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整治目標
通過專項治理,切實落實屬地管理原則和集體聚餐單位主體責任,徹底排查治理集體聚餐單位食品安全事故風險隱患,對拒不履行食品安全法定義務、整改不及時不到位的集體聚餐單位依法嚴肅查處,做到“規范一批、整改一批、查處一批”,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
二、組織領導和職責
為推動集體聚餐場所餐飲服務食品安全專項治理工作取得實效,縣局成立以局長張萬祿任組長,副局長陳建民任副組長,相關人員為成員的領導小組,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在縣局食品安全監管股,具體負責專項治理期間的日常工作。
三、時間安排及職責分工
專項治理時間為2019年6月10日至2019年7月10日。縣局抽調執法人員,分3個檢查小組對全縣集體聚餐單位及農村流動餐車開展檢查,嚴查各種違法行為,對檢查中發現的問題,要立即采取措施,依法進行查封、關閉和取締。
第一檢查小組:組長巖國鋒,組員張富祥、崔龍。
第二檢查小組:組長魏建政,組員藺彪、劉興健。
第三檢查小組:組長曹吉棟,組員趙永希、張洋。
專項治理期間,各檢查小組根據縣局隨機抽取名單嚴格對照《餐飲服務日常監督檢查要點表》內容開展檢查,并認真書寫執法文書。
四、整治重點
(一)重點場所:全縣集體聚餐單位及農村流動餐車。
(二)重點內容:
1.集體聚餐單位重點檢查內容:一是檢查許可信息公示情況,是否取得《食品經營許可證》,是否按要求在醒目位置進行懸掛公示;二是檢查從業人員是否取得健康合格證明,食品安全管理人員是否依法進行食品安全培訓,從業人員是否穿戴整潔的工作衣帽;三是檢查集體聚餐單位主要負責人食品安全主體責任落實情況,是否按照要求每月開展食品安全自查,是否開通電子追溯平臺并使用;四是檢查經營場所環境衛生狀況,內外環境衛生是否保持清潔、衛生;五是檢查食品輔料索證情況,采購食品、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劑及食品相關產品時是否嚴格執行進貨查驗及查驗記錄制度,是否規范記錄進貨臺帳,是否按照食品標簽標示的要求進行存放,食品添加劑是否按照“五專”(專人采購、專人保管、專人領用、專人登記、專柜保存)要求進行管理;六是檢查加工制作過程情況,食品原輔料、半成品、成品存放是否分開存放,設施設備及加工工具、容器等是否按照色標管理要求進行標識,食品加工制作過程是否規范,食品是否燒熟煮透,食品供應過程及時間是否符合要求;七是檢查食品留樣情況,是否嚴格落實食品留樣制度,食品留樣是否符合規范;八是檢查洗消保潔情況,是否嚴格執行洗消保潔制度,是否配備充足的餐飲具清洗消毒設施設備,設施設備是否能夠正常運轉,餐飲具及接觸直接入口食品的用具在使用前是否清洗干凈并嚴格消毒,消毒后的餐飲具存放是否符合要求,10人以上包廂內是否設置獨立的消毒保潔柜,包廂內容消毒柜是否正常運行;九是檢查視頻監控使用情況,重點加工操作場所是否架設高清視頻監控設備,監控設備是否正常運轉;十是檢查餐飲油煙污染治理情況,是否按要求安裝油煙凈化裝置,油煙凈化裝置是否正常運行,油煙凈化裝置油污是否及時進行清理,是否使用清潔能源,餐廚廢棄物是否按照要求規范處置。
2.農村流動餐車重點檢查規范運行情況,是否嚴格執行人員健康體檢、采購驗收、食品貯存、涼菜配制、餐用具洗消保潔等相關制度,設施設備是否符合要求,GPS定位和視頻監控設備是否正常運行,是否嚴格執行《臨澤縣流動餐車日常管理規范(試行)》。
3.同步開展嚴厲打擊食品非法添加和濫用食品添加劑專項治理、散裝白酒和自制藥酒清查治理及餐飲具洗消保潔治理等各類專項整治,嚴肅查處各類違法行為。
五、工作要求
(一)加強組織領導。要進一步強化政治意識、大局意識和責任意識,切實提高對集中整治工作重要性的認識,緊緊圍繞專項整治的總體安排,做好各項監督檢查工作。各檢查小組要明確分工,責任到人,保證治理工作扎實開展。
(二)強化保障措施。專項治理期間,各檢查小組執法人員穿制服開展工作,并嚴格遵守工作紀律,就餐補助嚴格按照縣局財務管理有關規定執行,檢查執法文書由各檢查小組準備。
(三)加強協調溝通。各檢查小組在負責各自轄區內檢查工作同時,要加強協作配合,發現違法線索指向其他區域的,要及時通報溝通。對在整治工作中出現的難點問題、突出問題,要及時向縣局分管領導匯報,確保整治工作有序開展。
(四)加強輿論宣傳。各檢查小組要充分利用各種媒體,對工作開展情況進行宣傳報道。要加強對生產經營者的法制、誠信和責任意識的宣傳教育,營造人人關注、社會廣泛參與的社會共治氛圍。
(五)及時反饋總結。專項治理工作結束后,各檢查小組要認真梳理總結工作開展情況,于7月15日前上報專項治理工作開展情況。
臨澤縣市場監督管理局
2019年6月6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