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全面改善街道目前環境空氣質量狀況,確保年底達到自治區考核目標要求。團結西路街道辦決定在街道范圍內開展為期6個月空氣質量提升專項整治工作,推動我縣環境空氣質量有效持續改善,特制定本方案。
一、總體目標
2019年自治區考核我縣環境空氣質量目標:可吸入顆粒物(PM10)、細顆粒物(PM2.5)年均濃度分別較2018年持平,優良天數比例達到85%以上。二氧化硫、二氧化氮、臭氧8小時、一氧化碳年均濃度持續保持下降。
二、總體要求
認真落實自治區、銀川市打贏藍天保衛戰的決策部署,以改善我縣環境空氣質量為目標,以產業結構調整、燃煤鍋爐淘汰、揮發性有機物治理、工業廢氣治理、機動車排氣污染防治、城市揚塵污染防治等為重點,綜合治理大氣污染,提升區域大氣污染防治整體水平,保障生態安全和群眾健康。
三、組織機構
組長:李岳峰街道辦事處主任
副組長:王紅新街道黨工委副書記
何金學城關派出所所長
張自軍街道紀工委書記
王偉街道辦事處副主任
許潤思街道辦副主任、武裝部部長
成員:邢瑞延街道黨政辦公室主任
孫聲宏街道綜治中心主任
周歡街道民生中心副主任
董福平街道安監站站長
高鳳梅街道綜合執法隊隊員
胡慶豐街道安全生產監管站員
趙敬如南環社區黨支部書記、主任
李秀琴團結社區黨支部書記、主任
趙愛琴勝利社區黨支部書記、主任
王輝東環社區黨支部書記、主任
徐秀梅利民社區黨支部書記、主任
郭顏建設社區黨支部書記、主任
徐娟娟陽光社區黨支部書記、主任
錢育雄祥和社區黨支部書記、主任
郭瑞芬寧和社區黨支部書記、主任
王榮永和社區黨支部書記、主任
領導小組由辦事處主任負責組織協調各項工作,各社區積極配合開展相關工作。
四、工作任務
(一)大力實施清潔取暖。在集中供熱管網無法覆蓋的區域,依據實際情況實施煤改電、煤改氣等清潔供暖工程。抓好天然氣供儲銷體系建設,加大天然氣供應和推廣力度,多方引進天然氣氣源,提升全縣天然氣實際供應量和保障能力;對“煤改電”配套電網工程建設優先給予支持。對暫不具備清潔能源替代條件的區域,將推廣潔凈煤作為清潔供暖體系的有益補充措施。對列入清單內的燃煤鍋爐淘汰、改造及雙替代項目各責任單位按照時間節點有序推進。
(二)強化散煤煤質監管。全面禁止劣質散煤銷售。加快推進散煤治理,加大抽測、抽檢力度,對重點用煤單位實現抽檢全覆蓋,對不符合寧夏民用煤質量標準的,按照有關規定從嚴從重進行處罰。配合相關部門生態環境局對重點用煤單位煤質進行抽檢,縣市監局對環保部門移交使用不合格煤炭的使用單位涉及管轄區生產或銷售企業嚴肅追究法律責任,確保生產、流通、使用的民用煤質達標。
(三)實施揮發性有機物污染防治。重點對涉VOCs排放的企業進行整治,主要為涂料、油墨、合成革、橡膠制品、塑料制品、化纖生產、印刷、家具、鋼結構、人造板、注塑及露天噴涂汽車維修作業等。屬于“散亂污”企業性質的,需依法依規關停取締或整治后仍達不到要求的企業做到“三斷三清”,即斷水、斷電、斷氣、清除原料、清除產品、清除設備,實行掛賬銷號。配合道路運輸管理所要全面取締露天和敞開式汽修噴涂作業。大力推廣使用水性等低揮發性涂料,涉及噴漆、流平和烘干等工藝操作必須置于噴烤漆房內,使用溶劑型涂料的噴槍要密閉清洗,產生的VOCs要集中收集并導入治理設施。
(四)推進城市綠化建設。強化外圍防沙治沙和荒漠化治理。加大全縣周邊重點揚塵易發區綠化管控力度。在建成區功能疏解、更新和調整中,將騰退空間優先用于留白增綠。按照“宜林則林、宜耕則耕、宜草則草、宜景則景”的原則,加強修復綠化,減塵抑塵。加強砂石料堆放場用地監管,完善長效監管機制,及時鞏固深度整治成果。
(五)堆場、裸露地面揚塵控制。按照“誰所有,誰治理”的原則,配合政府摸清底數,住建局督促相關責任單位。依據權屬,對毎一處堆土、裸露空地在醒目位置設置公示牌,標明揚塵防治措施、負責人、揚塵監督管理主管部門及舉報電話等信息;待建裸露場地應沿周邊連續設置封閉圍擋,圍擋間無縫隙,同時底部應設置防溢座,擋墻頂部應設置壓頂;堆土、裸露場地應采取地面噴水、固化硬化、覆蓋防塵網等有效措施防止場地揚塵;對超過3個月不能清運或開工的,采取綠化防塵或固化硬化等措施;采取綠化防塵措施的堆土、裸露場地在未進行綠化施工期間,應每天灑水一至兩次,風力達到4級以上天氣時,應加強灑水防塵或加以覆蓋;采取綠化防塵措施的堆土、裸露場地,在土地平整后,應在一周時間內開始綠化工作,在實施綠化期間,應采取降塵措施,風力達到4級以上或啟動重污染天氣等級(橙色)以上預警時,應停止土地平整、換土和原土過飾工作;裸露場地用作臨時停車場及其他用途時,場地應采取綠化、覆蓋、噴淋等措施。
(六)繼續實施清塵行動。落實愛衛辦關于清潔城市行動標準,每月組織街道機關干部參加“愛國衛生日”整治活動。監督、檢查各社區落實清塵行動,組織清掃和保潔力量,擴大清掃范圍科學除塵,對背街小巷、城邊村、工地等實現全覆蓋。
(七)禁止焚燒秸稈、蘆葦、垃圾等廢棄物。一是將秸稈、蘆葦、垃圾等廢棄物禁燒工作納入社區日常工作中,建立社區責任單位、社區分片包干制度,層層落實禁燒責任制,責任到人、考核到人,落實禁燒措施,加強無人機等現代化手段應用,對出現著火點社區進行通報,并問責相關責任人;二是加大監管力度,做好春季春耕秸稈、秋季各湖泊、溝渠蘆葦收割,防止后期焚燒現象的發生。三是加快推進秸稈綜合利用。大力推進秸稈機械化還田和秸稈的能源化綜合利用。
(八)開展餐飲業污染專項整治。建成區餐飲單位必須全部使用清潔燃料,配套建設油煙凈化設施。加強餐飲業油煙監測力度。在縣城重點區域開展聯合執法,專項整治露天燒烤及流動餐飲攤點,推廣清潔燒烤爐的使用,建立垃圾露天焚燒和流動露天燒烤巡查制度。加強建成區燃放煙花爆竹的管理,嚴格銷售許可的發放,減少對空氣的污染。
(九)加強非道路移動機械污染管控。開展非道路移動機械調查摸底工作,建立非道路移動機械排放情況數據庫。劃定非道路移動機械低排放控制區。配合公安交警、交通運輸、綜合執法大隊等部門,組織開展高排放非道路移動機械禁用區專項執法行動,對違法行為依法實施嚴厲處罰,嚴格管控高排放非道路移動機械。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街道環境保護領導小組定期召開空氣質量提升工程聯席會議,協調解決空氣質量提升工作中的問題,督促各社區嚴格按照時間節點,落實任務分工,加大工作力度。
(二)營造輿論氛圍。利用微信群、電子屏、宣傳欄、簡報信息等宣傳渠道,宣傳環境空氣質量提升工作的內容、意義、措施,曝光存在的問題,提高居民的知曉率和參與度,營造濃厚的社會氛圍。
(三)強化溝通協調。街道環境保護領導小組要加強信息溝通、情況反饋,對重點、難點問題共同研究解決,確保整治工作取得實效。同時要配合做好執法環節的銜接,形成執法合力,提高執法效率。
(四)加大資金投入。將藍天工程重點項目治污經費列入財政預算,加大對燃煤鍋爐淘汰、揮發性有機物治理、城市揚塵污染治理以及大氣污染防治能力建設項目資金支持力度,確保重點工程能夠按期完成。
(五)嚴格監督考核。將提升環境空氣質量實施情況納入各社區年度考核指標,對未完成2019年大氣污染防治任務的責任社區進行通報批評。街道紀工委對有關責任人實施誡勉談話,督促整改。對工作不力、玩忽職守等導致未能有效應對重污染天氣,以及干預、偽造監測數據的有關責任人,嚴格追究責任。
(六)建立調度機制。各社區除每月上報調度表外,同時每月25日報送當月空氣質量提升工程實施工作進展。
永寧縣團結西路街道辦事處
2019年8月22日
