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貫徹落實《宜春市打贏藍天保衛戰三年行動計劃(2018-2020年)》的總體部署,持續改善我街轄區內環境空氣質量,徹底扭轉市中心城區8月份以來PM”濃度同比不降反升,導致目前空氣質量在全省排名靠后的不利局面,堅決打贏2019-2020年秋冬季大氣污染防治攻堅戰,完成全年市中心城區空氣質量改善目標,現結合靈泉街道工作實際,特制定本方案。
一、主要目標
通過秋冬季大氣污染防治攻堅行動,確保市中心城區PM年均濃度達到38.4微克/立方米以下,PM”年均濃度持續下降,力爭空氣質量改善幅度排名進入全省前列,圓滿完成省政府下達我市大氣環境年度目標考核任務。
加強領導
為了打贏大氣污染防治攻堅戰,靈泉街道特成立大氣污染防治攻堅領導小組:
組長:吳德義
副組長:易輝明王文濤歐陽波張劍陳根華
成員:鄭陽李超施慶鋒各社區書記、環保專干
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由張劍同志兼任辦公室主任,鄭陽同志任辦公室專干,負責日常協調工作。
三、主要工作
(一)嚴控“塵”污染
1、管住“三地”揚塵
嚴控建設工地、拆遷工地、余土消納場地揚塵污染,做到“揚塵不上天,泥土不上路”。一是嚴控建設工地揚塵。規范設置圍擋、硬化道路、沖洗平臺、沉淀池等設施,嚴格落實“六個100%”,揚塵治理設施要從“有了”向“有用”轉變,重點監督是否有效使用揚塵治理設施。嚴格落實車輛出場質檢和人工補洗制度,車輛沖洗覆蓋整車藏塵部位(輪胎、車體四周及篷布等處),沖洗平臺為第一道防線,第二道防線至少要設置兩支人工高壓沖洗槍,要從“洗了”向“洗凈了”轉變,由專人進行補洗和質檢,確保駛出工地的車輛車身、車輪干凈不帶泥,車廂全封閉,防止尾部余土高過擋板,避免車輛顛簸造成的撒漏。將工地出入口和圍擋外是否潔凈納入衡量揚塵管控措施是否到位的標準。二是嚴控拆遷工地揚塵。各社區管轄范圍內的拆遷工地要嚴格按規定事前備案,主動接受相關職能部門監管。作業工地要提前配備灑水車、霧炮、高壓水槍等噴淋降塵設施,動拆、破碎、運輸等工序嚴格執行濕法作業,噴淋時間和強度要滿足有效降塵的要求。做到不備案的不能拆,降塵設施不齊全的不動拆,濕法作業不到位的應停拆。除了正在施工的場地外,所有裸露場地要用防塵密目網有效全覆蓋,確保不起塵。房屋在倒塌前,要增加噴淋降塵設施,房屋四個角度同時濕透,方可倒塌,在倒塌瞬間從四個角度同時加大噴淋力度。拆遷工地未按照正當手續報批,且未配三臺霧炮車的,發現一次罰款1-3萬元;在建工地未按照“六個百分百”要求的,上報住建部門依法依規處理,特別是四中、五小、宜春大道等重點區域。〔由易輝明副書記負責牽頭]。
2、管住道路揚塵
一是抓道路保潔。加強道路揚塵管控,尤其是對城市空氣質量影響大的道路,要提高機械化清掃覆蓋率和清洗頻次,嚴格按照“吸塵、濕潤、沖洗、洗掃、抑塵、補掃”步驟實行六步法作業,做到道路無積塵、見本色。二是抓環衛效果。嚴格落實“以克論凈”,明確獎懲措施,提升環衛公司清掃保潔主動性、積極性。督促環衛公司全面兌現合同,將當前的“程序式”作業改為“效果導向式”作業,強化質量管理。對路面全天候巡檢,對有輪胎泥印或泥土灑落等路面,一經發現,要及時告知換位部門機動環衛車應急沖洗,并采用蹲守的方式溯源查找肇事車輛,做到應急沖洗一起則查處一起,應交由綜合行政執法部門予以從嚴從重查處,并通過電視等媒體公開曝光,嚴防邊沖洗邊灑落。三是持續深入開展“洗城行動”,按照“全面動員、全民參與、全域覆蓋”的要求,廣泛發動,街道社區落實網格化管理,實行門前包干制。各社區要認真組織環衛外包公司全面清洗道路街面、公共設施、交通護欄、綠化隔離帶等積塵,徹底洗出本色,并持續保持。〔王文濤、陳根華牽頭負責,〕
3、管住庭院揚塵
一是各行政事業單位、國有企業等所屬庭院要設置高壓水槍接口,配備小型或微型洗(吸)掃車,及時對庭院灰塵進行清洗,并定期對庭院清洗保潔,做到庭院無垃圾雜物、無污垢、無油漬、無積塵。鼓勵居住小區配備小型或微型洗(吸)掃車,定期清洗小區內部地面、小區與鄰近道路之間地面。二是庭院、小區的內部開挖作業時要設置圍擋,并及時清掃沖洗,防止泥土污染路面。居民房屋裝修垃圾不能露天堆放,要及時清運到指定的消納場地處置。〔陳根華負責牽頭〕
(二)嚴控“煙”污染
1、管住餐飲油煙
食堂、餐飲經營單位按規范要求安裝油煙凈化器,仍未安裝的經營單位要限期完成,力爭2019年底,街屬范圍內公共場所餐飲油煙凈化器安裝全覆蓋。規范油煙凈化器的日常管理,督促經營單位及時清洗,建立清洗臺賬和記錄,確保油煙凈化器是否正常運行。加強檢查力度,對油煙凈化器設施不正常和排放不達標的,要限期整改,逾期未整改到位的,予以停業整改。對餐飲行業集中區,探索統一收集、治理油煙。建立臺賬,實行動態管理,摸清餐飲單位的灶頭個數、營業面積、排放方式等。〔張劍負責牽頭〕
2、管住露天燒烤和流動煎炒
一是管住露天燒烤。街屬范圍內全面禁止露天燒烤,燒烤經營單位應入店營業,使用環保型無煙燒烤爐,安裝油煙凈化裝置。加大晩上6到12點等重點時段露天燒烤的巡查力度,發現后及時收繳燒烤爐具,情節嚴重的嚴肅處理。二是管住流動煎炒。流動早餐、夜宵等流動攤點不應有煎炒等明顯油煙產生,確需煎炒的應在室內有油煙凈化器的灶臺完成,嚴禁露天排放油煙。〔王文濤負責牽頭〕
3、抓實抓好“三禁”
一是抓好秸稈等農作物(垃圾、雜草等)禁燒。各社區要強化網格化監管,要加大巡查力度,每天尤其是下午4點到晚上7點等重點時段要組織人員巡查隊伍實行不間斷巡查,一旦發現火點,立即處置。轄區內嚴禁燒草木灰、垃圾等,綜合行政執法部門要加大宣傳和執法力度,提高轄區居民環境保護意識,對焚燒行為,發現一起懲處一起。〔張劍、王文濤負責牽頭〕二是抓好煙花爆竹禁燃禁放。要提前謀劃,做好元旦、春節等節假日煙花爆竹禁燃禁放管理工作。加大宣傳和巡查力度,嚴格執法,重點時段重點區域實行不間斷巡查,及時制止并依法處理各類違法違規燃放行為,保持高壓態勢,堅決遏制燃放行為蔓延。〔歐陽波負責牽頭〕三是抓好高污染燃料禁用。加快調整轄區內高污染燃料禁燃區,在禁燃區內,禁止“民用、商用、廠用”高污染燃料,包括居民燃用散煤、煤泥,煤砰石、煤粉、不符合要求的生物質燃料等。(張劍負責牽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