防治工作的財政政策支持力度,鼓勵引導各地調整農業種植結構,減少秸稈產生量,提高秸稈粉碎還田、轉飼料等處理能力。各縣(區)政府要對涉及民生的“煤改氣”項目、黃標車淘汰等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對重點行業清潔生產示范工程給予引導性資金支持。將空氣質量監測站點建設及其運行和監管經費納入各級財政預算予以保障。
 
  (四)嚴格考核問責。
 
  制定大氣污染防治專項行動考核辦法,對各縣(區)實施季調度、半年檢查、年底考核,考核結果向社會公布,并納入地區對縣(區)經濟社會發展目標責任制考核體系,作為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綜合考核評價的重要依據。對未完成工作目標和重點任務的,堅決追究責任;對監管不履職、查處不及時、推諉不作為的,堅決追究責任;對未按時啟動重污染天氣預警預報的,堅決追究責任;對限制、阻礙生態環境監管執法的,堅決追究責任。情節較輕的,給予通報批評、責令書面檢查;情節較重的,給予誡勉、責令公開道歉;情節嚴重的,給予調離崗位、引咎辭職、責令辭職、免職、降職等。涉嫌違紀的,給予黨紀政紀處分。探索實行地方政府主要領導自然資源資產離任審計,建立生態環境損害責任終身追究制。
 
  (五)倡導全民參與。
 
  提倡文明、節約、綠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動員社會力量,積極參與改善環境空氣質量行動。鼓勵公眾通過微信公共平臺、“12369”環保投訴電話等渠道舉報環境違法行為。新聞媒體要充分發揮監督、引導作用,積極宣傳各地大氣污染防治工作決策部署、重要舉措和階段成果,主要新聞媒體要與執法人員同步檢查、同步曝光、同步回訪,監督企業違法行為整改到位。
 
  大興安嶺地區大氣污染防治專項行動方案(2016-2018年)工作分工方案
 
  一、推進鍋爐改造及淘汰,嚴控燃煤污染
 
  (一)控制燃煤消費總量。
 
  1.各縣(區)政府要實施燃煤消費總量控制制度,研究制定燃煤消費總量控制和煤質種類結構控制方案,優化能源結構。
 
  承辦單位:各縣(區)政府
 
  2.到2017年底,全區煤炭占能源消費比重由2014年的82.9%降低到81.4%以下。
 
  牽頭單位:行署發改委、煤管局
 
  配合單位:行署工信委、環保局、住建局
 
  (二)提高燃煤質量。
 
  1.各縣(區)政府、各部門要嚴格按照《中共黑龍江省委辦公廳、黑龍江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加強燃煤質量管理做好大氣污染防治工作的通知》(廳字〔2015〕44號)要求,認真履行煤炭生產、運輸、銷售、燃用等各環節監管職責,堅決杜絕質量不符合標準的煤炭進入我區市場。
 
  牽頭單位:各縣(區)政府
 
  配合單位:行署工信委、質監局、發改委、環保局、交通局、財政局、商務局、工商局,檢驗檢疫局漠河辦事處
 
  2.煤管部門組織、會同有關部門負責監管煤炭質量。
 
  牽頭單位:行署煤管局
 
  配合單位:行署工信委、發改委、公安局、環保局、住建局、交通局、商務局、質監局、工商局、財政局
 
  3.2017年供暖季,全區超過600公里運距、燃用低質煤炭的鍋爐全部改造為使用符合質量標準煤炭的鍋爐。
 
  牽頭單位:行署工信委
 
  配合單位:各縣(區)政府
 
  4.鼓勵支持本轄區重點用能單位投資建設水、煤、氣(汽)、電、油、熱等主要能源消耗數據的在線采集和實時監測,并按相關標準和要求向黑龍江省能源計量數據監測采集分析平臺傳輸計量數據。
 
  承辦單位:行署質監局
 
  (三)淘汰分散小鍋爐。
 
  1.到2017年底,除保留必要的應急、調峰供熱鍋爐外,全部淘汰加格達奇區建成區內26臺10蒸噸/小時及以下燃煤鍋爐。
 
  牽頭單位:行署住建局
 
  配合單位:行署工信委、環保局、質監局,加格達奇區政府
 
  2.推進集中供熱工程項目建設,加快完善熱網和熱源基礎設施建設及供熱老舊管網改造,擴大集中供熱面積。到2018年底,加格達奇區建成區集中供熱普及率達到80%。
 
  牽頭單位:行署住建局
 
  配合單位:各縣(區)政府
 
  (四)完成燃煤鍋爐達標治理。
 
  實施燃煤鍋爐污染防治設施升級改造。2016年7月1日起,單臺出力65蒸噸/小時及以下蒸汽鍋爐、各種容量的熱水鍋爐及有機熱載體鍋爐以及各種容量的層燃爐、拋煤機爐全部執行《鍋爐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GB13271-2014),顆粒物、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排放濃度分別不高于80毫克/立方米、400毫克/立方米和400毫克/立方米,保證穩定達標排放。
 
  牽頭單位:行署環保局
 
  配合單位:各縣(區)政府
 
  (五)推進建筑供熱計量和節能改造。
 
  1.各縣(區)要有針對性地進行供熱改革,深入研究、探索推廣地源熱泵、電采暖、燃氣采暖等新型供熱方式。大力推進公企、學校等公共建筑按用熱量計價收費。
 
  牽頭單位:各縣(區)政府
 
  配合單位:行署住建局
 
  2.加格達奇區要進行住宅分戶供熱改造,推行溫度調節和供熱計量,逐步按用熱量計價收費;新建住宅必須實行分戶供熱,老舊住房普遍推進分戶供熱和圍護結構的節能改造。
 
  牽頭單位:加格達奇區政府
 
  配合單位:行署住建局、物價局、質監局
 
  二、升級改造治理設施,嚴治工業企業污染
 
  (一)實施燃煤電廠排放濃度控制。
 
  到2018年底,加格達奇區熱電廠完成2臺單機容量13.5萬千瓦機組移址新建項目,同步建設脫硫脫硝設施,大氣污染物排放嚴格執行火電企業排放標準;漠河縣、塔河縣熱電廠及呼瑪縣鑫瑪熱電廠煙塵、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排放濃度必須達標排放。
 
  牽頭單位:行署環保局
 
  配合單位:加格達奇區及塔河縣、漠河縣、呼瑪縣政府
 
  (二)嚴格水泥企業脫硝除塵建設。
 
  環保部門負責嚴把新建水泥企業環評審批關口,新建新型干法水泥企業同步建設水泥窯低氮燃燒和脫硝設施,綜合脫硝效率不低于60%。采用高效除塵技術,控制生產、貯存、裝卸、運輸等各環節無組織排放,執行《水泥工業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GB4915-2013),顆粒物和氮氧化物排放濃度分別不高于30毫克/立方米和400毫克/立方米,確保污染物達標排放。
 
  牽頭單位:行署環保局
 
  配合單位:各縣(區)政府
 
  (三)開展石墨等其他行業專項治理。
 
  1.強化石墨行業礦山地質環境恢復治理,組織因石墨礦產資源勘查開采等活動造成礦區地面塌陷、地裂縫、崩塌、滑坡、含水層破壞、地形地貌景觀破壞等的預防和治理恢復。
 
  承辦單位:行署國土局
 
  2.督促企業改進生產工藝,安裝高效除塵設施。強化揮發性有機物排放企業管理,推進揮發性有機物污染治理,嚴控石化、表面涂裝、包裝印刷等行業揮發性有機物污染。
 
  牽頭單位:行署環保局
 
  配合單位:行署工信委、發改委,各縣(區)政府,中石油黑龍江省大興安嶺銷售分公司、大興安嶺興安林區石油總經銷有限公司
 
  3.到2016年底,全部完成加油站、儲油庫、油罐車的油氣回收治理。
 
  牽頭單位:各縣(區)政府
 
  配合單位:中石油黑龍江省大興安嶺銷售分公司、大興安嶺興安林區石油總經銷有限公司
 
  三、推行綠色交通,嚴管機動車污染
 
  (一)堅決淘汰黃標車。
 
  加快黃標車、老舊車淘汰進度,進一步嚴格路檢路查,全面開展黃標車限行。到2016年底,各縣(區)在中心城區全面開展黃標車禁行,對限行區域內違規通行的黃標車進行處罰;對達到強制報廢標準逾期未辦理注銷登記的黃標車發布作廢公告。到2017年底,全區范圍基本淘汰剩余黃標車。
 
  牽頭單位:行署公安局
 
  配合單位:行署交通局、環保局,各縣(區)政府
 
  (二)嚴管車輛尾氣排放。
 
  1.加強機動車注冊、轉入登記管理,低于國家階段性排放標準的機動車一律不得辦理注冊、轉入。
 
  牽頭單位:行署公安局
 
  配合單位:各縣(區)政府
 
  2.對機動車排放檢驗機構的排放檢驗情況進行監督檢查。
 
  牽頭單位:行署環保局
 
  配合單位:行署質監局、公安局
 
  (三)推廣新能源和清潔燃料車輛。
 
  積極推廣新能源汽車應用示范工程,鼓勵發展和推廣公共交通清潔燃料車輛,提高新增公交車中新能源和清潔燃料車輛比例,發展綠色交通。各地政府要積極推廣新能源汽車使用,合理規劃建設天然氣加氣站和電動汽車充電樁,不得對新能源汽車實行限行。
 
  牽頭單位:行署交通局
 
  配合單位:各縣(區)政府
 
  (四)升級燃油品質。
 
  1.監督檢查油品質量,嚴厲打擊生產和銷售不符合國家產業政策和標準的車用油品違法行為;督促銷售企業建立健全油品質量控制制度,全面提升油品質量。
 
  牽頭單位:行署工商局
 
  配合單位:行署質監局、商務局、環保局
 
  2.2017年1月1日起,油品供應部門負責全面供應符合國V標準的車用汽油(含E10乙醇汽油)、車用柴油(含B5生物柴油),同時停止銷售低于國V標準的車用汽油、柴油。
 
  牽頭單位:各縣(區)政府
 
  配合單位:行署物價局、質監局、工商局,中石油黑龍江省大興安嶺銷售分公司、大興安嶺興安林區石油總經銷有限公司
 
  (五)強化城市交通管理。
 
  1.推進交通基礎設施網絡建設,優化交通布局,實施公交優先發展戰略,加快城市公共交通建設,推動以公共交通為導向的城市發展模式。加強步行、自行車交通系統建設。加強樞紐場站的銜接,保障道路安全暢通,減少因道路擁堵加劇機動車排放污染。嚴格實施道路運輸車輛燃料消耗量限制標準和準入制度,不符合限制標準的新購車輛不得進入道路運輸市場。到2018年底,全區城市萬人公交車擁有量從1.64標臺/萬人增加到2標臺/萬人,公共交通機動化出行分擔率從42.5%增長到45%以上。
 
  牽頭單位:行署交通局
 
  配合單位:行署住建局、公安局,各縣(區)政府
 
  2.加格達奇區配套建設步行、自行車交通系統1.5公里。
 
  承辦單位:加格達奇區政府
 
  四、強化大氣污染綜合治理,嚴防城鄉面源污染
 
  (一)綜合整治城市面源污染。
 
  1.綜合整治城市揚塵,加強城市綠化建設,擴大城市機械化清掃范圍,增加道路沖洗保潔頻次,運輸渣土、沙石等車輛必須采取密閉措施,清理整頓綜合市場內原煤散燒;劃定禁止露天燒烤食品的區域,嚴格管控露天燒烤;禁止焚燒園林棄物、清掃廢棄物、建筑廢棄物、瀝青、塑料、垃圾等;整治餐飲業污染,到2017年底,加格達奇區完成城區餐飲服務經營場所油煙凈化設施安裝。
 
  牽頭單位:各縣(區)政府
 
  配合單位:行署住建局、環保局
 
  2.到2018年底,春、夏、秋三季建成區道路機械化清掃率達到85%以上,水沖洗率達到90%以上。
 
  承辦單位:各縣(區)政府
 
  (二)實施清潔能源替代。
 
  1.各縣(區)政府要加大力度在供熱、供氣管網覆蓋不到的城鄉結合地區推進潔凈煤、新能源或再生能源使用。
 
  承辦單位:各縣(區)政府
 
  2.到2017年底,加格達奇區建成區內商業、服務業和工業企業10蒸噸/小時及以下燃煤生產鍋爐改用清潔能源或并入集中供熱熱網。
 
  牽頭單位:加格達奇區政府
 
  配合單位:行署發改委、工信委、住建局
 
  (三)完善高污染燃料禁燃區劃定。
 
  各地政府要完善高污染燃料禁燃區劃定和調整,城市近郊、上風向和不利于大氣污染物擴散的地區應逐步劃入高污染燃料禁燃區。禁燃區內,禁止銷售、燃用高污染燃料,禁止新建、擴建燃用高污染燃料的設施。加格達奇區到2018年底禁燃區面積不低于城市建成區面積的85%。
 
  承辦單位:各縣(區)政府
 
  (四)加強秸稈禁燒和綜合利用。
 
  1.大力推廣秸稈“肥料化、飼料化、能源化、工業原料化、食用菌基料化”的綜合利用。開展秸稈禁燒和資源化利用工作,推廣和使用秸稈還田新技術。
 
  牽頭單位:行署農委
 
  配合單位:行署發改委、環保局
 
  2.推進秸稈綜合利用產業發展和項目建設。
 
  牽頭單位:行署發改委
 
  配合單位:行署農委
 
  3.質監部門會同有關部門制定秸稈綜合利用地方標準。
 
  牽頭單位:行署質監局
 
  配合單位:行署農委、發改委、環保局
 
  (五)推進氨排放控制。
 
  1.開展畜禽養殖廢棄物綜合利用的指導和服務,推廣畜禽糞便生物處理技術。
 
  承辦單位:行署畜牧局
 
  2.實施農業清潔生產,開展化肥減量施用試點;引導和鼓勵農民使用有機肥料、生物肥料,減少化肥使用過程中氨的排放。
 
  承辦單位:行署農委
 
  3.對規模化畜禽養殖場污染防治情況進行監督檢查,并加強對畜禽養殖環境污染的監測。
 
  承辦單位:行署環保局
 
  五、加強重污染天氣應對,嚴格特殊時段環境空氣質量管控
 
  (一)完善重污染天氣應急預案。
 
  各縣(區)要根據地方實際,對現行預案的啟動條件和應急響應措施進行修訂完善,制定高標準預警預報要求和應急響應措施。加格達奇區應以切實改善重污染天氣發生時大氣環境質量為目標,進一步降低預案啟動條件,在不利氣象條件和環境質量急劇惡化,可能發生長時間、高濃度重污染天氣時,將原來48小時預警改為提前預警并進入應急響應狀態,減少污染物累積,充分發揮應急響應“削峰降頻”作用。
 
  牽頭單位:各縣(區)政府
 
  配合單位:行署環保局
 
  (二)提高重污染天氣預警預報能力。
 
  強化重污染天氣預警、預報和會商,建立日常會商、應急會商和信息通報機制,推動并完善重污染天氣預測預報體系建設。
 
  牽頭單位:行署環保局
 
  配合單位:行署氣象局
 
  (三)強化重污染天氣應急響應措施。
 
  各縣(區)政府要根據污染源大氣污染物排放狀況和社會敏感度建立重污染天氣梯次限產、停產重點排污單位名錄,明確應急響應優先次序、限產比例和停產啟動條件,與相關單位簽訂應急響應責任承諾,向社會公布。
 
  牽頭單位:各縣(區)政府
 
  配合單位:行署環保局
 
  六、保障措施
 
  (一)落實地方政府主體責任。
 
  各縣(區)政府要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大氣污染防治法》規定,切實改善本轄區大氣環境質量,制定本地大氣污染防治專項行動的落實措施。要建立以地方政府主要負責人為“網格長”的環境監管網格,定區域、定崗位、定職責、定人員,逐步構建分級負責、責任到人、管理規范的監管網絡。各縣(區)要于2016年6月底前完成網格劃分和任務分解工作,每年12月底前向行署報告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和專項行動開展情況。
 
  承辦單位:各縣(區)政府
 
  (二)加大執法監管力度。
 
  完善大氣污染防治聯席會議制度和商品煤質量管理聯席會議制度,強化部門執法監管聯動。地級各部門每年至少開展一次大氣污染防治聯合督查,各縣(區)加大聯合檢查、專項督查和隨機抽查頻次,對進口、銷售不符合質量標準的煤炭,一律予以沒收并罰款;對不正常運行防治污染設施造成環境污染尚未構成犯罪的,一律行政拘留;對大氣污染物超標、超總量排放的,一律停產整治;對違法問題嚴重且治理無望的,一律停業關閉;對違反限行規定的黃標車,一律嚴肅查處;對涉嫌構成環境污染犯罪的,一律移送司法機關。
 
  牽頭單位:行署環保局、煤管局
 
  配合單位:行署發改委、工信委、公安局、財政局、住建局、交通局、商務局、質監局、工商局、物價局,地區氣象局,檢驗檢疫局漠河辦事處,各縣(區)政府
 
  (三)拓寬投融資渠道,完善激勵機制。
 
  1.探索實施政府與社會資本合作(PPP)模式,鼓勵民間資本和社會資本進入大氣污染防治領域,實現投資主體多元化、運營主體企業化和運營管理市場化。
 
  牽頭單位:行署發改委
 
  配合單位:行署財政局、工信委、環保局、住建局、交通局,地區建行、國稅局、地稅局,各縣(區)政府
 
  2.引導銀行業金融機構加大對大氣污染防治項目的信貸支持力度。
 
  牽頭單位:地區金融辦
 
  配合單位:行署財政局、發改委、環保局,地區人民銀行,各縣(區)政府
 
  3.通過逐步降低燃油補貼,落實新能源汽車稅收優惠政策,推動新能源汽車的開發和利用。貫徹落實國家新能源公交車推廣應用政策,對完成新能源公交車推廣應用任務的縣(區)給予資金政策傾斜。財政部門對縣(區)集中供熱老舊管網改造、拆并10蒸噸/小時及以下燃煤鍋爐給予資金補助。將空氣質量監測站點建設及其運行和監管經費納入各級財政預算予以保障。
 
  牽頭單位:各縣(區)政府
 
  配合單位:行署財政局、發改委、工信委、環保局、住建局、交通局,地區建行、國稅局、地稅局
 
  4.加大對農業、林業大氣污染防治工作的財政政策支持力度,鼓勵引導各地調整農業種植結構,減少秸稈產生量,提高秸稈粉碎還田、轉飼料等處理能力。
 
  牽頭單位:行署農委、各林業局
 
  配合單位:行署財政局
 
  5.各縣(區)政府要對涉及民生的“煤改氣”項目、黃標車淘汰等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對重點行業清潔生產示范工程給予引導性資金支持。
 
  承辦單位:各縣(區)政府
 
  (四)嚴格考核問責。
 
  制定大氣污染防治專項行動考核辦法,對各縣(區)實施季調度、半年檢查、年底考核,考核結果向社會公布,并納入地區對縣(區)經濟社會發展目標責任制考核體系,作為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綜合考核評價的重要依據。對未完成工作目標和重點任務的,堅決追究責任;對監管不履職、查處不及時、推諉不作為的,堅決追究責任;對未按時啟動重污染天氣預警預報的,堅決追究責任;對限制、阻礙生態環境監管執法的,堅決追究責任。情節較輕的,給予通報批評、責令書面檢查;情節較重的,給予誡勉、責令公開道歉;情節嚴重的,給予調離崗位、引咎辭職、責令辭職、免職、降職等。涉嫌違紀的,給予黨紀政紀處分。探索實行地方政府主要領導自然資源資產離任審計,建立生態環境損害責任終身追究制。
 
  牽頭單位:地委組織部,行署監察局、環保局
 
  配合單位:行署發改委、工信委、公安局、財政局、國土局、住建局、交通局、農委、商務局、審計局、財政局、工商局、質監局、法制辦、煤管局、畜牧局,各縣(區)政府、各林業局
 
  (五)倡導全民參與。
 
  提倡文明、節約、綠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動員社會力量,積極參與改善環境空氣質量行動。鼓勵公眾通過微信公共平臺、“12369”環保投訴電話等渠道舉報環境違法行為。新聞媒體要充分發揮監督、引導作用,積極宣傳各地大氣污染防治工作決策部署、重要舉措和階段成果,主要新聞媒體要與執法人員同步檢查、同步曝光、同步回訪,監督企業違法行為整改到位。
 
  牽頭單位:地委宣傳部
 
  配合單位:行署環保局、各縣(區)政府
 
  黑龍江省大興安嶺地區行政公署辦公室
 
  大興安嶺林業集團公司辦公室
 
  2016年7月15日

聯系我們
聯系我們
北京藍博同創環保科技有限公司

400電話:400-6600-880

聯(lian)系電(dian)話(hua):010-69457333

公司(si)傳真:010-80493169

客服QQ:81327455

網址:gdankai.cn

企業郵箱:zb@gdankai.cn

地(di)址:北京(jing)市順義區高麗營(ying)玉石井(jing)東街38號

[向上]?
在線客服

在線咨詢

在線咨詢

在線咨詢

咨詢電話:
400-6600-880
二維碼

掃二維(wei)碼(ma)免費領取(qu)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